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落实度汛措施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通知

16.06.2015  21:06

浙江省水利厅文件

 

浙水农〔2015〕30号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切实落实度汛措施

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水利(水电、水务)局:

当前,我省已进入主汛期,农业生产进入关键阶段,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受到度汛和农田灌溉的双重影响。根据水利部《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意见》(水规计〔2015〕105号)和《加快推进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细则》(办农水〔2015〕66号)的要求,为切实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确保我省农业生产灌溉和在建农田水利工程度汛安全、施工安全、质量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安全度汛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近年来又将我省重点农田水利工程纳入“五水共治”建设重要内容,并加强了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2015年是我省“五水共治”的巩固年、关键年、深化年和冲刺年,是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一年。虽然我省已进入主汛期,但各地仍未松懈水利施工作业,农田水利工程仍处于建设高峰。各地要按照“生产安全、度汛安全、质量优良、进度快速”的总要求,处理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度与度汛安全的关系,始终坚持建设进度服从度汛安全,在汛期和灌溉期合理安排工期,落实度汛措施和应急灌溉措施,在保证度汛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切实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以安全度汛保质量、促进度,以工程质量、建设进度保度汛安全。

二、全面落实在建农田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方案和灌溉期施工计划

对于有度汛和灌溉要求的在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法人要按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组织编制度汛方案和灌溉计划,提出汛期施工计划、度汛措施及应急预案等内容,做好农田灌溉统筹安排、相关矛盾的协调和政策处理工作。要强化汛期和灌溉期在建工程的巡查检查和值班值守工作,督促监理、施工等单位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施工,认真落实各项度汛措施和应急灌溉措施。水利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重点排查安全隐患,对度汛措施和应急灌溉措施落实不到位、施工进度滞后的,要督促参建各方按要求整改。

三、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各地要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按照水利部的要求,提早谋划项目,按照规划编制三年滚动实施计划,对下一年的建设内容提早一年启动设计工作,根据设计编制和批复情况及早落实下一年度的实施计划。要把好设计进度、质量关,根据农田水利工程特点,优化设计方案,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为机械化施工、快速装配施工创造条件。要充分发挥乡(镇)、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及时协调和处理好工程占地补偿等政策处理工作,为无障碍施工创造条件。要根据工程建设难易程度、安全要求,实行分类招标管理,积极发挥我省能工巧匠多的优势,对技术简单、安全要求不高的限额以下面上农田水利工程可由农村水利建造员、水利劳务工程队投标负责承建。要发挥专业施工单位施工经验丰富、施工能力强的优势,设立多个施工面,相应增加施工班组、配足人员和设备,实行机械化施工和流水作业。根据“千人万项”蹲点指导服务行动的要求,结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厅里组建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服务组,编制了《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度保障汛期安全施工的若干措施》,将根据各地实际需求,开展现场指导或网上在线咨询。各地要进一步细化加快推进农田工程建设的措施,根据“千人万项”蹲点指导服务行动的要求,尽快组建相应技术服务团队,深入工地一线,开展现场指导和服务,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确保如期完成农田水利建设年度任务。

 

附件: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度保障汛期安全施工的若干措施

 

 

浙江省水利厅

2015年6月12日

 

 

 

 

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                                                                        2015年6月12日印发

 

附件

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度保障汛期

安全施工的若干措施

 

今年,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重点农田水利工程汛期安全施工,切实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提出以下措施,供各地参考。

一、合理确定各时期度汛标准。将整个汛期(4月15日~10月15日)按梅汛期、台汛期和主汛期后期分成三段,针对各期的特点细化围堰设计,做好施工组织,确保在主汛期出现最大标准洪水时工程的安全度汛,为加快施工进度提供技术保障。

二、研究加快施工进度的有效方法。为减少混凝土浇筑层之间的技术间隔时间,可考虑通过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采取添加剂和应用商品混凝土等手段,压缩混凝土施工周期,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充分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可根据工程结构特点采用材质轻、耐久性好、施工便捷、对地基适应性强的塑料或塑钢类材料,以克服混凝土结构的立模、保养维护期长以及受气候影响大的不足。

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基础工程施工难点。基础工程是及时完成整个工程的关键,护堤堤脚(大方脚)设计时可以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水下合金钢笼、水下模袋混凝土、生态柔性护脚、铰接式混凝土砌块护坡等新工艺和新技术。

四、综合考虑仓面设计。进行工程的系统规划设计,紧扣每一个工序环节,使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紧凑高效。对闸墩、泵站、护岸等混凝土结构,设计可要求采用模板的工厂化加工,减少施工现场的模板拼装工作量和立模时间。

五、适当提高临时工程的设计标准。在投资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可提高围堰、基坑开挖标准,优化导流方案,确保围堰的结构形式、挡水高程和导流流量充分满足汛期施工的需要。加强汛期对围堰运行的观测和基坑排水速率的控制,严格按基坑开挖方案放坡分层开挖,防止围堰及边坡滑坍造成事故。

六、推广快速开挖技术,提倡并行和流水施工。建议使用新型挖掘设备,提倡采用机械化定型开挖,加大开挖强度,特别是要有效提高开挖成型率。应根据工程特点,系统地把每一部分委托各相关专业,在同一时间实施多项连续作业,缩短总工期。

七、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在河道截流前,应优先安排常水位以上各项目的施工,截流后应把减少各工序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作业效率作为施工组织的基本要求,在施工场地和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基础开挖处理、混凝土填筑可同时作业。

八、适当增加线状、面上工程的施工作业面。对河道、渠道等,要充分利用战线长、工作面多的有利条件,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应增加施工设备投入,组织平行和流水施工,尽可能多开施工作业面,通过提高施工能力来实现赶工。

九、抢抓闸泵等点状工程的水下部分施工进度。要把压缩水下部分施工周期当作抢进度的中心环节来抓,在设备能力上予以充分保证,应按24小时不间断连续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组织和劳动力配置;对各类桩基和截水墙等基础隐蔽工程,除施工上要保证主闸室在先,上、下游护坦在后做好分区外,还要合理安排检测时间。提前做好金结、机电设备订货交货时间,协调好土建与金结及机电设备安装在时空上的衔接,特别是常水位以下金属结构埋件及机电设备的安装,确保施工计划有序。

十、做好应急度汛抢险措施。汛期,各参建单位要严格执行应急度汛抢险方案,各工地应配足排涝设备,配备应急排水动力。洪水来临前,对护坡灌砌石、浆砌石等浇筑未完成的堤段,采用无纺布与石渣铺设,并用毛块石压载的方法隔离风浪淘刷,避免洪水对边坡冲刷,必要时组织抢险队对堤防迎水坡面薄弱环节进行加固。洪水过后,对各进水的工程,首先应查明原因,然后采取开挖排水通道或挖掘排水井迅速排水抽水,待排涝结束尽快清理恢复施工。

      十一、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员安全。汛期情况千变万化,遇到超预期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各参建单位要听从上级防汛主管部门和当地防汛部门的指挥调遣。坚持以人为本,及时迅速做好人员的安全有序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