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启动蓝色碳汇计划

26.08.2016  20:41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表报告,称2016年上半年,全球表面温度、北极海冰融化速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都达到新的高点,今年可能成为自188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同时,海洋科学家们也发出警告:全球每年大约有2000亿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其中超过二分之一被海洋吸收,海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酸化和流失氧气。在这一过程中,过度捕捞和污染也在侵害海洋生态系统,生物正处于难以忍受的进化压力之中。

  科学家们建议,近海区域应采取紧急干预措施。近日,在浙江南部沿海的平阳县,一个“蓝色碳汇”研究和利用项目正式启动,旨在恢复和保护海岸带植被,增加海洋生态系统吸收、固定二氧化碳能力,改善南麂列岛海域环境。这一项目,由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生物研究所终身研究员唐剑武带头。

   海洋更具碳净化能力

  二氧化碳过度排放、温室效应加剧,正在危及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而自然界本身有自然的过程可以捕捉、吸收二氧化碳,将其固定下来,并封存在土壤、海底等与大气隔绝的地方。

  “这个过程发生在森林,就是大家熟悉的‘绿色碳汇’。如果发生在海洋和海岸带,就是‘蓝色碳汇’。”唐剑武告诉记者,事实上,海洋的碳捕捉能力相比森林更加巨大。

  按单位面积固碳量计算,红树林、盐沼和海草这3种目前公认的蓝碳植物,每年每平方米大约能固定100克碳,而森林只能固定8克。“除了吸收、固定二氧化碳,陆地植物和土壤还会通过呼吸和氧化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是蓝碳植物生长于海岸潮汐带,长期处于高盐度、高湿度的厌氧环境中,呼吸、氧化作用变弱,二氧化碳的净吸收能力相对变强。”唐剑武介绍。

  据科学家测算,尽管蓝碳植物只覆盖不到1%的海床,仅占土地生物量的0.05%,但每年能捕捉大约8700万吨至16500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全球化石能源碳排放总和的四分之一。

  在海洋中,可能还存在一种生物泵机制,通过生物体的繁衍生息过程把二氧化碳固定下来,形成颗粒最终沉到海底长期保存下来。“我们发现,贝类、海藻类也有固碳能力,但它们也在释放二氧化碳,其净吸收能力还不清楚。”唐剑武表示,“不同环境下,贝藻类固碳能力是否会产生变化,在什么环境、什么规模下,贝藻类养殖能够达到碳汇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监测,这也是平阳蓝碳项目需要研究的。”

   滩涂恢复生物多样性

  然而,平阳的蓝碳美景,一度因为海洋生态恶化蒙上阴影。

  海洋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正在持续变暖、酸化,过去100年,上层海洋平均温度上升0.6℃。世界气象组织称,这将对生物、食物链和生态系统造成多种有害影响,目前已出现的一个典型恶果,就是珊瑚礁的大规模白化。

  “这是全球正在遭遇的困境。此外,气候变暖还会造成海洋风暴、台风、海啸等极端气候现象增多,其直接后果就是侵蚀沙滩、滩涂。”唐剑武认为,“气候变化对海岸线的侵蚀速度,完全比不上人类围海造田、围海养殖、人工砍伐对蓝碳植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大,温州一些地方红树林、盐沼面积锐减甚至已经消失。”

  这几年,大面积人工围垦事件仍有所闻。“这肯定会对海岸滩涂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影响。”对于过度的人类活动,唐剑武十分忧心,在他看来,美国东海岸的马萨诸塞州恢复生态的举措值得借鉴。

  上世纪,马萨诸塞州进行大规模围垦,建造堤坝,导致滩涂盐沼几乎覆灭,形成大量“光滩”。“光滩指的是寸草不生的海滩。没有植物的海滩是很可怕的,不仅不能吸收二氧化碳,之前成千上万年固定、积累在土壤里的碳,还会重新释放到大气中。”唐剑武表示,每年每平方米“光滩”大约释放7500克碳,“这相当于每平方米蓝碳植物75年捕获的碳,种植的速度根本比不上破坏的速度。”

  从10年前开始,马萨诸塞州拆除大量水坝,曾经被阻断的河水重新流向大海,入海口恢复潮汐功能,盐沼得以重新生长。“鱼、贝、蟹,以及鸟类的数量增长很快,生物多样性也在慢慢恢复。”唐剑武说。

   鳌江口试种红树植物

  早在1990年,南麂列岛就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这里处于台湾暖流和江浙沿岸流的交汇处,目前已发现各类海洋生物1876种,是东海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代表。

  但数据显示,随着近年来气候变暖、海岛开发、人工捕捞、以及海洋污染加剧,南麂列岛海域马尾藻、铜藻等大量消失,从优势种类退化成稀有种类。保护南麂列岛生态,恢复海洋生物多样性,势在必行。

  2015年开始,在唐剑武带领下,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平阳鳌江口试种几百株红树植物——秋茄。“增加海岸带绿化,是第一步。”唐剑武告诉记者,“红树林原来只能生长在浙江以南的省份,气候变暖导致了很多问题,但也为红树林北移创造了条件。”

  如今,秋茄已顺利成活。一座二氧化碳通量塔也在平阳海边建起,水质、土壤、空气等检测仪器将24小时运转,监测滩涂上温室气体浓度、二氧化碳吸收量和流通量等。“之前都是感性的材料,没有对南麂海域蓝碳植物固碳能力进行过量化评估。”唐剑武说,未来,他们将扩大鳌江口红树林的种植规模,并向南麂列岛移植,同时恢复盐沼植物,整个平阳海岸线滩涂绿化将达到1000亩左右,预计每年能固定70余吨碳,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当然,蓝色碳汇的出路不仅在于碳捕捉和固定,还在于碳利用。”唐剑武表示,滩涂绿化将会为鱼、贝、虾蟹、藻类提供生活、栖息的场所,“生物多样性肯定会增加,预计还会带来每年20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蓝碳不仅是一个气候计划,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