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一江清水 交融两省亲情 惠泽四方百姓
【本站11月20日讯】夕阳下,水波凌凌,新窑村两岸的房子映入水中,余晖四射,河堤边树木,迎风摇曳,相映成趣,宛如山水画廊。作为浙闽两省的交界处,这一江清水流经松溪、政和、建瓯等浙闽两省4个县(市),从南平市汇入闽江,过福州市流入东海。
“以前河里的石头都是黑的、河边是臭的、河里是没有鱼的,现在这里的水都还可以直接饮用了。”面对着竹口溪这20年来的变化,竹口镇新窑村村民们不仅是经历者,更是见证者。
过去受上游化工厂、生活污水直排等影响,竹口溪的水一度受到严重污染,世代笑脸相迎的闽浙人民,甚至一度成了“冤家”,曾经的“一纸御状”也彻底打破了两省的“亲情”。近年来,借着“五水共治”之力,两地打破地域上的桎梏,并肩联手、跨省治水,使昔日的一江污水变清水,两省亲情再度交融。
治水,对于拥有“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美誉的庆元来说,是责无旁贷、使命所在,更是对习总书记“保护好生态就是最大政绩”庆元嘱托的具体实践。
早在2013年,在全县范围掀起“垃圾革命”后,该县将每年单月28日定为“洁净乡村全民行动日”,全县345个村的党员、干部、村民齐上阵,全民动员向垃圾展开全方位、无死角的清剿,为“五水共治”打下了坚实基础。
300多名河长巡河监管、万人共同参与,庆元治水很快取得明显成效。2014年3月底,庆元在全市率先消灭了垃圾河,6月中旬完成“清三河”任务,9月成为全省首批”清三河”达标县之一,是丽水首个达标县。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4.72亿元,建设重点治水项目14个;新建污水管9917米,检查井1266座,雨水管11075米,检查井1371座;完成河湖库塘清淤18.62万立方米,完成散养生猪整治967户2285头,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34个,率先完成剿灭劣Ⅴ类水工作任务。
“我的家就住在松溪河畔,过去人站在河边都能闻到恶臭。”对于河水的变化,松溪县河东乡长巷村村民廖齐鸿深有感触。过去父辈都是以养鱼为业,河水被污染后只能放弃养鱼到外地打工,如今河水变清了,他又在河边搞起了20多亩养鱼基地,仅这一项就给他带来了近20万元的收入。
监测数据显示,浙闽边界主要河流水质已连续17年保持在Ⅰ、Ⅱ类或优于Ⅲ类国家水质标准,水质合格率达100%,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
“曾有名人有诗作,我住江水之头,君住江水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2014年12月29日,竹口镇新窑村和福建省松溪县旧县乡岩下村的交界线上,两地的干部群众一起见证这座崭新的“亲水亭”落成。在当天,在“亲水亭”的见证下,庆元、松溪两地还签订联合治水协议书,决定共同结盟:共护一江清水,美化自己家园。
根据协议,今后庆元、松溪两县将共同为边界区域水环境问题治理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以建立协作治水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边界联合执法,开展联合监测水质活动等协作机制,共同创造浙南闽北“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边境。
庆元是瓯江、闽江、赛江的“三江之源”,素有“水流两省达三江”之称。在“五水共治”工作中,通过与福建省毗邻县开展协作治水,探索建立“跨界派驻治水指导员”模式,给福建省交界的11个乡镇共指派了30名治水指导员。这些治水指导员进入福建境内,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福建邻居,把浙江的“五水共治”延伸到了福建。联动治水,加深了友谊,拓展了合作。随着“五水共治”工作的推进,庆元县与福建省政和县、松溪县已建立起松源溪、乐溪两大流域水质联合监测与预警机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环境污染纠纷协调处理机制、工作会商和交流机制,实现区域内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协调有序、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