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我国改革发展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系统梳理这些重要理论成果,把这些重要理论成果深入贯彻到教学和科研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者面临的首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旺盛生命力
马克思在约150年前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仍然具有旺盛生命力,是我国经济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在经济学科中保持着主流地位。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为使命。这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得到人民拥护的经济学。二是它随着实践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这些理论成果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深入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力地指导着我国经济发展实践。
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这是由其学科特点决定的。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关系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以社会生产关系为对象,以促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为己任。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本经济规律,揭示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规律。因此,它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武器。
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当代中国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要学习《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著,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又要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应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在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
回顾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进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重大创新推动了经济改革和发展。对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进行归纳和系统化,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研究中应特别重视学习和掌握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努力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基本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方面,强调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当然,这种主导作用靠改革来实现,国有经济需要在改革中增强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其次,在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为了充分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应为其创造同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在负面清单基础上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第三,明确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由此,在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形成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定义为: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改为“决定性”。这符合市场经济的本义。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所谓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指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和市场竞争共同调节资源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这一重大进展,推动了两方面改革:一是政府简政放权。凡是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二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秩序和规范,建设有效市场。同时应看到,在市场经济前冠以社会主义是有实实在在内容的,指的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要求政府更好发挥作用:一方面是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是针对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解决市场调节无力解决的宏观经济均衡问题,克服市场调节的负面效应,克服因垄断等原因而产生的效率下降问题。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
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理论。改革中形成的基本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的特征是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同时,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随着改革的深入,收入差距扩大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前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多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后如何保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在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这意味着完善基本分配制度是要在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劳动者收入,克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维护权利公平,既要克服以权谋私,又要减少垄断收入。二是初次分配也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尤其是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国民收入再分配更要讲公平,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针对财产占有不公平产生的收入差距,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关于经济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经济发展就是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理论的进展突出表现在:开创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协同推进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和目标;明确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等收入阶段,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需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我们不仅要从经济规律上说明这种状态成为常态的客观性,更要寻求新常态下新的发展理念和思路,实现经济发展的新突破。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更好应对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和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需要加快发展动力转换,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需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协调发展,为经济结构整体优化和提升奠定基础;需要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建设生态文明,通过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通过开放发展建设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着力实现合作共赢;需要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强其参与和支持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破解经济发展难题,需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发展新理念是对我们推动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思想升华,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空间。
作者:洪银兴
来源:《红旗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