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开展教育装备“带回家”培育学生个性化学习新动能
2016年底,该市向所有学校倡导开展教育装备“带回家”活动,在假期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将各类实验器材、体艺设备、平板电脑、图书等借回家使用,以进一步深化教育装备“走出来、用起来”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假期利用教育装备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既提高了学校装备的使用率,又盘活了学校教育装备资产,同时还丰富了学生假期生活。该市教育装备管理方式创新性做法走在全省前列,迄今,全市已有226所学校参与该项活动,惠及19万学生。
围绕衢州教育系统树立“宁可用坏、不可放坏”的教育装备管理理念,做到“三个全面”,提高教育技术装备利用率,实现个性化学习。一是全面启动。2016年底,衢州市教育局下发了《衢州市教育局关于倡导开展中小学校寒假期间教育装备“带回家”活动的通知》(衢市教电〔2016〕147号),提出操作指导意见和要求,鼓励学校大胆实践,本着“宁可用坏不可放坏”的理念,放大教育装备的育人功能。同时各县(市、区)将文件转发至各学校,并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各项举措。二是全面开放。“带回家”教育装备包括各类图书;平板电脑等移动学习终端;小提琴、二胡、萨克斯等各类乐器;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器材;托盘天平、显微镜、弹簧秤、传感器、地球仪等实验器材;中职学校适合学生带回家的实训器材;其它合适的教育装备器材。三是全过程把控。各级电教中心从确保安全,有序组织借用,学校不得向学生收取出借费用,出借设备和假期作业有机结合,开学后对学生假期使用装备的成果进行展示或检查,不增加学生假期学业负担。让学生在寒假期间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培育新动能。
二、按照“带得回家、用得起来”的要求,做到“三个一”
各地在开展教育装备“带回家”活动过程中积极筹备,精心组织,主要做了“三个一”。一是梳理一张装备清单。为了做好出借工作,各学校在广泛征求相关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将“带回家”的教育装备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必借设备,主要是图书,另一类是选借设备。放假前两周,各学校组织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和相关学科教师,对所有设备进行了梳理,分成移动学习终端类、实验仪器类、体育器材类、音乐器材类、美术器材类等五大类,有简易显微镜、弹簧秤、温度计、篮球、羽毛球拍等作为选借设备,移动学习终端仅向试点班级的学生出借。所有的选借设备列成一份清单,发放到班级中。二是提交一份借用申请。学生根据选借设备清单,结合自己的爱好特长,确定想借的设备,并填写一份借用申请表。由班主任和相关学科教师根据学生填写的申请内容,确定出借的对象及设备。三是完成一项实践作业及成果展示。设备带回家,重在实践,各学校根据不同的设备,由相关学科教师设计了一份实践作业,如移动学习终端,龙游县实验小学创新寒假作业,教授孩子们运用平坂开展自主学习方法,长台小学要求拍摄一些过春节的图片,在父母的帮助下制作一份电子小报;温度计,则要求学生记录每天的气温,制作一张气温变化柱状图;乐器类的,要求在寒假期间能演奏一首乐曲。开学后,学生出借的各项设备已陆续收回,学生的实践作业正在整理中,近期各地都将举行一次优秀实践作业评比,并选取部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评选一批优秀学生。教育装备带回家,学生和家长对这项活动也十分感兴趣,积极性很高,装备“带回家”的学生也基本能根据要求完成作业。
三、践行“满足个性、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三个高”
着眼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全面发展的要求,转变教育装备管理方式,即时装备管理理念的革新和价值的回归,更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实现“三个高”的多赢局面。一是使用效率更高。从使用效率角度看,传统管理模式下,教育装备只供学生课内使用,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当前教育设施设备更新换代很快,其折旧损耗,远比让学生充分使用的实际损耗要大得多。“走出来、带回家”让设备动起来,不再闲置,充分发挥出它的功能及社会效益,体现出它的经济价值。二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从学校的办学目的角度看,学生有兴趣、有意向借器材回家,表明他有兴趣学、愿意学,这种主动学习的状态,远比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要好得多,如果学校有条件,当然应该鼓励。即便是学生借走后弄坏了、弄丢了,这点经济损失与呵护学生的兴趣、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三是家长和社会给予的肯定高。对于许多农村学生和困难学生家庭来说,许多乐器、文体器材、实训设施根本无力添置,让教育装备“带回家”的做法,给那些家庭买不起的学生另外一种选择,家庭买不起、学生心理有期望,就从学校借回家。“带回家”不仅是关爱学生的暖心之举,还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得到了许多家长的点赞。既便是买得起的家庭,有的装备学完了以后,“闲”在家在,堆在角落里,也是一种浪费。让“深锁闺中”的教育装备 “走出来,用起来,带回家”才是教育装备价值的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