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唤醒”乡镇文化站

06.04.2016  10:17

  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后,缺位现象严重,许多基层文化服务机构形同虚设,被戏称为“聋子的耳朵”,有的地方甚至连“摆设”都没有,成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阻梗。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基层文化服务能力建设,构建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自2013年11月获得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后,河北省廊坊市开始探索创新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为低效能的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找活力。

   人员缺口大、经费难保障、活动待整合,文化站大门常紧锁

  在示范区创建之前,河北廊坊三河市杨庄镇文化站常常大门紧锁。“每年也就赶在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前后开放四五次。每次搞活动都得报批,经同意后才能开放。”47岁的周宇是文化站站长,之前也是这里唯一的工作人员。多年来,他一直担任乡镇办公室主任,文化站站长仅仅是“兼职”。“办公室主任平日事务较多,有时候很难顾得上文化站这边。”周宇说。

  截至2013年底,廊坊市共有96个乡镇文化站,按照规定,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人员编制须有3名以上,因而廊坊市应配备人员288人,而实际人员编制仅有133人。多数文化站仅配备了1至2名专职人员,另有32个站完全“无人看管”。有的在他处在编,来这里“填空”,有的则占了这里的编制,去其他地方“谋起了事”。

  “每年5万元的经费也有些捉襟见肘”,周宇说,每逢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文化站得支付舞美、奖品等诸多费用,再想搞点其他象样的活动,或是添置、更新设施,就困难了。有的县内的乡镇文化站每年仅有一两万元经费,但由于这项经费在当地并没有被列入财政预算,有时连这点钱也难以保证。

  此外,各个部门的文化项目缺乏有效的统筹整合,造成了基层文化服务分散运行、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今天司法局来,明天农业局来,服务分散了,一些费用也花重了。”周宇说。

   政府配备专职人员,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文化站活动正变多

  创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对于廊坊各乡镇文化站的震动很大。如今,三河杨庄镇文化站不仅全年免费向村民开放,还在图书馆、乒乓球室、台球室、电子阅览室的基础上新增了棋牌室、书画创作室、多功能厅和3D影院,扩建为1200平方米的“八室”。

  周宇已卸掉原来办公室主任的工作,专心干起了文化站站长,身边还多了两名年轻的助手——26岁的邱川和李英,他们是廊坊市为每个文化站配备的专职人员,一名负责站内各室的维护,另一名负责在文化站与文化室间联系沟通。

  为了充实文化站人员配备,廊坊市打破用人体制束缚,由县级文广新局选定、聘用有相关经验的人员担任文化站负责人,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每个文化站配备两名大专以上、有专业特长的专职人员。

  除了乒乓球、台球、象棋等常规活动外,杨庄镇文化站2016年度的活动安排表上还新增了定期举办的“镇内五所小学课外阅读及征文活动”“群众消夏之夜广场聚会”“欢乐大舞台戏曲演出”等活动。周宇说:“经费富余了,能发挥的空间也就大多了。

  据介绍,此前,三河在廊坊市内已率先将乡镇文化站的经费列入了县级财政预算,并将经费由5万元上涨至了20万元。经费由县财政拨付至县文广新局,乡镇文化站列出活动预算计划,上报至县文广新局获批后即可使用。

  此外,三河以乡镇文化站为平台,把过去分散的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加以整合。在杨庄镇,原来县直部门下乡进村的活动分头进行,现在,所有县直部门的活动都统一整合在了乡镇的文化站,每个活动持续的时间由“每(行政)村一天”变为“一(文化)站多天”。

   建立详细考核机制,带动村级文化室完善,文化站运行更规范

  目前,廊坊所有乡镇文化站均已配备了至少3名专职人员,所有文化站的年度经费都已纳入所在县的财政预算。

  乡镇文化站的建设也辐射带动了各村文化室的递补与完善。62岁的霍宝功是三河杨庄镇霍各庄村人,“以前文化站锁着门,文化室又没建,农闲时候只能攒几个人瞎唠,现在有大活动就往文化站跑,有小活动就在文化室聚。”霍宝功说。

  廊坊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永生表示,目前各乡镇的文化站改造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要做的是让这种态势保持下去,实现长效运转。

  廊坊市现已推动各县(市、区)对乡镇文化站的运行效果建立考核机制。周宇向记者出示了三河市制定的对辖区内各文化站的考核细则,共有9大项、36小项,共计100分的考核指标,例如青少年读书交流活动每年不少于10次,占6分,每年开展的规模性活动不少于4次,占6分等。

  “通过制定考核,我们要让文化站的运行找到一套规范,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廊坊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李克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