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荒漠化·库布其在行动:“穿沙精神”演绎“大漠奇迹”
黄河为弓,大漠为弦,这便是库布其沙漠,“库布其”蒙语意为“胜利在握的弓弦”。
库布其沙漠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九大、中国第七大沙漠。
如今,沙漠腹地一条穿沙公路笔直地延伸向远方。据介绍,这条路名叫锡乌扶贫穿沙公路,南起杭锦旗锡尼镇,北至巴彦淖尔市,全长115公里。
19日,“防治荒漠化·库布其在行动”来此探访。只见道路两边沙地已经被绿色植被覆盖,不见风沙漫漫,却不失大漠风情。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条看似普通的穿沙公路却寄予了在此生活的杭锦旗人民几代人的企盼。
库布其沙漠2000年前曾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大美草原。汉武帝为了抵御匈奴,在此设立朔方郡,移民十几万人,彻底破坏了这里的生态平衡,随着朔方的废弃,荒漠化逐步形成。
在杭锦旗1.8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70%是库布其沙漠,沙漠横亘东西,严重阻断了当地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多年来,当地百姓深受其苦:孕妇难产,因道路阻隔,魂归长生天;每年运输费用高达1000万元,几乎花掉当年全旗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对当地自然条件的形象描述;穷困更是像梦魇一样折磨着当地百姓。多年来,人们日日夜夜渴盼着能有一条穿沙公路,但这里曾经被判定为“生命禁区”“死亡之海”。当地百姓曾经尝试修路,往往地基刚打好,一场风沙过后,就找不到路了。
1993年,杭锦旗委、政府组建治沙公司,无偿划拨8万亩沙丘,派专职人员进行沙漠生态植被建设试验。在治理了5万多亩后,当地政府看到了希望,加快了穿沙公路的修建。
1997年6月14日,期盼已久的穿沙公路终于投入建设,数万农牧民扛着铁锹、背着干粮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风沙、高温、缺水等问题接踵而至,“清汤挂面碗底沙,夹生米饭沙碜牙,帐篷卧听大风吼,早晨起来脸盖沙。”这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一首顺口溜,记录了修路的真实情景。然而人们全然不顾,一门心思想把穿沙公路修好。
有过失败经验的人们明白,修路治沙必须同时进行,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迅速建立大面积的沙障。为什么要建设沙障?杭锦旗网信办主任刘晓荣介绍,“设置沙障之后再飞播造林,种子不容易被刮走。现在公路两侧的生态恢复的这么好,都得益于当年设置沙障、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
杭锦旗林业局副局长蒋有则回忆,当时发动了全旗万人大会战,全旗13万群众捐资,沿线农牧民不仅捐款,还要参与建设,一度出现万人空巷的局面,最终建设沙障4万多亩。
1997年建成了泥土路,1998年建成了砂石路,1999年建设了黑石路。
道路修通后,当地农牧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当地企业的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近几年,当地政府还依托库布其沙漠资源搞起了沙漠旅游,每年还要搞好多次的沙漠越野赛,其中有国际性的大型国际沙漠越野、沙漠拉力赛等,大大提振了当地经济。
如今这里一年到头刮不了几场风,降雨量明显增多,蒋有则认为,这可能跟多年前栽下的草和树,现在已经自成气候有关系。这一变化让当地百姓深刻理解了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多年饱受无路之苦的老百姓,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修路难,护路更难,蒋有则告诉记者,为了保护好这难得的生活和为此付出的代价,杭锦旗专门在道路两边设立了多个瞭望塔,还安排了480多位护林员,防止火情和毁林事件发生。
当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饱含深情地称之为“大漠奇迹”。
路修好了,也把人们齐心协力办大事的干劲儿凝聚起来,人们将杭锦旗人民在修路治沙中表现出来的这种“不屈不挠、敢为人先,解放思想,艰苦奋斗”的精神形象地称为“穿沙精神”。现在从旗委政府到各级部门,每年都要搞一些活动,弘扬穿沙精神。
蒋有则坚定地说,“路修好了,穿沙精神不能忘!有了穿沙精神没有干不成的事情,只要想干什么都难不倒我们。”(记者 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