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工业经济发展报告
201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全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工业强省”,取得积极成效,全省工业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增长。
一、2014年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增速逐季上行。2014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12543亿元,比上年增长6.9%,增幅高于一季度的6.2%、上半年的6.4%和前三季度的6.6%,呈现逐季上行态势。从月度情况看,2-8月增幅在5.8%-6.8%之间,变动幅度较小;从9月起增速有所加快,9-12月增幅分别为7.4%、8.0%、7.1%和8.2%。规模以上工业38个主要工业行业大类中,33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1个制造业行业中,仅酒、 饮料 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下降4.3%,其余行业增加值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在增加值总量居前的行业中, 医药 、 汽车 、 化纤 增加值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9.0%、18.5%和11.9%,增幅比上半年分别回升0.8、4.4和2.3个百分点。
(二)工业 投资结构趋于优化。 2014年,全省完成工业投资增长16.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工业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2.2%和11.2%,增速比2012年分别回落4.7和6.1个百分点,比2013年分别回落3.7和4.6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提高4.4和6.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 产业投资 分别增长11.1%、16.4%,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6.2%。产业集聚区成为吸引投资的有效平台,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完成产业投资2864亿元。
(三)结构调整稳步推进。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 技术 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328、3075和428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9%、8.6%和8.5%,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分别高2.0、1.7和1.6个百分点,占比分别为34.5%、24.5%和34.1%,比上年分别提高0.5、0.4和0.5个百分点。工业能耗保持下降态势,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为4496亿元,比上年增长4.6%,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低2.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5.9%,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进一步降低。
(四)创新活力不断增强。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7.6%。新产品产值19415亿元,增长21.6%,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高15.2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29.2%,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在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 和高新园区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我省工业经济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三个问题依然值得高度关注:
(一)市场需求不足仍然是制约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外需看,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使出口商品竞争力受到一定削弱,此外欧日经济依然低迷,新兴经济体总体仍处于增长调整期,短期内世界经济复苏态势未稳, 外贸 出口形势仍充满变数。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幅(5.2%)虽比上年有所提高,但与 金融 危机以前稳定的10%以上、甚至20%以上的两位数出口交货值增速相比,仍处于低位增长区间。
从内需看,消化商品房库存已成为 房地产 市场调整的主基调,导致与房地产相关的产品生产增速回落。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中, 水泥 、平板 玻璃 、 钢材 、产量比上年增速分别为-0.5%、5.2%、6.7%,增速比上年分别回落7.9、3.2、6.4个百分点。汽车等相关产品的生产降幅进一步扩大。内需对生产的贡献力减弱,消费增长缺乏新热点。2014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国内销售产值52307亿元,比上年增长6.1%,增速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拉动销售产值增长4.9个百分点,比上年低1.8个百分点。
(二)产能过剩严重矛盾仍没有根本改观
2014年四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为75.0%,比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别下降1.2和0.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全省工业用电量增长2.0%,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应交增值税增长4.6%,增速比上年回落4.6个百分点;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2%,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8%,购进价格降幅大于出厂价格降幅0.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已连续36个月下降,表明工业品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工业产成品库存比上年增长8.7%,高于主营业务收入4.4个百分点,在主营业务收入下降3.0个百分点的同时,产成品存货却上升2.3个百分点,表明下一步去库存压力较大,工业生产增速难以出现较有力度的回升;据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专项调查,13.3%的企业将减少用工计划,提高1.6个百分点。
(三)企业生产经营依然比较困难
受融资成本、劳动力成本、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2014年,金融机构投向制造业的贷款余额为20144亿元,比上年下降1.7%,全年新增贷款为-348.5亿元,同比少增1205.4亿元;规模以上亏损企业4926家,亏损面为12.8%,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18.2%,亏损额增长较快的行业有 船舶 (82.6%)、化学原料(71.7%)、 皮革 (47.0%)、有色金属(46.6%)、黑色金属(43.1%)。
三、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
面对复杂的宏观环境,全省上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工作基调,立足我省发展优势和产业特色,积极实施有效举措,推进工业经济发展。
(一)积极引导扩大工业有效投资
一是推进950个左右省“411”重大项目,推进重大单体项目801个,推动189个项目新开工,加快建设海昌生物等612个续建项目,力争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等110个项目竣工投产。二是推进产业类重点建设项目投资1060亿元,增长18%。三是对列入国家七大重大工程包的26个单体项目,实行审批核准“绿色通道”。四是深化与央企合作,继续做好向中石化、中海油争取东海油气登陆我省台州的对接工作。五是加大重大产业项目主动谋划生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全委、全系统参与的重大产业项目谋划推进机制。促进世界知名跨国公司、财团和我省龙头大企业对接洽谈,争取引进一批重大项目。
(二)推进重点领域产业转型升级
以省2014年重大工业项目计划实施为主载体,突出扶持重点产业,加强对产业结构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继续做好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争取工作,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贯彻国家《关于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优化调整我省石化、汽车、钢铁等重大产业布局。衔接国家相关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省“十三五”重大规划,编制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信息经济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实施方案,抓好组织实施。二是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打造长江经济产业带的契机,积极对接,推进高水平先进制造项目布局落户我省,带动我省产业升级发展。三是推进重点产业提升发展。以整车项目为龙头整合提升我省汽车产业,继续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抓好长安福特杭州基地、上海大众宁波基地等整车项目建设,推进吉奥汽车路桥基地搬迁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舟山国际绿色石化基地建设前期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海洋工程装备、高附加值船舶为导向,整合提升船舶产业。重点推进金海重工海洋工程装备、舟山长宏国际海洋工程制造与改装等海洋工程、高附加值船舶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发展船用动力、推进装置、船用电池等船用设备。推进杭钢转型升级方案实施。四是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支持一批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项目,整合主机、零部件、关键材料、信息技术等产业各环节,壮大一批成套化、系统化、集成化的龙头骨干企业,重点支持20家在国内外有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的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基地。五是推进过剩产能化解工作。根据上报国家备案的建成违规项目清理结果,对通过国家备案的项目实施提升,对没有通过国家备案的项目由地方政府进行处置。
(三)扎实推进“四换三名”工程
一是注重“腾换”并举。省财政安排1亿元资金,支持推动“腾笼换鸟”。在25个县(市、区)开展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在50多个县(市、区)推广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排序制度,配套实施要素资源差别化配置政策。全年淘汰3270家落后产能企业,淘汰和整治100多个“低小散”块状区块1.8万家企业(作坊)。二是实施“机器换人”项目近6000项,完成“机器换人”技术改造投资4915亿元,同比增长15.8%。全省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总量约占全国的15%,居各省市区第1位。三是全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0.52万亩,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8.63万亩。四是以专业市场和生产企业为重点,推动6000多家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在杭州、宁波等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在22个县(市、区)开展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创建。五是遴选确定第一批38家省级试点企业,着力培育总部型企业、品牌型企业、协同制造型龙头企业、绿色与安全制造型企业、高新技术型上市企业等“五型企业”。同步推进200家市级、300家县级“三名”培育试点工作。3家单位入选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国家试点,42家企业参与工业企业品牌培育国家试点;在100家企业、7个县开展“浙江制造”品牌推进、认证试点工作。
(四)贯彻实施国家“6+N”战略举措
一是在六个国家战略举措的争取和深化实施上下功夫,联动推进海洋经济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二是在李克强总理视察浙江时送的“六大红包”转化为“六大红利”上下功夫,加快推进民营绿色石化基地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是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上下功夫,谋划好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的路径,围绕本地发展定位,精心策划好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争取列入到国家相关规划体系和工程包。
(五)推进产业集聚平台建设
一是抓好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落实省级产业集聚区提升发展方案,围绕核心区抓好空间聚合,每个产业集聚区突出培育1个主导产业、2个特色产业,核心区增加值、利税总额增速不低于所在市的1.5倍。二是积极推进各类开发区整合优化提升。加快推动宁波中意产业园、温州韩国产业园、衢州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建设。推进长三角产业合作专题组工作,继续探索长三角地区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有效模式,推进嘉善临沪产业合作园建设。四是积极推进开发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开发区(园区)信息化建设、科技创新与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服务集聚水平。坚持政策激励导向性、针对性和绩效性,推进主导产业突出、创新体系完善的湖州现代物流装备、诸暨现代环保装备产业综合试点工作的实施。
2015年,浙江省工业经济与全国一样,同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工业品市场需求紧缩、工业用地及能源消耗等制约性因素逐步凸显、多年增长导致基数升高、政府主动宏观调控等综合因素作用下,浙江省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逐步减弱,已经进入个位数增长的中速发展阶段。预计浙江省工业经济仍将继续面对复杂国内外形势和困难挑战,但基本面总体依然平稳向好。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随着改革创新动力不断激发,以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加快动力转换,企业内生增长动力将不断增强,浙江省工业经济有望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