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粮食生产平稳增长 制约因素不容忽视 ——2015年上半年粮食统计监测简析
为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市粮食生产情况,满足党委政府制定粮食安全政策的需求,根据《浙江省粮食生产统计监测调查方案》,我市在样本区域开展了上半年粮食统计监测调查工作。现将基本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一、 粮食生产总体情况
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双双增长。从全市推算数据看:春粮种植面积2.75万亩,同比增长1.5%;春粮产量6629吨,同比增长5.4%;夏粮种植面积(不含单季晚稻)3.19万亩,同比增长7.4%。上半年粮食种植面积合计5.94万亩,同比增长4.6%,增幅在三区四县市中排名第三,高于全市平均增幅5.4个百分点,高于第四名桐庐5.4个百分点,但低于第二名建德9个百分点。
二、耕地使用情况
1 、建设用地增加,样本区耕地逐年减少 。2015年上半年样本区调查地块面积为6940亩,比去年同期减少44亩,同比下降0.6%。比2009年初调查面积减少了398亩,下降5.4%。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样本区用于居民建房、道路扩建、厂房建设的耕地增加。
2009年—2015年样本区调查地块面积变化表
面积:亩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调查地块总面积 | 7338 | 7162 | 7111 | 7016 | 6992 | 6984 | 6940 |
年内建设征用面积 | 176 | 51 | 95 | 24 | 8 | 44 | 23 |
2、 轮歇地减少,土地利用率提高。 春夏两季轮歇地面积分别为1831亩、824亩,占耕地总面积比例分别为26.4%、11.9%,合计比去年同期减少97亩,同比下降3.5%。轮歇地面积下降,土地利用率有所上升。
三、粮食作物种植情况
1 、主粮面积下降,杂粮面积上升 。上半年样本区粮食作物(除单季晚稻外)播种面积2001亩,比去年同期增加87亩,同比增加4.6%。主粮作物种植面积有所下降。样本区小麦种植面积545.5亩,同比下降6.8%;单季稻的种植情况,根据现有数据和了解到的农户种植意向来看,预计今年种植面积基本稳定。旱杂粮作物种植面积继续增加,上半年旱杂粮总种植种面积1456亩,同比增加9.6%。番薯、大豆、马铃薯种植面积均有15%以上的增长幅度,玉米种植面积628亩,同比略有下降。
2 、气候整体适宜,单产稳中有增。 今年粮油作物中的小麦、油菜籽亩产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蚕豌豆、番薯、马铃薯等旱杂粮亩产基本与去年持平。这主要是今年1-4月温度偏高,日照也多,且受“倒春寒”影响较少;4月之后多雨、少日照,但整体来说比较适合农作物生长。
四、粮食生产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我市今年上半年粮食生产在耕地面积减少和高效经济作物扩张的双重压力下实现了平稳增长,但制约粮食生产安全的因素也日益凸显。要完成全年16万亩粮食种植面积,6.4万吨粮食产量的目标,就今年而言我市粮食实际要比去年增长25.5%才能完成任务,难度比较大。
1 、粮食功能区纳入监测较少,复种指数相对偏低 。 截止2015年底,我市计划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5.87万亩,根据测算,粮食生产功能区平均粮食复种指数要达到1.2以上,实现粮食播种面积7.04万亩,理论上看可完成杭州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但是2014年我市粮食功能区纳入监测的仅有0.67万亩,复种指数仅有0.79,复种指数在三区四县市中最低,只贡献了0.53万亩的粮食种植面积。今年我市纳入监测的功能区面积0.89万亩,上半年也只贡献了0.29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和1.2的复种指数目标差距较大。
2 、种粮效益相对低下,粮经矛盾不断加大。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很多农民将原本可能种粮的耕地改种雷竹、茶叶、山核桃、水果等高效经济作物,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但是减少了粮食种植面积,春夏两季样本区改作地面积分别为2705亩、2712亩,占调查地块总面积的39%、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29亩、11亩,分别上升1.1%、0.4%。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之间成为新的矛盾点。小规模种植粮食,收益低于经济作物。加上社会平均人力成本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种粮越来越成为一件不太划算的事情。预计今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会进一步增加,粮食种植面积被进一步挤压。
3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影响粮食安全。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非农用地的增加,现有耕地面积减少,而建设征迁掉的土地一般是平整肥沃且离生活区较近适宜种粮的耕地,而新开发的耕地往往比较偏远,道路交通不便,离水源较远,难以种植水稻等管理要求较高的粮食作物。
五、两点的建议
1、 加强粮食功能区建设。 一是加强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加强对粮食功能区的建设和保护力度,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好田间水系、道路、电力等设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提升农田质量。通过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改善标准农田地力状况。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良种推广提高单产水平。加强对已建功能区的管护,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功能区内的粮食复种指数达到1.2以上,让功能区成为全市粮食生产安全的有力保障。二是进一步加强粮食功能区的监测工作。对于那些未纳入监测的功能区,建议农业部门要积极上报,参考现有功能区的调查方法,由各镇街开展调查,并网上直报数据,更加准确的反映我市粮食生产情况。
2、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种粮效益 。鼓励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化经营主体。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加快土地流转。为种粮大户融资提供渠道和帮助,除了农村信用社外,拓宽银行贷款渠道,让资金不再成为粮食大户的发展瓶颈,在政策上给种粮大户一定的倾斜,提高农户种植效益和种粮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