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张家港:公共文化服务释放基层活力

22.12.2015  18:35

  县级市中唯一的文明城市“四连冠”,张家港何以做到?

  一直以来,张家港牢握“一把手抓两手、两手都要硬”的核心法宝,坚持“文化惠民”,提倡“好人文化”,弘扬张家港精神,始终高举精神文明的旗帜,当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

  “文化惠民”激发基层活力

  全景式落地玻璃、智能化灯光、钢结构报亭式建筑……一座面积不大的图书馆驿站坐落在张家港城西新区的购物公园,给繁华的街区营造一份属于阅读的静谧。

  自从2014年8月对外开放以来,张家港市民陈惠亚几乎每周都要来玻璃房里看看书,享受午后悠闲的阳光。“只需要刷下市民卡就能借书,图书馆驿站的藏书会定期与市其他图书馆藏书流通,这里的图书馆无人值守、自助借还、永不打烊。”陈惠亚说。

  图书馆驿站是张家港“文化惠民”的又一创举。此外,张家港率先完成了以农家书屋、社区(村)图书室、公共电子阅览室等为基础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首创“网格化”公共服务新模式,将文化公共服务送到基层。

  政府“”文化,市民“”主角。张家港坚持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为主导,实施“送戏”“送书”等“五送”工程。从“我演你看”到“你点我看”,张家港精细化、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释放了基层的文化活力。目前,张家港已经成立236个民间阅读组织,群众文艺团队总数超过500支。

  “好人文化”托举道德高地

  “张闻明,远方的孩子想见您!”2003年,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坪希望小学校校长宋芳容寻找多次寄钱寄物的好心人“张家港张闻明”。而“张闻明”实则是张家港市移动通讯公司团支部的一群年轻人,取化名寓意“张家港文明城市”。

  爱心温暖一座城市,善举传递四面八方。“张闻明”事迹引发了全城的爱心接力,十多年来“张闻明”们捐助希望小学累计达100多万元。

  一群好人带来满城新风,“好人文化”在张家港渐成风尚,“张闻明”们不断涌现。陈晓军义务帮助流浪汉寻亲,41个家庭重获团聚;朱付妹悉心照顾瘫痪小姑,60多年来不离不弃;朱秀珍为老人免费义诊,奔波乡间44年……

  “发现一个好人,就要弘扬一个好人。只有不断地发现好人、弘扬好人,才能培育出更多的好人群体。”张家港市委书记姚林荣说。

  身边人讲身边事,张家港用“看得懂、听得进、悟得透”的方式传播道德力量。寻找“最美身边党员”已经成为张家港供电公司的传统,基层班组层层推荐,公司网页和宣传栏中着重宣传。“善于发掘,由点及面,核心价值观在公司上下蔚然成风。”张家港供电公司党委书记管建明说。

  弘扬“好人文化”潜移默化地引导张家港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好人街”“好人广场”“好人墙”吸引百万人次参观,好人事迹被改编成小戏小品,10余万市民加入志愿者队伍奉献爱心。文明创建成为全体百姓参与的“全城互动”,“好人文化”在张家港一步步生根开花。

  “两手并抓”铸就港城精神

  多年来,张家港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位于全国百强县前三强,也是唯一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县级市。这得益于张家港“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城市精神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发展理念。

  每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个工作日,市委便会召开精神文明建设总结表彰大会,而各类文明创建先进名单荣登当年市委1号文件已经是张家港的老传统了。“每年文明镇评比,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指标各占50%,经济建设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不搞好,文明镇同样评不上。”塘桥镇党委书记王文伟说。

  钱袋子要鼓,脑瓜子绝不能空。为此,张家港先后出台了“市民素质提升三年计划”“文明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设。目前,张家港公共文化设施人均面积达到0.41平方米,达到国家先进水平,每年举办近万场次文化活动,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000余次。

  精神文明与经济建设密不可分,看似“务虚”的思想文化工作实则能够迸发出无穷的精神力量。张家港精神展示馆中,一幅幅图片详实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变迁之路,吸引了超过50万人次参观。“样样工作争第一,各项工作创最优”,港城精神春风化雨贯穿文明城市创建的全过程,成为张家港发展的内核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