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一天,等了27年淳安县睦剧团重生记
“白天山水间,晚上星空下,好似仙境在凡间……”4月8日上午10时,在淳安县千岛湖斗茶大会现场,睦剧新篇《金山银山》正式开唱,6位90后演员扮演的3对“农家夫妻”,用老百姓的生活故事演绎着农村的新气象,一斗一唱间,惟妙惟肖地表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台下不远处,一位穿着灰色外套的白发老人也正跟着曲调,和台上的“农家夫妻”舞着同样的动作,她就是台上6位90后的老师——78岁的睦剧老戏骨王睦花。
这是时隔27年,淳安县睦剧团重新成立后的首场正式对外演出,这一天,王睦花整整等了27年。为了这一天,等了27年淳安县睦剧团重生记本报见习记者 刘 健 通讯员 徐建平 何胤昉
戏班归来
睦剧团的重生
1989年对于王睦花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淳安县睦剧团因为经费困难、交通条件受限等原因,无奈解散。尽管彼时的王睦花已年届退休,可睦剧团的解散却一直让她很不是滋味。
没想到27年之后,一个叫张富根的人突然上门,请求她重新出山,因为:“睦剧团要重建了!”
把王睦花请出山的是现在的淳安县睦剧团团长张富根,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水之灵大舞台的董事长,这位来自淳安山区的中年汉子从小就有一个睦剧梦。“小时候,只要睦剧团在村里搭台,十里外的村民都会背着凳子来看戏,里三层,外三层……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戏班子,真想再现这样的场景啊。”
他的梦想很快就成真了。2015年6月18日,淳安县专门召开了“关于睦剧保护传承发展工作”的主题会议,会议上,淳安县正式确立由千岛湖旅游集团负责组建一支睦剧专业剧团,县财政按旅游集团职工年度人均工资总额的70%,给予剧团人均基本经费保障,并计划2016年积极扶持专业睦剧团参与送戏下乡演出。
“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决定,2011年睦剧入选国家非遗之后,每年的人大政协会议都有不少代表委员提出保护睦剧的建议提案。”谈起重建的睦剧团,淳安县政协办公室主任徐丽萍认为这是民意使然。在今年1月15日闭幕的淳安县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又有数名委员对睦剧的发展提出了建言。其中,来自教育界的叶斌英就建议,依托淳安县专业睦剧团的成立,有计划地复兴一些睦剧经典节目。
睦剧保护专题会议召开完之后,张富根被“临危受命”。5个月后,一个由19名年轻演员组成的睦剧团正式成立了。
回归背后
几代人的坚守
早晨8时,记者来到离“水之灵”不远处的淳安技工学校,这里的几间闲置教室,成了睦剧团临时的排练场所。“慢、快、慢、走……”,还未走进教室,记者就听到了室内热闹的排练声,透过窗户,记者看到王睦花正领着演员们组成一队练习台步。
有了政府的支持,重建睦剧团的经费有了。可人去哪里找?用张富根自己的话来说,当时的情形就是“乞丐吃豆腐——一穷二白”。“老师难招,演员难招,作词、作曲人才缺乏,这是最大的难题。”从去年7月开始,张富根开始了寻找演员的招聘苦旅,他带领同事跑遍了淳安县20多个乡镇、300多个行政村和省内外7所职业艺术院校,远走安徽、江西、宁波等地。走村入户、微信传播、发布英雄帖……最终招聘了19名演员,年龄大多集中在20岁左右,既有外出的打工者,也有刚毕业的学生。
但这些“演员”大部分都没有表演经验,谁来教他们?
王睦花是第一个被请出山的。13岁开始唱戏的她,是淳安老睦剧团最资深的演员之一,小旦、小生、小丑,睦剧的三个角色,她都可以熟练驾驭。巅峰时期的她,曾和严凤英、六龄童等名家在同一个舞台上演出,深受各地睦剧迷的喜爱。“当时一场戏上千人观看不在话下,因为受欢迎,我们往往一个村演完就要马上赶下一个村。所有的戏服、道具都由演员自己用扁担挑着,一根扁担两条腿,走遍淳安的山和水。”
但就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王睦花被迫中断戏剧生涯,被安排去工厂当了女工。离开最热爱的舞台,一度让王睦花心灰意冷,然而,她对睦剧却保持着始终如一的热爱,在工厂当女工的数年里,她仍时不时吼上几嗓子,不放弃任何重回睦剧团的机会。在王睦花不懈努力之下,1979年,王睦花重返睦剧团,一直演到老睦剧团解散。
而今,78岁高龄的她重出江湖,成为淳安睦剧团最资深的“导师”,她从没想到在自己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一天!
现任杭州市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姝苹,是王睦花的学生,她一直为保护、传承、发展睦剧艺术不懈努力。由她自筹资金创建的千岛湖睦剧团,在千岛湖景区演出达500余场;她还自筹资金,在淳安农村开办多期中小学睦剧培训班,制作睦剧远程教育电视专题片;由她策划主演的《月圆曲》、《雪兰花》等剧目,在各类戏剧汇演中屡获大奖,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人们对睦剧的认识。而今睦剧团重建,她终于有了使力的方向,“这对于睦剧复兴来说,意味着一次凤凰涅槃。”
在睦剧团重建的过程中,还有一支队伍不得不提。在老睦剧团解散后,王睦花常去县文化馆的业余睦剧团指导学员学戏,过过戏瘾。在那里,和王睦花一起坚守的还有省级非遗传承人方正荣、汪小青,淳安县文化馆馆长方有禄,淳安老睦剧团演员何仁德……这些老戏骨们都已年过半百,但仍然带领着业余睦剧团积极创作,文化走亲。在这支业余睦剧团里,还有一位“青年演员”吴蔚。她的本职工作是演员,但演的不是睦剧。但这位从小就痴迷于睦剧的70后,只要一有空就会和业余剧团的演员们去唱戏,“有时候送戏下乡,天没亮出门,半夜才回家。”从2013年至今,竟已唱了300余场,成为业余剧团里的当家花旦。正是这些来自民间的力量,在这专业睦剧团“空白”的20多年里,守护并传承着睦剧文化。
现在,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训练,年轻的淳安睦剧团已经顺利完成了《春草闯堂》、《南山种麦》等4个传统节目的排练和《棉花弹得幸福来》、《金山银山》的新戏创作编排。一支全新的队伍已然跃跃欲试。
变革图存
印上旅游金名片
在4月8日这一次正式演出前,张富根特地上门拜访了73岁的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周福金。周福金擅长舞台灯光设计和剧目创作,张富根希望在周福金这里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睦剧团成立后,如何让睦剧团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成为团长张富根每天思考的问题。
创新,这是张富根首先想到的两个字。“创新并不是全盘的改造,与黄梅戏、婺剧相比,睦剧最大的特色就是唱腔,唱腔坚决不能丢,它是睦剧的魂。”在这一前提下,张富根尝试着对睦剧内容、形式进行适当的改变。
比如,“过去的睦剧用淳安方言唱,这种唱法比较老套,很难走出淳安。”吸取过去的经验,张富根首先对唱法进行了创新。如今你来到淳安,你会听到用普通话演绎的《棉花弹得幸福来》,这出融合武术元素的睦剧小戏,让人耳目一新。另一首《下姜情》,还融入了现代民族唱法,成功登上了上海年货节。接下来,他们还有改编网络热播剧《芈月传》的计划,让睦剧越来越贴近年轻人的喜好。
在创新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张富根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就是“经营模式”。这几乎是所有传统地方戏剧都面临的严峻挑战。“现在团里70%的经费由国家承担,这不是长久之计。”
张富根想到了淳安的金字招牌:千岛湖旅游。在淳安秀水街大舞台上,是不是会有睦剧爱好者为市民和游客表演《南山种麦》、《挑女婿》等传统剧目;在淳安县最大的演艺舞台——水之灵,定期会有业余睦剧演员上台演出,融合裸眼3D、全息投影等先进手段的现代睦剧让人印象深刻。专业睦剧团成立后,张富根最希望吸收宋城千古情的先进经验,把千岛湖的水元素与睦剧相融合,以全景水舞台来展现淳安睦剧。
置身千岛湖夜游船上,应用LED灯光舞美的现代睦剧,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印象深刻。在知名旅游街区秀水街,由淳安文广新局和千岛湖旅游集团联合打造的“秀水街睦剧大舞台”,定期都会为市民和游客演出《南山种麦》、《牧牛》、《挑女婿》等传统剧目,每次开演,都会吸引大量游客驻足观看。走在千岛湖边,你甚至能看到边唱睦剧边拜堂的睦剧婚礼,这种全新的婚庆形式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的选择。
记者采访结束返程时,在千岛湖镇炉峰路边一处并不起眼的绿化带里,看到矗立着的一尊铜像,这是经典睦剧《南山种麦》中的一幕,当年淳安专业睦剧团的入口就在此处。历经风霜雪雨,铜像依然那么灵动传神,似乎在向过往行人讲述着睦剧团曾经的辉煌,也在呼唤着人们心中那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对于睦剧的未来,张富根非常憧憬。“总有一天,我们能把睦剧唱到杭州大剧院去!” 评分 12345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见习记者 刘健 通讯员 徐建平 何胤昉 编辑: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