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来非遗文化的源头活水

10.06.2017  11:32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特种工艺美术”一度是出口创汇的大户。在经历了90年代后期的改制、转轨后,工艺美术行业的从业者既面临着生存的压力,也在新世纪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新的机遇,不仅体现在他们——连同那些散落在民间、从事农副业或家庭加工的手艺人——拥有了“非遗传承人”这一受人尊敬的称号,而且因为国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使得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日益凸显,成为复兴地域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源头活水。 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传统工艺,与现当代艺术一样,具有显著的当代文化价值。让这样一种学习成本高、艺术化、个性化的劳动,与机器和流水线生产竞争,制造廉价的小商品和纪念品,无疑是一种错位。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文化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那里,传统手作常常混杂在低端的旅游纪念品中,受到机器生产的冲击。不过,随着地域文化的复苏和旅游业的提质升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艺人和企业开始摆脱这种状况。在贵州丹寨石桥,辛苦制作的手工纸无人问津,几十元一次的捞纸体验课却大受欢迎。在云南建水,热情的粉丝在田记窑开窑前就已将茶具订购一空。

  在传统工艺较为发达的地区,具有收藏价值的传统工艺品与走入寻常百姓家的中低端产品,已成为传统工艺品牌并行不悖的两个发展选项。苏绣、青瓷、金银饰品和大漆工艺,在年轻一代传承人的带动下,在单件的艺术品之外,开始向精致的日用品和高端定制发展,并逐渐形成定位精准的小众品牌。在上海的高级商场中,不仅精工制作的手作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手作课程本身也开始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围绕着技艺超群的工艺大师,富于历史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小众品牌正在形成和集聚,而这两者共同构成的无形文化价值,又成为文化地产、文化旅游、时尚业、教育产业等相关产业稀缺的活态文化资源。

  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趋向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传统文化复兴、传统工艺振兴以及文化产业提质升级最根本的动力。需求决定供给,供给引领需求。非遗,作为重新被激活的地域文化和延绵至今的中华文脉,是文艺创作之源、文创设计之魂、文化强国之基。文化产业,将不再仅仅是影视动漫、文创衍生品的天下,满足于为扁平的、同质化的需求服务,而是开始导入活态的地域文化资源,引领大众去领略和实现更值得一过的生活。在苏州,在龙泉,在佛山,在景德镇,在黔东南,在走向复苏的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这样的生活已经初现端倪。(作者:陈岸瑛,系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主任)


调查:国人对“仁义礼智信”内涵认同度很高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当代认知状况调查(2016)》显文化厅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收录112位校友及亲属“联大记忆”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仪式10月31日在云南师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