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省对口援建海西工作成果丰硕
2014年,我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把实施援青项目作为重要抓手,把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作为关键举措,积极搭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广渠道的对口支援工作平台,对口援助海西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为海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跨越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一、健全完善援建制度。援青干部围绕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增强基层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强化人才智力保障、加强合作交流等方面,先后深入机关、单位、农牧区、企业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和掌握州情,完善援建工作思路,科学制定《海西州2014年浙江援建项目计划》,并着手研究编制《浙江省对口支援青海省海西州综合规划(2016-2020年)》,重点谋划和储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扶贫开发等事关民生方面的项目。针对援青资金逐年加大的实际,制定出台了《浙江省对口支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资金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对口支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为援建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大力实施项目援助。对口支援地区和单位围绕安居富民、农牧区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生态环境和基层组织及阵地建设等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项目建设,一批民生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对改善城乡面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去年,共安排援青项目45个,投入援青资金1.633亿元,实施了农牧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等一批民生项目,为促进藏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注重开展智力援助。我省紧紧围绕海西人才方面的实际需要,不断加大智力援助力度,拓宽干部人才培训渠道,为海西的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积极搭建专业人才培养和干部交流平台,先后在浙江大学和浙江省、市委党校等13所院校设立了集中培训办班基地,在24家中级学校、三级医院、人力资源市场、文化广电机构和政府机关等单位设立了干部人才进修挂职基地。一年来,共安排智力援助资金800万元,举办各类培训64期,培训各类人员达5215人次。浙江省教育厅和卫生厅选派首批13名优秀教师和14名优秀医生赴海西开展支教支医工作,为全省教育卫生援青工作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目前,海西与浙江的重点医院、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旅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教育部门签订50个对口支援合作协议,全州8个地区与浙江的8个地级市建立了结对合作关系,9家州、县级医院与浙江省9家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
四、加强高层互访沟通。我省积极加强与海西州的沟通、衔接,全面开展了高规格、多层次、全方位的互访对接活动。浙江省委副书记王辉忠率团参加海西60周年庆祝活动、考察指导援青工作,杭州市、宁波市、金华市、丽水市及浙江省直有关部门组团赴海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并捐赠2197万元用于海西各类民生事业建设。海西党政主要领导率团2次来我省拜访,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对接对口援青工作,全州8个市、县、行委分别组团拜访了结对帮扶的浙江8个地级市,有力提高了区域合作交流水平。
五、全面深化交流合作。我省把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经贸合作作为支持海西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支持海西州在浙江举办产业对接、项目推介、经贸洽谈等活动,组织150余家浙江企业和170余名企业家参加“百名浙商海西行”暨柴达木浙江工业园项目推介会,期间签约额达1.83亿元。在“青洽会”期间,浙江省有关部门积极协调电子商务产业、循环经济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进制造业以及医药产业等6大类24家企业参加了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与阿里巴巴集团洽谈,建设特色中国“柴达木馆”,提升海西的枸杞、牛羊肉等特色农牧产品的包装、品牌和销售,打开海西州特色优质农牧产品的电商销路,着力提高海西州农牧民收入。我省与海西州联合举办以“醉美昆仑·梦回钱塘”为主题的赴浙江文化走亲、旅游推介活动,全国近百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促进了各界对海西的深入了解,扩大了海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援青干部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深入基层访贫问苦,主动参与结对帮扶,慰问困难老党员、农牧区贫困户,宣传中央对口援青政策,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入千家万户。去年,我省援青干部为海西8个地区捐赠了价值604万元的教学器材、办公桌椅、生活用品、轮椅和交通工具等物资,为困难老党员、农牧区贫困户送去慰问金1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