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余杭区工业投资运行形势分析

16.10.2015  18:48

今年以来,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经济外部环境,余杭区上下紧紧围绕区委决策部署,狠抓有效投资工作,但受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企业投资意愿不足以及要素制约等影响,全区工业投资持续低迷,增速连续四个月出现负增长,但降幅有所收窄。

一、总体情况

前三季度,全区累计完成工业投资85.94亿元,下降3.3%(全市下降4.8%),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64.03亿元,下降10.3%,技改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为74.5%,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5.9个百分点。从市统计局公布的考核口径排名看,剔除钱江开发区数据,全区实际完成工业投资77.94亿元,增长2.4%。

(一)从行业看,增长主要集中在先进装备制造、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在制造业投资26个行业中,仅7个行业投资出现增长。其中,占比较大的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投资分别增长61.5%、53.9%、45.0%、26.8%。在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中,电力供应受近两个月光伏发电和电力上改下项目入库影响,完成投资7.11亿元,增长57.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49亿元,下降67.8%。

(二)从项目看,重大工业项目贡献明显。截至9月末,全区续建和新建工业投资项目380个。其中,计划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有96个,完成投资55.27亿元,占工业投资总量的64.3%。其中,长江汽车、比亚迪、老板电器、鼎盛轻合金等本年完成亿元以上投资额的项目有13个,完成投资32.26亿元,占工业投资总量的37.5%,仅长江客车一个项目就完成投资10.88亿元,占全区总量的12.7%。

(三)从镇街平台看,不平衡性矛盾较为突出。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钱江经济开发区完成工业投资35.56、5.92和8.0亿元,分别增长7.5%、98.5%和下降40.0%,三个平台合计投资占全区总量的57.6%。在19个镇街中,完成进度在70%以上有中泰、余杭等5个镇街,另有10个镇街出现负增长,完成进度低于全区平均的有4个,进度不足全年计划50%的有4个。

二、回落的原因分析

(一)新开工项目贡献不足。受市场需求低迷、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根据市场情况不断调整经营策略,生产和投资更趋谨慎,再投资意愿和信心明显不足。截止9月底,工业新开工项目150个,较上年同期减少18个;从规模看,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4.50亿元,下降20.8%,累计完成投资29.26亿元,下降21.2%。今年新入库的工业项目中,计划总投资在1亿以上的有12个,较上年同期减少6个,计划总投资49.67亿元,下降32.1%。另据重点工业企业监测显示,超三分之二的企业未来三个月没有投资计划。从投资额四项构成看,供地项目入库减少。今年上报的土地购置费为5.68亿元,下降32.1%,建安两项完成投资44.83亿元,下降12.6%,购置设备32.27亿元,增长26.4%。

(二)续建项目后劲不足。在230个续建项目中,本年没有投资额上报的项目有34个,占比14.8%,其中亿元以上项目有12个,占亿元以上项目总量的12.5%。自开始累计完成投资已达计划总投资70%以上的续建项目有154个,按计划总投资套算(剔除超计划项目),这154个项目当年可以完工的话,提供的后续投资也仅10.81亿。

(三)大项目拉动作用减弱。一方面,现有大项目进入扫尾阶段。部分支撑工业投资的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进入扫尾阶段,投资额锐减。在230个续建项目中,完成计划总投资70%以上的的续建项目147个,后续投资仅剩10.81亿,长江汽车、比亚迪汽车(一期)、老板电器已分别完成计划总投资的96.9%、104.0%、98.0%。另一方面,西湖比亚迪、联东U谷、新坐标科技、高新橡塑等新建设项目难以按时开工,即使年内开工,前期资金投入比例较低,贡献度不大,拉动增幅不明显。此外,已开工的九峰项目、贝达药业、普利药业等大项目进展缓慢,难以实现大额度投资。

(四)部分项目前期进度缓慢。目前全区有48宗“已供未动”工业用地,已到约定动工时间。其中,37个项目仍在开展前期工作,11个项目暂时无法开工,主要涉及道路、规划、环评、征地拆迁等原因,其中崇贤街道共有已供未动工业项目16个。计划总投资5亿元的中国电信和国网余杭区供电公司项目,预计年内无法开工,影响投资增长。

(五)重点平台拖累增长。钱江经济开发区今年工业投资目标下达数为20亿元,占全区工业投资计划总量(145亿元)的13.8%。1-9月仅完成年度目标的40.0%,距离管委会自定的13亿元目标也存在较大差距。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1-9月完成年度计划的63.5%,距离56亿元目标任务缺口20.44亿元。

三、年度预计及举措

从目前情况看,全年要完成工业投资增速转负为正的目标,后三个月单月需完成投资16.08亿元,要完成年度目标145亿元,需单月完成投资19.69亿元。而今年单月完成投资最高额出现在6月份,仅完成13.79亿元。根据发改、经信等部门提供的资料看,四季度基本没有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开工建设,而库内的几个大项目,如长江客车、比亚迪等都已基本竣工,光大环保能源、汽轮重工项目主体建设均未实际推进,因此,要完成年度工业投资增速转负为正目标存在较大困难。但各镇街(平台)仍应咬住年度目标不放松,倒排计划、狠抓项目推进、认真梳理辖区内已批项目,开展重点排摸,防止项目漏统,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全面梳理“已供未动”、“已批未动”项目。目前我局已将今年前三季度各部门所有批文及已颁发施工许可证的项目清单,下发至各镇街(平台),各镇街应及时整理已批项目,特别是已经领取施工许可证的项目,开展现场排摸,确保动工项目及时入库,同时对于已批未动项目,应及时梳理原因,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确保项目按要求及时推进。

(二)狠抓项目推进,强化服务保障。各镇街(平台)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加大服务力度。要倒排时间任务进度表,全力做好项目推进工作,确保年度目标的顺利完成。区级各相关部门要多走访重点企业,以送政策、听意见、解难题为主要内容,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增加企业投资信心。

(三)严格按照统计制度规定上报数据。按统计制度规定,投资额是按“形象进度”报送的,这一制度已实行至今,明年仍将按“形象进度”采集数据,因此各镇街(平台)投资统计人员,应按要求扎实推进“一项目一档案”制度的贯彻落实,加大培训力度,特别是新进项目和在平常走访中发现的部分按财务报送的项目单位,要求及时改正,确保数出有据,如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