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弥陀寺公园建设工程圆满竣工 赛石园林“修旧如旧”
念佛堂
最近路过弥陀寺路口,记者发现经过封闭施工有一段时间的弥陀寺公园重新亮相了,不仅内部景色古色古香让人惊艳,很多已经破损的建筑也都得到修护,其中包括原来寺庙的韦驮殿、大殿、藏经楼和念佛堂。寺内最经典的景观——《阿弥陀经》摩崖石刻也一改之前布满了青苔、石灰,看不清字迹的状况,恢复了石刻原有风采。据悉,该工程作为西湖区G20峰会重点项目,由赛石园林旗下的杭州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建设施工,日前已经通过竣工验收。
百年沧桑
杭州弥陀寺恢复昔日风采
杭州弥陀寺拥有130多年的历史,清末、民国初年曾是杭城四大寺院之一,2005年,弥陀寺建筑群被市政府列为市第二批历史保护建筑。“水路纵横,连接运河、西湖,商贾游人,络绎不绝”,形容的就是当初弥陀寺门口的景象,位于松木场的弥陀寺可以说是当时城西的枢纽,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又遇战乱大火,历经几百年的沧桑的弥陀寺整体风貌受损,逐渐失去了当年的风采。
而为恢复弥陀寺昔日盛景,从去年9月开始,西湖区正式启动了弥陀寺公园建设项目,这一项目同时也是西湖区G20峰会重点项目。而这一重要工程项目,由赛石园林旗下的杭州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建设施工。赛石园林方面表示,弥陀寺工程建筑面积2972平方米,主要施工内容为:大佛殿、山门、老厅、念佛堂、藏经楼的维修,法雨淹迁建,新厅及石经阁新建,室内消防、室外给排水、建筑电气安装、消防报警系统等。据悉,目前该工程已经竣工验收,弥陀寺也重新亮相,公园园区开放后,成为了一个市民修身养性的城市文化公园好去处,得到不少市民的好评。
修旧如旧
细心修护还原古老风貌
据赛石园林方面透露,该工程建筑均为木结构硬山古建筑,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有的隔断、门窗等多处被改变、移位,楼板与地面等受到较大破坏,各建筑屋面均有漏雨现象,墙体多处酥松、粉刷层剥落严重,原来的望板、椽子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腐朽,部分柱子已霉烂,并有白蚁侵蚀的现象
“我们的项目部进场后,首先进行搭架测绘,研究修缮方案,确立施工顺序,结合实际编制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等。”赛石园林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拆除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原则,对重点修缮的部分柱、梁、牛腿、雕花构件等进行编号、拍照留存,并有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拆卸并分类堆放,努力做到提高利用率,并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重点技术交底。”
“修旧如旧”是弥陀寺公园建设的宗旨。弥陀寺内的摩崖石刻占据整面山墙,高5米、长24米,是杭州目前最大的摩崖石刻,但在修复前,石经阁中摩崖石刻上布满了青苔,加上石灰等污渍,每行20字,共1966字的《阿弥陀经》摩崖石刻部分字迹已难以辨别。“项目部用蒸馏水和毛刷,一点点把青苔刷下来,经过半个多月细致的多遍清洗,终于恢复了石刻的原貌。”赛石园林负责人表示,除了《阿弥陀经》摩崖石刻,弥陀寺内历史建筑的不少木质结构也都已经腐蚀或者损坏,他们采用杉木、香樟等材料,根据原样花费了很多精力重新进行手工打造,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文化传承原汁原味。
据了解,该工程的实施,借助人力和机械,以现代的高效手段还原古老的文化风貌,是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脉延续的重要表现,目前该项目已申报“2016年杭州市园林绿化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实习记者 王迪慧 通讯员 王科峰 编辑:余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