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杭州市经济形势情况

23.07.2015  19:50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全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改革创新重大机遇,努力培育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机制、新动力,全力推动国家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见效。全市经济运行 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实现生产总值4498.75亿元,增长10.3%,增速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回升1.6和2.6个百分点,为2012年以来的首次两位数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全省3.3和2.0个百分点。

      一、    服务经济贡献突出

      上半年三大产业企稳回升,服务业支撑作用凸显。一产、二产和三产分别实现增加值132.38、1765.70和2600.67亿元,增长1.4%、 4.8%和 15.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1、0.5和2.2个百分点,其中三产占全市生产总值57.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

      二、    “五新”经济引领增长

      以信息经济、互联网+为代表的 “五新”(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经济高速发展。

      “一号工程”新经济增势强劲。 全市信息经济增加值超1000亿元,达到1020.93亿元,增长24.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2.7%,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信息经济成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其中互联网金融、数字内容、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增幅分别达67.3%、37.8%、36.2%和34.1%。

      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加快。 高新产业增长快于传统产业,全市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9.1%,快于规上服务业15.0个百分点;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6%,快于规上工业4.0个百分点。新产品加快开发,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11.2%,高于总产值增速10.2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由上年同期的28.8%提高到31.7%。网络零售大幅增长,网络零售额达1122.37亿元,增长52.2%,传统实体零售企业加快拓展网络零售业务,正在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

      新模式活力迸发。 众创空间初具规模,我市现有基金小镇、梦想小镇、云栖小镇、财富小镇、机器人小镇等一批众创空间40多家,在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的75家众创空间中,我市就有14家,占全国近1/5。市场主体较快增长,全市新设企业2.88万户,其中私营企业2.78万户,分别增长20.1%和19.4%。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3695件,增长42.2%,位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

      三、    经济运行多点支撑

      重点工业行业带动作用增强。 全市规上工业中的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9.9%,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8.1%,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8%,分别快于一季度6.1、20.5和8.1个百分点。在重点行业的支撑下,我市规上工业筑底回升,上半年增加值增长4.6%,比一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稳步提高。 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利税2523.74亿元,增长21%,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704.75亿元,增长7.8%,比一季度分别回升4.7和0.5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较快回升。 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增长52.8%和68.7%,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33.2和39.7个百分点;库存压力有所缓解,6月末市区商品住房库存量9.60万套,去化周期从上年末的15.2个月回落到12.5个月。

      重大项目推进加快 。杭黄铁路、机场高速、千岛湖配水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9%,比一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投资增长73.9%,比一季度提高26.8个百分点。

      消费升级趋势凸显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6.91亿元,增长7.0%,比一季度回升7.2个百分, 一是 文化休闲消费持续升温。限额以上文化等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0.3%,化妆品类增长12.8%;旅游总收入增长16.8%; 二是 住行类消费增长较快。建材类零售额增长43.3%;家具类增长58.1%;汽车类下降3.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7.2个百分点。 三是 家电类更新升级。家电及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9.5%

      外贸出口低位趋稳。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14.73亿美元,下降2.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34.41亿美元,增长3.4%,比1-5月回升3.8个百分点,其中6月出口总额48.39亿美元,创单月历史新高。

      利用外资结构优化 。全市共引进外资项目151个,实际利用外资35.75亿美元,下降9.1%,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9.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实际到资增长68.8%,同比提高13.1个百分点;信息软件业、批发零售与餐饮业、租赁及商务服务业到资大幅增长48.1%、158.5%和118.0%。

      财政预算收入“一高一领先”。 全市财政总收入1235.59亿元,增长8.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2.20亿元,增长8.5%,收入规模保持全省第一,增速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

      金融 市场仍趋活跃。 金融业增加值达到463.38亿元,增长23.7%,比一季度提高4.7个百分点。证券交易火爆,1-5月交易额增长504.9%。新增贷款规模扩大。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4.4%和 10.5%,其中上半年新增贷款1296.45亿元,同比多增322.11亿元。

      PMI 、用电量、货运量等先行指标走稳。 全市上半年各月制造业PMI指数均高于50%的荣枯线,6月PMI指数51.4%,环比提高0.3个百分点。全市工业企业用电量下降2.0%,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6个百分点。公路货运量增长1.8%,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4-6月公路货运量分别增长0.2%、3.0%和3.6%,呈逐月回升态势。

        四、社会民生有效改善

      城镇就业和保障稳定。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1.81%,比上年同期回落0.25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31万人。至6月底,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51.03、480.24和336.23万人,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2%、5.1%和4.9%。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11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4元,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7.1%和8.2%。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上年同期1.99缩小到1.97。

      财政民生支出加大。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长6.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6.2%,而用于教育、科技等十项民生支出增长6.8%。民生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达76.6%,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提前完成。 6月底,省下达给我市的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已实现开工35306套,竣工57530套,完成率分别为121%和120%,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居民消费价格小幅微涨。 市区CPI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一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其中6月同比上涨1.6%,已连续10个月处于“1”时代。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七涨一跌”。

 

      下半年,随着政策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发展总体趋稳向好。下阶段,更加注重有效投资,更加注重扶持重点产业和企业,更加注重开拓市场,帮助企业克服经营困难,积极扩大居民消费,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