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张炜做客浙师大论坛 畅聊文学创作“启示录”
中新网金华10月27日电(见习记者李婷婷 通讯员肖丹 陆佩恩 庞盛骁)“我从未把自己当做一个专业写手,而是一位业余作家。小时候,我时常幻想长大后能在葡萄园里工作,白天是个园丁,晚上是个写作者,伴着绿色、露水、星空、鸟鸣,捕捉一种源于生命的冲动。”近日,当代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在做客浙江师范大学“尖峰论坛”时,与大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梦。
在他看来,文学创作离不开发自生命本能的灵感、激动与幻想。
写作载体:痴迷至今的“笔墨书香”
如今科技发达了,许多作家开始在电脑上写作,可张炜却觉得不舒服。
他说,自小他就对笔有着一种不能言喻的痴迷。小时候,父亲曾给他买过一支圆珠笔,他每天都要握着睡觉才安心。后来,他爱上了钢笔,一笔一划不仅让他领略到汉字的魅力,也给他营造了一个文学的世界。
被誉为“已知中外小说史上最长、最为卷帙浩繁的纯文学著作”——450万字的《你在高原》,就是张炜用钢笔一字一句写成。“用笔书写的作品诞生过程缓慢,但其中往往包含着作者细致的思考与琢磨,文字也带着作者生命的体温。”
直至今日,张炜仍然用笔写作,还形成了独特的写作习惯。他认为最重要的文稿,包括所有的长篇小说,都用钢笔写;次重要的文稿,用圆珠笔写;不重要一些的文稿,用铅字笔写;而他觉得最不重要的文稿,才会用键盘打字写成。
此外,张炜还提及自己对书本的热爱。童年时期,他下田干活时都会放一本小人书在篮子里,每过一会儿就要捧出来看看,小心翼翼又如痴如醉。而现在流行起来的电子书,让很多热爱文学的人都将纸质书抛在脑后,张炜对此感到惋惜:“对于文学的研究、玩味与欣赏,回到书本里才有意义。”
写作能力:知识和艺术感悟力不一定正相关
“文学爱好者们都在深造的路上不懈前行,只是理论知识的储备却不一定带来艺术感悟力的提升。”张炜用一段亲身经历,向听者阐释了知识与艺术感悟力的微妙联系。
曾经,张炜有一个爱好文学的邻居,与他是早年好友。两人交谈时,好友对许多文学作品艺术魅力的精确把握令张炜赞叹不已。不过,随着好友的不断深造,从硕士、博士再到留洋,张炜此后每次与他见面,都发现其口中术语虽日益增多,文学敏锐度却渐渐消退,两人的“隔膜”也越来越深。
“不否定教学对文学的影响,但必须承认个人艺术感悟力培养与理论知识学习并不一定正相关。”张炜认为,审美是千变万化的,有时它会被所谓的通识禁锢,艺术精灵也因而死亡。
他指出,思想的力量靠的是个人灵气的爆发,无数拥有渊博知识的哲人如达尔文、马克思等,最终都会回归到个人空间与个人独特的感悟力、生命力的强大爆发,而作为一名有“作家梦”的青年也必然殊途同归,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艺术感染力的培养。
写作态度:追求内心的“古井无波”
谈及作家的内心世界,张炜认为,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数字化高速发展,外部世界不停地剧烈旋转并发出巨大噪音,人们生活也常常充斥着各类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想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关键就在于其是否拥有良好的个人独处能力。
“我认识一位台湾作家,他告诉我他写出好作品的秘诀就是‘闭关’。”张炜说,人生的智慧在于保留自己的时间与自由。
而作为作家,张炜也曾面临过文学误读的尴尬境地。
八十年代《古船》刚出版时,德国波恩大学著名的一位汉学家就认为《古船》获得巨大的影响力是靠闯禁区的胆量,而非文学艺术。面对误解,张炜并没有冲上去辩驳,而是继续认真写作。“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假使我一辈子只写一本能够出版的书,我也值得了。”正是凭着这一份信念,《古船》至今国内外译本已有近40种,销量也早已超过百万册。
最后,张炜还提到,他曾5次前往巴黎参加文学活动,但听众人数与十几年前第一次去巴黎讲学的盛况总有差距,听众减少的痛苦也曾困扰着他,那么作家在讲学时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即使面对仅有的三个听众也要倾注满腔热血。”张炜认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写作只需把自己最好的一颗心交给读者就够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