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经济高开稳走向好
2015年,全省上下以习总书记提出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为使命,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经济运行总体呈现“高开稳走向好”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提质增效取得积极进展,创业创新持续升温,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顺利实现,“十二五”各项规划目标圆满收官。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总体看 ,全年经济增速高开稳走,处于合理增长区间。初步核算,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428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高于上年0.4个百分点,高于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 一季度同比增长8.2%、上半年增长8.3%,前三季度增长8%。 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速相对稳定,增加值1833亿元,增长1.5%,增幅比上年略回升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9707亿元,增长5.4%,增幅比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1347亿元,增长11.3%,增幅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弥补了工业增速回落的影响。 从三大需求看, 出口增长回落,投资和消费稳中有升。
1.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 。2015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 受台风和持续阴雨天气影响粮食生产略有下降 。粮食播种面积为1277.8千公顷(1916.8万亩),增长0.9%;总产量为752.2万吨(150.4亿斤),下降0.7%,其中春粮增长6.5%,秋粮减产1.0%,秋粮减产与持续阴雨天气导致晚稻收割延缓有关。 效益农业持续发展。 蔬菜、中药材、果用瓜面积分别增长2.6%、7.9%和3.9%,产量增长4.3%、12.3%和2.9%;花卉苗木播种面积增长5.1%。 畜牧业生产下降,渔业生产增长。 肉类总产量130.2万吨,下降16.6%,其中,猪肉产量下降18.6%;水产品总产量603.2万吨,增长4.9%。
2. 工业生产增速缓中企稳。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193亿元,比上年增长4.4%,增幅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低于一季度的5.1%、上半年的5%,高于前三季度的4.2%。月度增幅下半年逐步企稳回升(从7月份的2.5%回升至12月的5.2%)。同期全国增幅从一季度的6.4%回落到全年的6.1%。小微企业增长快于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2%、4.1%和3%。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增幅分别为4.8%和3.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快于私营企业,增幅分别为6.5%和3.6%。
3. 服务业增速快于GDP,快于全国。 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增幅比同期GDP增幅高出3.3个百分点,占GDP的49.8%,拉动GDP增长5.3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65.7%。其中,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2.0%、12.3%和9.9%,拉动GDP增长1.6、0.9和0.5个百分点。预计2015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不包括批零住餐、银证保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8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增速高于全国(1-11月)9.1个百分点,1-11月增速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二位。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等行业发展势头较好,营业收入增长35.6%。
4 . 项目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下降 。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26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增幅从一季度的17%、上半年的12.3%回落至1-8月的10.8%(年内最低点),之后逐步回升至全年的13.2%,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其中,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的项目投资19553亿元,增长20%。在商品房库存总体较多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渐趋理性,201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112亿元,从一季度的增长12.7%逐季回落到全年的下降2.1%,低于全国3.1个百分点。
房地产销售市场回升。上半年商品房销售增速走高,下半年随着同期基数的扩大,增速高位趋缓。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从一季度的15%提高到上半年的49.6%(最高点),放缓至全年的28%,高于全国的6.5%;商品房销售额从一季度的9.5%提高到上半年48.5%,全年为28%,高于全国的14.4%。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幅分别比上年回升32.3和36.8个百分点。
5. 消费增长稳中趋升,与房地产相关的商品销售增长较快。 随着杭州小客车限牌影响逐步减弱,在购置税减半等政策提振下,汽车销量回升,再加上借力“双11”、“双12”网购节以及岁末促销,消费品市场“线上+线下”互动明显,促进了各类消费品零售增长。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通过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36.2%。从限额以上单位分类商品零售额统计看,汽车零售额从一季度下降5.3%回升到全年增长5.5%,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从-13.7%回升到8.3%。由于石油价格下降,使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下降7.1%,拉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与商品房销售回升有关的家具、建筑装潢材料、五金电料等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9.3%、43.3%、27.5%;服装、文化办公、饮料、食品、日用品、家电类商品平稳较快增长,分别为23.8%、20.3%、19.7%、17.5%、16.5%和15.5%。
6. 出口好于全国和沿海主要省市 。在全球经济整体复苏动能不足、外需持续低迷的影响下,全国及沿海主要省市出口均出现不同程度负增长,我省出口仍然保持增长。2015年,全省海关进出口总值21566亿元(347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2.1%),其中,进口4392亿元(707亿美元),下降12.5%(-13.4%);出口17174亿元(2767亿美元),增长2.3%(1.2%)。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幅比全国(-2.8%)高出4个百分点,也高于上海(-6.8%)、江苏(-0.9%)、福建(-0.4%)、山东(-0.5%)、广东(-0.4%)。
(二)提质增效取得积极进展
1.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民生支出 继续加大 。 2015年,财政总收入854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1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7%和7.8%,增幅比上年回落0.2和0.7个百分点。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168亿元,增长8.1%,增幅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6.7%。在税收收入中,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及改征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4.2%、7.1%、11.2%和22.2%。非税收收入增长5.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648亿元,增长21.1%。其中,交通运输、住房保障、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商业服务、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分别增长42.4%、41.1%、39.2%、38.9%、38.5%和34.2%。
2. 企业利润平稳增长, 效率有所提高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718亿元,增长5.0%,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6.1个百分点。在生产增速低于全国的同时,1-11月利润增速高于全国8.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38个大类行业中,20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主营业务利润率为5.9%,高于全国(1-11月)0.36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8元,低于全国(1-11月)1.2元。企业从业人员减少3.5%,劳动生产率为19.3万元/人,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1%。预计2015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不包括批零住餐、银证保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利润总额1478亿元,增长17.3%。
3.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快于城镇 。2015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537元,比上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增长7.3%。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3714和21125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2%和9.0%,扣除价格因素增长6.7%和7.5%。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上年的2.09缩小至2.07,低于全国的2.73。 全面消除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4600以下贫困人口的目标已经实现 。据扶贫统计监测,2015年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8765元,比上年增长20.9%。低收入农户(“低保”除外)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的户数比重为62.6%,比上年提高26.6个百分点。
(三)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
1. 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一是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万亿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2015年,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3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金融业增加值30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3%。旅游总收入7100亿元,增长1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业、健康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1%、5.9%和6.2%(按可比价格计算)。 二是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 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9%、6.9%和6.3%,增幅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7.2%、25.5%和36.8%,比重比上年提高1.3、0.6和1.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1%。而八大高耗能行业比重下降,增加值同比增长3.5%,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低0.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5.5%,比上年减小0.4个百分点。据省经信委资料,全年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2000多家,累计整治淘汰“低小散”企业(作坊)2.2万家。 三是 投资结构优化。 工业技术改造、服务业、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 ,2015年,工业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1%和11.1%,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3.6%,占工业投资的76.6%;服务业项目投资(除房地产开发外)增长28.5%,其中,生态环保投资增长89.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33.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9.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7.8%,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53.9%。 浙商回归态势良好 ,2015年,浙商回归省外到位资金3066亿元。其中:浙商回归产业项目省外到位资金2516亿元;浙商资本回归省外到位资金550亿元。引进省外综合性、地区性和功能性总部149个。 四是出口结构改善。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 以人民币计价(下同)分别增长4.7%和10%,占全部出口商品的42.1%和6.1%,比重比上年提高1.0和0.4个百分点,而传统的纺织制品和服装衣着出口分别下降2.6%和1.8%。 从贸易方式看, 新型 贸易方式快速发展, 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增长42.6%,增速远快于一般贸易(0.3%)和加工贸易(下降8.9%),拉动全省出口增长3.1个百分点。从贸易主体看,私营企业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主体,私营企业出口增长7.9%,拉动全省出口增长5.2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下降9.9%和8.6%。 从贸易伙伴看, 对 美国、东盟、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部分新兴市场的出口保持增长, 对美国出口增长7.3%,比重提升至17.7%,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值;对东盟出口增长7.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2.9%;对印度、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埃及为代表的部分拉美新兴市场的出口保持较高增速,分别达13.5%、15.2%、18.3%和18%。
2. 特色小镇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 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成为我省再创发展新优势的重要载体,首批37个特色小镇加快建设,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346亿元;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正在审批中。特色小镇成为我省经济和投资的新增长点。产业集聚区提升取得明显成效,重点规划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前三季度省级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5%,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9%,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8.4%,利税增长10.7%,从业人员增长6.2%。
3. “互联网+”等新业态和新产品继续迅猛发展。 在2015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4.5%,通讯器材零售额增长73.6%,均远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据商务厅统计,2015年全省网络零售额7611亿元,增长49.9%,总量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居全国首位。全省拥有快递企业1335家,快递业务量38.3亿件,增长55.9%,快递业务量和快递收入均居全国第二。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约占全国的16%,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13.8%,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高13.0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32.2%,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1%、17.1%、10.9%、8.1%、6.6%和6.1%,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 “ 双创”持续升温,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一是科技创新投入增加。 预计2015年R&D经费支出1000亿元,占 GDP比重为2.33%左右。2015年地方财政科技支出251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增幅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704.3亿元,增长5.1%,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6.3个百分点。 二是新设企业持续增加。 据省工商局资料,2015年新设企业22.9万户,新设个体工商户55.5万户。截至2015年末,全省在册市场主体471万户,比上年增长12%;注册资本(金)总额9.6万亿元,增长27.8%。其中,企业144.7万户,增长13.9%;个体工商户319万户,增长11.3%;农民专业合作社6.3万户,增长5.9%。市场主体总量居全国第四,人均市场主体拥有量居全国第一。 三是“个转企”、 “小升规”企业增加 。据工商局统计,全省新增“个转企”1.8万家,其中转公司制企业1.5万家。据初步统计,2015年新进入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平台的单位共8018家,其中规模(限额、资质等)以下转以上的单位共7535家。
5.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下降3.8%,预计将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2%。38个行业大类中,26个行业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下降面近7成。八大高耗能行业单耗下降0.6%,降幅比规模以上工业低1.6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十二五”减排目标。
2015年,“五水共治”整治黑臭河446公里,深化提升整治1500公里;建设城镇污水管网3549公里,54家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三改一拆”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21596万平方米,拆违15836万平方米。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污水治理取得成效,2015年开展1001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受益农户245万户,到2015年末,98%以上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78.98%的村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农户受益率80%以上),58个县(市、区)成为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
(四)要素供给有所改善
1.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 2015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030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2%,增幅比上年末提高2.7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存款8705亿元,同比多增1380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为76466亿元,增长7.1%,增幅比上年末回落2.1个百分点;全年新增贷款4957亿元,同比少增786亿元。在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中,短期贷款下降2%,中长期贷款增长6.6%,票据融资增长88.1%。2015年,社会融资规模为6292亿元,其中直接融资(股票、债券融资)比重为32.2%,比上年提高10.5个百分点。
2. 用电量增速平缓。 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355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其中,工业用电量2584亿千瓦时,下降0.5%。2015年用电量增速总体较低,既有夏季高温天气较少的客观因素,也有主动加快节能改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
3. 货运量增速回升,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增长。 2015年,全社会货运量20.1亿吨,比上年增长3%;货运周转量9878亿吨公里,增长3.5%。沿海港口吞吐量11亿吨,增长1.6%,集装箱吞吐量2294万标箱,增长6%。其中,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8.9亿吨,增长1.8%,吞吐量连续四年居全球海港首位。
4.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PPI) 降幅扩大。 在工业品市场需求萎缩和去产能压力延续的情况下,PPI已连续48个月下降。2015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下降3.6%,购进价格下降5.5%,降幅分别比上年扩大2.4和3.7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小1.6和0.6个百分点。
(五)民生继续改善
1. 就业保障切实加强。 据人力社保厅资料,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110.5万人,年末登记失业率为2.93%,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790.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2398.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5195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人数为1992.7万人,增加92.7万人。据省建设厅资料,2015年全省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含货币化安置)26.7万套(其中2014年结转6.17万套),基本建成27万套,竣工19.7万套,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2. 居民消费支出稳定增长。 2015年,全省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117元,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增长5.4%,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增速放缓。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28661和16108元,分别增长5.2%和11.1%。八大类生活消费支出呈全面增长态势,其中,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和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7.2%和12.0%。据浙江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显示,四季度,就业信心、收入信心、消费意愿指数分别为109.47、115.81和106.78,比三季度回升6.12、3.86和5.54点,均呈回升态势。
3. 平安浙江建设深入推进。 加强社会治理方式创新,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开展各类社会风险排查化解管控工作,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继续保持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死亡率“三下降”,2015年,全省共发生各类事故起数16767起,死亡人数4815人,分别比上年下降5.5%和4%。据建设“平安浙江”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抽样调查,2015年,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为96.34%,比上年上升0.14个百分点,群众对政府抓平安建设的满意度为90.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4. 人口适度增长,城市化率提高。 201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539万人,比上年增加31万人;城镇人口比重(城市化率)65.8%,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5.02‰。
(六)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1.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4%,涨幅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与全国持平。八大类消费价格同比七涨一跌,食品、烟酒、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衣着、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上涨3.3%、3.3%、2.7%、1.8%、1.4%、0.9%、0.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4%。
2. 房价涨幅扩大。 12月份,全省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3.3%。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杭、温、金、甬4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2%、0.5%、0.4%和0.3%。与上年同比,杭、甬、温、金4城市分别上涨5.8%、3.6%、1.8%和1.4%。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的来看,2015年浙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但受国内外发展环境和多方面因素影响,我省经济在新旧发展动力转换期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是 经济分化态势比较明显, 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不少困难 。 从行业看,发展比较好的是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而工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增长相对较缓。在规模以上制造业31个行业大类中,增加值增长10%以上的只有汽车、通信电子、废弃资源、烟草、化纤等5个行业,25个行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回落。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双增长的行业只有汽车制造、医药、电气机械、通信电子、仪器仪表、家具、造纸、文教用品、烟草、纺织、服装、木材加工等行业。从企业看,一批企业主动通过科技创新、机器换人等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者,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1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有亏损企业5821家,亏损面14.5%,比上年末扩大3.1个百分点,亏损额增长34.3%。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但企业应收帐款依然增长8.2%,部分企业资金回笼困难。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追求质优、高效、安全等中高端需求随着境外游和海外代购大量流出国内省内,需求外溢,而低端产品成本优势不再,供需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产能利用率低位徘徊。第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2%,比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别下滑1.3和0.2个百分点。 二是经济运行存在一些风险隐患。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增加,“两链”风险尚未遏止。企业逃废债、不法分子借互联网金融之名非法集资等现象也有发生。银 “贷款难”和“难贷款”问题突出。商品房去库存压力仍然较大。新建商品住宅去库存周期虽然明显下降,从2014年三季度末的24个月下降到2015年末的13个月,但商品房待售面积增长21.4%。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回落至负增长,新开工面积、土地购置面积、土地成交价款分别下降32.5%、46.4%和40.6%。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是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浙江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关键之年。浙江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世界经济复苏出现积极迹象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国内新动力加快形成,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省委、省政府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定不移、齐心协力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增长动力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创新创业热度持续升温,以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引导的新动力和新增长点加快孕育,七大万亿产业等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正在成长和走强,特色小镇加快建设。同时,市场需求拉动力减弱,行业、企业、地区之间分化,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能过剩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两链”风险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等问题和困难仍将存在。预期2016年浙江经济将在经济新常态下逐步向增长速度中高速和质量效益中高端迈进。
(综合处傅吉青 黄洪琳)
2014-2015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