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鱼峰:老歌圩柳暗花明

22.10.2015  11:46

  风和日丽,秋高气爽。10月16日下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柳石路第三小学,上完两节课的山歌爱好者小罗又来到“鱼峰歌圩”校园文化活动示范基地,开始新一轮的山歌练习。这是学校的第二课堂,而老师则是当地专门从事歌圩研究和传承的学者。

  就在两周前的9月30日,鱼峰区“鱼峰歌圩”地方民俗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正式启用,包括《山歌与歌圩文化》、《传统茶道与礼俗》、《传统节日与礼俗》、《传统糕饼与礼俗》。四套民俗系列校本教材率先在柳石路第三小学等8所中小学校试点。

  “我们将请一些山歌王、非遗传承人到试点学校授课,从小培养学生的民俗兴趣。”鱼峰区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说,校本课程将作为载体,对山歌、饼道、茶道等地方民俗文化给予关注和普及。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峰歌圩”历史悠久,发展过程跌宕起伏,是典型的“老歌圩”。

  歌圩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传统节日。据柳州当地传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某一年的三月初三,趁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鱼峰歌圩”就此形成。

  “柳州有个鱼峰山,山下有个小龙潭,终年四季歌不断,都是三姐亲口传。”这一首流传在柳州的民间歌谣,反映了柳州山歌的源远流长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刘三姐与鱼峰山历史渊源的写照。

  据文献记载,明清以后,壮族“三月三”歌圩成为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但最近一个世纪,“鱼峰歌圩”日渐式微。据广西社科院研究员潘其旭调查,到上世纪90年代初,全广西有642个歌圩点,规模在一万人以上的有75个。而据2009年广西图书馆的资料,全广西歌圩点只剩下200多个,规模更是明显萎缩。

  “到上世纪末,‘鱼峰歌圩’已经相当冷清。”鱼峰区一位爱好山歌的社区管理员说,当时,整个鱼峰区80%以上的山歌队伍是由离退休的中老年文艺爱好者组成的,老龄化极为严重,人才奇缺,活动也很少。

  “山歌文化是桂中、桂西北地区一种代表性文化,是珍贵的文化遗产。”鱼峰区党委书记董凌说,进入新世纪以来,柳州市、鱼峰区各级政府和民间机构都高度关注,群策群力。

  2001年,“鱼峰歌圩”传统山歌擂台赛和新编民歌大家唱活动历时9天,有747名中外歌手登台演唱,观众达9万多人;2004年“三月三”壮族歌节,来自广西各地的13名“歌王”齐聚鱼峰山下一比歌喉;2009年,柳州市“金嗓子杯”全国山歌邀请赛,广西以及云贵粤赣琼等省区的歌手齐聚打擂,把“鱼峰歌圩”活动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2013年底,“鱼峰歌圩”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资格,创建期为两年。“以创建为契机,鱼峰区致力把‘鱼峰歌圩’打造成领衔广西的文化品牌、辐射全国的歌圩文化坐标、世界民族文化的一个典型元素。”鱼峰区文体局局长陈波说,“鱼峰歌圩”的创建活动从搭建“一区、一馆、三线、多点”的格局开始。其中“一区”指的是包含江滨、马鞍山、鱼峰、龙潭4个公园在内的歌圩文化大片区;“一馆”是歌圩文化博物馆;“三线”是建设3条以鱼峰公园为中心的参观、游览、体验线路;“多点”是建设示范社区、示范学校,作为歌圩文化园或歌圩文化廊,营造鱼峰歌圩的文化氛围。2014年,“鱼峰歌圩”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鱼峰区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如何让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活起来?示范项目的创建推动了‘鱼峰歌圩’发展思路的创新和实践。”陈波说,创建期间,鱼峰区实施了文化馆新馆、文化广场龙头阵地、特色文化街区等八大工程建设;通过开放活动舞台和平台、举办会演和竞赛、建立民俗主题活动体系、发展网络歌圩、开展“四进”活动等措施,引导群众参与,推动“鱼峰歌圩”融入百姓生活;与此同时,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网格化,建立财政支撑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和社会资源整合机制,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模式,加强歌圩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管理。

  “唱山歌咧,这边唱来那边和……”4月21日,一首经典的《山歌好比春江水》拉开了第二届广西·柳州三月三“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的序幕。鱼峰山下,人如潮,歌如海,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18支队伍共展歌喉,尽显风华。

  “设施不断完善,队伍不断增多,氛围越来越浓,‘鱼峰歌圩’日益红火,老歌圩呈现出逆生长的态势。”天马街道鱼峰社区一位网络歌圩管理员说,她在柳州音乐网开设的《鱼峰山歌台》板块中开展网络山歌活动,现已发出山歌帖子1200多条,每月均有数千人次点击交流。最近两年,“鱼峰歌圩”每年参与人数均超过300万人次,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