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美术馆会有哪些惊喜大展

23.01.2015  13:29

  第一篇日志,写于2014年12月1日。

   #!diantou!#(钱江晚报记者 郑琳) 上午8点半,斯舜威走进浙江美术馆馆长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他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十分复古的蓝皮线装本子,封面是他自己题写的:“美在斯——浙江美术馆馆长工作日志”。

  翻开这线装本,宣纸页面上是用毛笔记录的日志。第一篇写于2014年12月1日:“上午文化厅党组开会决定由我担任浙江美术馆馆长兼书记……今天起接任了美术馆全面工作。”

  这第一本馆长日志已经写了半本,每一页看上去都像书法作品。“我接任后要求每位员工都写工作日志,我自己带头。等我卸任的时候,这些日志打算捐给美术馆。”斯舜威笑言。

  上一任馆长马锋辉离开的时候,浙江美术馆刚好成立5周年。5年来,这座西湖边的美术馆给杭州人留下不少美好的回忆。大家肯定记得,去年这个时候,这里因为敦煌展而排队排到了长桥公园。

  现在,轮到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斯舜威来接班,下一个5年,美术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

   推广——

  把艺术的美带到农村

  “在这个浮躁、缺乏信仰的年代,美术馆或许可以给大众提供一个停一停,安顿下来的地方。”

  斯舜威这样概括现代美术馆的作用,“西方人有教堂安顿心灵,蔡元培很早以前就提出‘美育代宗教’,而现在我们的使命,内涵会更丰富。”

  事实上,在高端艺术展与大众普及的结合方面,浙江美术馆已经走出自己的模式。说起他们的教育推广,斯舜威颇有点自豪:“我们可以说是全国做得最好的。”

  2013年,美术馆的教育推广活动有180多场,平均2、3天一场。这个数字在去年又提升到了220多场。

  “美术馆要解决高端艺术曲高和寡的问题。”斯舜威说,“我们每周末的教育推广活动,都是免费的。例如西泠印社七任社长展览的专家导览,每天都是爆满。去年敦煌展的推广活动,人就更多了。”斯舜威说。

  从今年开始,浙江美术馆不仅会继续在馆内做教育推广,还会走到全省各地,开设“乡村艺术公开课”,并把美术馆展览的配套画册和复制品带到基层展出。为此,美术馆正在招募艺术助教。

  “之前,我们去过丽水、龙游等地方,带着美院的学生,把农村的教室布置成艺术天堂,很受当地民众的欢迎。”

  斯舜威说,“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也发现,很多边缘地区对艺术的认知是很薄弱的。我们把吴冠中的复制作品带去展览,许多当地的老师都不知道吴冠中是谁,这让我们感触很深。”

  “一个敦煌展吸引了35万观众,但是相对全省4000万人口来说,这个数字还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依然处在大众审美欠缺的时代,所以才会出现千城一面,和那么多缺乏美感的城市建筑。”

   提升——

  研究和交流,都要有

  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斯舜威给美术馆全体员工开了一个会,他简短地讲了20分钟。

  这“新年谈心”有他一贯的文人特色,讲话中少不了引经据典,然后提炼出四个词:“共渡、共识、共赢、共约。”

  “传统美术馆只起到了展览馆的作用,现代美术馆的功能要更全面。”斯舜威表示,学术研究是举办高规格展览不可或缺的力量。

  “例如我们和钱江晚报一起主办的西泠峰骨展、吴昌硕诞辰170周年的主题展览,其他地方已经举办过了。当我们给西泠印社七任社长做了全面梳理后再推出展览,就有了很高的意义。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强大的学术力量是不行的。”

  与兄弟美术馆以及国外美术馆的交流,也将成为今后的一项重点。

  在敦煌展期间,从四川博物院借来的50件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的作品,成为一大亮点。今年3月,四川博物院藏的明清书画名家精品展又将跋山涉水来到杭州,本地观众可以亲眼目睹石涛、八大山人等著名画家的真迹了,值得一提的,还有一卷清代画家郁希范的《西湖胜景图》。

  “作为浙江美术馆新一任馆长,我感到任务艰巨。”斯舜威说,“如何与时俱进地做好为民服务,这对我们来说是实实在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