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世界里的我们
这一周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平凡的世界》在卫视结束了一轮播放,此前的收视不佳等槽点也因为累积下的良心口碑,被挽回了些许分数。这部今年开年后最有正剧模样的电视剧,好在保留了原著中的朴素灵魂,即使因为放大爱情戏、主要演员颜值太高等病症,被人称作“农村偶像剧”。但在满屏幕的宫斗、穿越戏相比较下,也是可以沉下心来欣赏的良心之作了。
面对对文学奖名著的现代改编,《平凡的世界》主创团队在制作过程中可谓慎之又慎。自买下版权至定档上映,《平凡的世界》历时七年才完成打磨,在这个过程中,片方为了还原那个年代真实的情况,修了铁路、建了大坝,甚至还原了被淹没城市的一角。王雷、袁弘、佟丽娅等主演们虽然颜值能闪瞎眼,但还是兢兢业业说上了一口别扭的陕北话。对于这样一部农村题材的年代剧,总共花费1.2亿元的制作费用堪称不菲。
1989年,《平凡的世界》曾第一次被改编成电视剧,因为年代久远记者对上一部完全没有概念。但对于作家路遥的这部作品,即使是曾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未必能有作品的影响力与之抗衡。在很多人心中,《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就是最能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的两盏明灯。无论是负重前行的跋涉者孙少安,还是平凡世界的精神斗士孙少平,他们的精神追求曾经激励了大批60、70年代的年轻人。
在苛刻的豆瓣网友笔下,《平凡的世界》被打到了7.7分,在国产剧里也属于中上游的作品。虽然原著的支持者认为电视剧对小说的改编还是侮辱了他们心中的神圣,但在改编的范畴内,这样的评价都实属正常声音。关于消失了的小说人物金波,是被小说迷们探讨的最多的部分,同样在演员选择上也有人呼唤“夏雨和袁泉代替袁弘和李小萌”,而可想而知电视剧的改编和创作里面夹杂着诸多因素——正如那句俗套话“100个人心中有100个哈姆雷特”。
“少安哥,我想和你一辈子好”,这是这苍黄土地的女儿能说出的话,大胆而鲜活,透着生气。这是现实的许诺,质朴到土地里的爱情,同样是美丽的。“你什么样我都喜欢”,这是少安的回答,没有花哨的言辞,比起广告时段转到另外一个频道,正上演的《大上海复仇记》,这的确就是我们的平凡的世界。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杨墨竹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