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工业经济逐季上行

09.02.2015  14:13

                                

  2014年,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突出转型升级主线,狠抓“三名工程”、“两化融合”、“工业强省”建设,开展“精准对接、精准服务”等举措,取得积极成效,浙江工业经济总体呈现逐季上行、平稳向好发展态势,工业增加值、出口等主要指标企稳回升,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呈现积极变化。但是产能过剩矛盾的化解尚需时日,工业经济仍面临较大压力。 

  一、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1. 工业 生产增速 逐季上行。 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543亿元,比上年增长6.9%,增幅高于一季度的6.2%、上半年的6.4%和前三季度的6.6%,呈现逐季上行态势。从月度情况看,2-8月增幅在5.8%-6.8%之间,变动幅度较小;从9月起增速有所加快,9-12月增幅分别为7.4%、8.0%、7.1%和8.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上半年8.8%回落到全年8.3%,我省走出了与全国不同的运行轨迹,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充分认识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形势,采取有力措施,集中精力抓工业,重点支持工业大市大县、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加强企业帮扶,改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了工业经济稳定发展。 

    行业发展 总体较好。 2014年,38个主要工业行业大类中,33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其中,31个制造业行业中,仅酒、饮料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下降4.3%,其余32个行业增加值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在增加值总量居前的行业中,烟草、医药、汽车、化纤增加值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0.7%、19.0%、18.5%和11.9%,增幅比上半年分别回升9.8、0.8、4.4和2.3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和6.1%,轻重工业增速差距由上年的3.6个百分点缩小到1.3个百分点。 

   支持小微企业成效显现。 2014年,我省落实好对部分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取得明显成效。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小微企业增加值增长8.4%,高于大型(6.4%)、中型(4.8%)企业增速,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42.6%提高到44.8%。与此同时,全力做好促进“小升规”工作,全年通过国家专业审批有4451家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额完成全年“小升规”目标任务。 

   2. 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328、3075和428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9%、8.6%和8.5%,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分别高2.0、1.7和1.6个百分点,占比分别为34.5%、24.5%和34.1%,比上年分别提高0.5、0.4和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1133亿元,增长8.2%。工业能耗保持下降态势,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为4496亿元,比上年增长4.6%,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低2.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5.9%,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进一步降低。 

   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7.6%。新产品产值19415亿元,增长21.6%,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高15.2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29.2%,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园区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个百分点。 

   3. 企业效益总体较好 。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544亿元,比上年增长5.1%,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38个行业大类中,除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外,其他37个行业均实现盈利。主营业务利润率为5.6%,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5.55元,比上年低0.14元;劳动生产率达18.0万元/人,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4%。 

   行业间利润分化进一步加剧。 新增利润主要集中在少数行业,其中新增利润最多的行业是化学纤维(26.0%)、汽车(25.1%)、医药(20.2%)、电气机械和器材(14.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1.5%),这五大行业对全省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达86.2%,拉动总利润增长4.4个百分点。综合来看,虽然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有所回落,但在全年生产增幅比全国低1.4个百分点的同时,利润增幅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且产销率与主营业务利润率保持稳定,企业盈利能力结构性特点突出,充分体现出转型升级阶段工业企业的发展规律。 

   4. 工业出口明显回暖。 年初由于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国因极端天气以及QE退出阴影的影响,经济下滑导致外需收缩,浙江出口出现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一季度增速仅2.2%。二季度以来,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复苏趋势稳定,带动我省出口出现明显反弹。上半年、前三季度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分别为3.7%、5.1%,工业出口稳步回升,成为稳定工业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12085亿元,比上年增长5.2%,增速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省有出口的33个行业中,24个行业出口增速比上年有所回升,化纤、汽车、木材加工、文教用品、金属制品行业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24.1%、14.6%、13.2%、8.9%和8.7%,增速比上年分别提高13.0、9.4、13.0、6.1和5.9个百分点。 

   5. 工业投资 结构趋于优化 自2012年起,在国内外需求总体偏弱的背景下,工业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减弱,反映出工业企业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增长信心不足。2014年,工业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2.2%和11.2%,增速比2012年分别回落4.7和6.1个百分点,比2013年分别回落3.7和4.6个百分点,但比今年上半年提高4.4和6.1个百分点。为了发挥工业投资对促进工业产业升级、提高工业发展质量的作用,我省强化工业投资导向,加快重点产业转型发展。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1.1%、16.4%,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6.2%。新开工项目投资中,工业投资占53.4%,增长15.6%。“机器换人”步伐加快,工业技术改造投资5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占工业投资的68.8%,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市场需求不足仍然是制约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外需看,2014年,虽然美国经济的复苏对出口有一定拉动,但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使出口商品竞争力受到一定削弱,此外欧日经济依然低迷,新兴经济体总体仍处于增长调整期,短期内世界经济复苏态势未稳,外贸出口形势仍充满变数。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幅(5.2%)虽比上年有所提高,但与金融危机以前稳定的10%以上、甚至20%以上的两位数出口交货值增速相比,仍处于低位增长区间;从内需看,消化商品房库存已成为房地产市场调整的主基调,导致与房地产相关的产品生产增速回落。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水泥、平板玻璃、钢材、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产量比上年增速分别为-0.5%、5.2%、6.7%、-18.8%、-19.3%和-17.8%,增速比上年分别回落7.9、3.2、6.4、32.5、21.3和17.1个百分点。汽车等相关产品的生产降幅进一步扩大。内需对生产的贡献力减弱,消费增长缺乏新热点。2014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国内销售产值52307亿元,比上年增长6.1%,增速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拉动销售产值增长4.9个百分点,比上年低1.8个百分点。 

   2. 产能过剩严重矛盾仍没有根本改观。 2014年四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为75.0%,比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别下降1.2和0.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低,是产能过剩的直接反映。欧美国家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在79%至83%区间属于产需合理配比。受部分产能过剩影响,一是工业用电量、增值税等相关指标增幅回落。2014年,全省工业用电量增长2.0%,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应交增值税增长4.6%,增速比上年回落4.6个百分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继续下降。2014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2%,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8%,购进价格降幅大于出厂价格降幅0.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已连续36个月下降,表明工业品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三是工业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2014年12月末产成品库存比上年增长8.7%,高于主营业务收入4.4个百分点,在主营业务收入下降3.0个百分点的同时,产成品存货却上升2.3个百分点,表明下一步去库存压力较大,工业生产增速难以出现较有力度的回升。四是企业扩大再生产意愿不强。据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专项调查,2015年一季度,19.5%的企业将减少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与上年基本持平;13.3%的企业将减少用工计划,提高1.6个百分点。 

   3. 企业生产经营仍存在困难。 2014年,受融资成本、劳动力成本、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虽然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环境,但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仍未得到根本改善。一是“两项资金”占比较高,企业融资减少。12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两项资金”占用额为12871亿元,同比增长8.0%,占企业流动资金的35.8%,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应收账款9577亿元,产成品存货3294亿元,分别增长7.8%和8.7%。年末金融机构投向制造业的贷款余额为20144亿元,比上年下降1.7%,全年新增贷款为-348.5亿元,同比少增1205.4亿元。二是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年末规模以上工业有4926家企业亏损,亏损面为12.8%,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18.2%,亏损额增长较快的行业有燃气(1.9倍)、酒和饮料(1.4倍)、船舶(82.6%)、化学原料(71.7%)、皮革(47.0%)、有色金属(46.6%)、黑色金属(43.1%)。三是经济效益综合水平仍较低。2014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贡献率为11.6%,低于全国(14.3%)、山东(18.5%)、江苏(16.7%)、上海(14.1%);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0%,低于全国(6.4%)、山东(6.6%)、江苏(6.7%)、上海(8.3%);资产负债率为58.8%,高于全国(56.8%)、山东(54.4%)、江苏(54.9%)、上海(49.4%)。 

   三、2015年工业经济运行趋势判断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我省工业经济与全国一样,同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工业品市场需求紧缩、工业用地及能源消耗等制约性因素逐步凸显、多年增长导致基数升高、政府主动宏观调控等综合因素作用下,我省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逐步减弱,已经进入个位数增长的中速发展阶段。预计我省工业经济仍将继续面对复杂国内外形势和困难挑战,但基本面总体依然平稳向好。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随着改革创新动力不断激发,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组合拳推进结构优化,以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加快动力转换,企业内生增长动力将不断增强,我省工业经济有望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