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新闻的理论溯源与实践创新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媒业正发生着快速的变革,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当下,新闻业界和学术界开始反思新媒体环境下我们需要怎样的新闻业和新闻报道。建设性新闻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形式,正试图以一种新的新闻理念和实践积极参与并解决社会问题,进而实现共筑美好生活、共建美好社会的行业目标。
“建设性新闻”的相关理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创院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在《报人守则》中提出。2008年,“建设性新闻”的理念正式出现在丹麦一家报纸的专栏标题中,丹麦新闻人哈格鲁普主张“我们应该用一种新的新闻标准来补充传统,即建设性新闻”。建设性新闻的出现和发展源于学界和业界对于好新闻的追求以及对于构建良性新闻生态的向往。经过数年的发展,建设性新闻已经成为拥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积累的研究领域和行动方向。从理论溯源的角度来看,建设性新闻的理论基础可以立足于心理学、伦理学和哲学三个不同维度。
第一,积极心理学为建设性新闻提供了重要的学理基础。西方新闻报道长期遵循“坏消息才是好新闻”的理念,过多的负面报道会对受众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学认为,负面信息可能会导致受众情绪沮丧,而信息带来的积极情绪则能够减少恐惧和愤怒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建设性新闻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提出把积极的元素带入传统报道中,在确保新闻真实准确的同时,客观充分地平衡负面新闻和批评报道。同时,它呼吁新闻记者应该更多地关注积极的、鼓舞人心的和以解决问题为基础的新闻。当然,建设性新闻并不反对和排斥负面报道,在以积极新闻调节传统新闻报道生态的同时,其强调在负面新闻中找到积极乐观的元素。
第二,建设性新闻理念是对西方新闻业唯市场论伦理的反思与重建。针对当前媒体格局的急剧变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市场竞争中产生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新闻传播活动是以某种善为目的的,这种善是着眼于社会层面的“公共善”。由此观之,新闻业与新闻报道所追求的不仅是市场化的各种指标,还应形成一种更具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闻理念。建设性新闻以“公共善”为伦理基础,并以此展开有序竞争。
第三,建设性新闻的理念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从哲学的观点看,人类要实现不断进步就需要对世界与未来抱有希望与信念,相信更加美好的未来、更加完美的世界与更加完善的人性终将到来。过度强调负面新闻的价值则偏离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有违客观真实的新闻准则。有学者认为,新闻要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力量,而建设性新闻则是对西方传统的消极报道模式的补充和完善。
一直以来,建设性新闻遵循的都是理论与实践并进的发展模式。当下,一种基于公众导向、方案导向、未来导向、行动导向的新闻报道模式正在形成。从新闻报道的选题看,建设性新闻的选题摆脱了传统新闻本土化和地域化的局限,更趋于全球化,聚焦国际政治、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医疗卫生、科技发展等领域。建设性新闻的报道并不仅限于发现问题,而是致力于在新闻中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案、指明方向。未必所有的新闻都包含切实的解决方案,但建设性新闻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启示或建议,并向读者展示一种可期的未来。从时间维度看,传统新闻报道讲求时效性、聚焦当下,而建设性新闻模糊时效性,旨在关注当下、追问过去。在报道的立场和态度上,建设性新闻主张运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报道新闻,以关怀、鼓励、反歧视、赞美、肯定、行动呼吁等表达方式去感染读者。此外,传统新闻报道很少关注公众如何参与公共事务,建设性新闻却将公众作为潜在的参与者置于新闻的中心,让更多的人以行动的方式关注和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
建设性新闻并不是一个静态的领域,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持续推进,其将不断扩大自身的理论内涵和行动领域,也有望推动整个新闻业的变革。当下,建设性新闻与新兴媒介技术相结合,将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譬如,在社交媒体空间,如何以建设性新闻的理念推动正能量内容的传播;在视频媒体中,如何引导和推动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与传播等都是学界关注的问题。
如果说西方建设性新闻理论是“他山之石”,那么中国的新闻报道实践就是“可攻之玉”。未来,我们要继续秉承“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新闻理念,继续完善建设性新闻的相关理论,并推动其在实践领域的不断创新,进而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路径、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邵鹏 浙江工业大学广播电视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