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杭州娱乐文化消费单新鲜出炉

05.01.2015  11:11

  #!diantou!# 从2014年3月到12月,钱报文艺家每个月都会盘点一回杭州的娱乐文化消费状况,这其中两大构成是电影和演出,这也是目前杭州人在家门口最大的娱乐消费支出了。从一个个真金白银的数字里,可以看到四季变化中杭州人的习惯和爱好,可以看到江南文化的特色,可以看到这座城市的文艺鉴赏力和包容度。一年终了,回头捋捋,也是一张蛮丰富的成绩单,更重要的是,你不妨看看:这一年,留驻了哪些美好的瞬间,又错失了哪些难得的经典。

   电影票房TOP10

  记者联合浙江省新闻出版和广电局电影处,对2014年的杭州电影票房进行了统计,前10位的电影,口味很平均,好莱坞大片和国产片各占5部,《变心金刚4》独占鳌头。

  叫好又叫座的《星际穿越》,没卖不过《X战警:逆战未来》,看来杭州人更喜欢热闹但不太烧脑的片子;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和《爸爸去哪儿》都是马年春节档上映的,放假了一家人看电影,已成为重要的娱乐消费方式;

  暑期档上映的《分手大师》、《后会无期》,双双挤入TOP 10,邓超和韩寒的明星效应不可轻视;

  但2014年12月的贺岁档无一片入围TOP 10,年底工作忙,让人抽不出时间去影院放松,能坚持到1月份的贺岁档电影,相信票房会更好;

  5部入榜国产片中,张艺谋、吴宇森等大导演无迹可寻,而郑保瑞、宁浩、邓超、韩寒等新导演,因为强大的粉丝团体,正好是当前中国电影主要的观影人群,而获利颇丰。

   流行音乐演唱会TOP10

  2014年是不折不扣的“流行音乐演唱会大年”,共有16场大小演唱会在杭城亮相。第一次开唱的李宗盛和艾薇儿,反响很热烈。而选秀市场的热度仍在,2014快男和张杰的演唱会,几乎没怎么宣传,都是粉丝直接打包买走的。

  对比2013年、2012年的9场和8场,去年的量几乎翻了一番。而且,往年一票难求的演唱会,基本都集中在秋天,而去年,从1月到11月,几乎每个月都有大牌亮相。

  从上座率来看,杭州市场阳盛阴衰的传统依旧坚挺,并列前三位的李宗盛、汪峰和陈奕迅,均是男性歌手,而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艺人的知名度不再和上座率完全成正比,“情怀”二字显得更加重要。比如李宗盛和汪峰,一个主打岁月怀旧,一个主打正能量,上座率都高于优质偶像王力宏;

  资本市场对流行演唱会市场的投资热度,在2014年也有明显回温,越是热点项目,越多团队来包票送客户,这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高雅音乐会TOP10

  大牌扎堆,是2014年杭州高雅音乐演出关键词。

  按重量级换算,去年来杭州的大师数量,达到新高。从上半年的祖宾·梅塔、潘德列斯基,到下半年的郑京和、卡雷拉斯,杭州越来越显示出对国际大咖的吸引力。而前3位艺术家,都是第一次到杭州演出。上座率排名第一的祖宾·梅塔,提前半个月就卖完了门票。

  杭州人的耳朵越来越高级,2015年的国际化趋势将更明显。

  同样杭州琴童和芭蕾舞爱好者的市场也是实打实的,李云迪钢琴音乐会和各种《天鹅湖》,基本上在杭州都是稳扎稳打的,即使有一些包场赠票的因素,但从上座率以及观众现场表现看,杭州人的高雅艺术鉴赏水准的确在逐步上升。

   格瓦拉购票TOP10

  随着电商不断介入,越来越多杭州的年轻人选择终端购票,手机下载一个APP刷票已经成了一种习惯,那么,我们从格瓦拉杭州站电影票房TOP 10中,可能更清晰地看到杭州年轻人的喜好。

  在这份TOP 10中,没了合家欢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和《爸爸去哪儿》,而多了好莱坞大片《银河护卫队》和国产的《一步之遥》,《星际穿越》也冲到了第二位。

  所以,姜文导演不要说年轻人看不懂,他们都挺捧场的。

   舞台剧

  2014年的舞台剧市场,是名副其实的“话剧独大”,大大小小总共有超过35部话剧在杭州剧院、杭州大剧院、武林路小剧场、浙话艺术中心等场馆亮相。这一数据,直接甩开了广州、南京、成都等“演出同级水平城市”。

  名导越来越成为票房保证。像《恋爱的犀牛》尽管已经是第六次来杭州,但因为孟京辉这块金字招牌,最终还是卖爆;《让我牵着你的手》、《海鸥》两剧连演,虽然是新戏,但赖声川出品同样给票房吃了定心丸;快要成为半个杭州人的田沁鑫,《四世同堂》的票房表现同样彪悍。

  很多原创小剧目也找到了自己的空间。浙话艺术中心2014全年持续滚动上演超过15部话剧,成功抓住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细分人群。

  杭州话剧市场的“品牌战”还将继续。除了孟京辉、赖声川等个人品牌,像钱江晚报推出的首个“中国国家话剧院杭州演出季”,则是另一种探索和尝试。《死无葬身之地》《向上走,向下走》《哥本哈根》三部戏的平均上座率达到81%,同样是一个积极信号。

  一些传统项目的成功,同样昭示着杭州人的包容度深不可测。比如苗阜王声“初下江南”相声专场、“黄金一代”越剧专场,都为传统曲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让人思考,如何才能让传统项目经过锤炼和包装后成为被白领文艺青年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