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幅俄罗斯油画精品亮相杭州
展出作品《读书》
《双人》
《度假》
56幅来自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的珍贵油画,每一件都单独占据着一个大木箱,并用专用塑料纸小心包裹好。在从俄罗斯运往中国的一路上,有6位俄方专业修复师全程负责它们的安全。开箱之前,这批油画先在恒温恒湿的展厅里,适应足足24小时,才可以露出真容。
今起两个月内,由这些作品组成的“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藏品巡展(杭州站)”,将在重新整修后的杭州全山石艺术中心正式对公众开放,入场需门票20元。展品的选择很讲究,时间段集中在1894年到1980年的俄罗斯社会大变革时期。
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在世界艺术领域,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它和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齐名。里面珍藏了公元10至20世纪的俄罗斯艺术家珍品,总数达8万余件。
为了促成这次展览,85岁的中国油画家全山石已经在心里酝酿多年。借展的难度,并不如想象中容易。2013年,他就列出一张展品清单,远赴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商洽,希望它们能够到中国。因为早年留学俄罗斯,全山石对这批借展作品的分量很看重,“必须是代表性艺术家的代表作,必须要能够对中国当下油画发展有参照意义”。
有许多是书本里熟知原作却没到过中国的名作,比如莫伊谢延科的《通讯兵》、梅尔尼克夫的《西班牙三联画——马德里的一场斗牛》、康恰洛夫斯基的《小提琴手》、维克托·波普科夫《父亲的军大衣》等。其中的《通讯兵》,表现的是两名战士在夜色朦胧中骑着战马飞驰而过,是战争年代鲜活的回忆。“这是他们最舍不得的作品之一,也一定是参观者最想要看到的。”全山石说,像这样直接从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展墙上撤下来借展的重要作品,这次展览中有不少,因为运输难度大,很多画框都是到中国后他自己专门配的。
在全山石看来,现在年轻一代对俄罗斯油画了解不深,对俄罗斯怀有情结的父辈们又没有太多机会看到俄罗斯现实主义油画真实丰富的面貌,这也是他想要做这个展览的初衷——让更多人了解真正的俄罗斯油画。这个群体,除了普通观众,还包括了艺术家,“俄罗斯的油画艺术对中国油画来说是一面镜子,可以借此反思我们当下的审美与创作。”
在全山石艺术中心还能看到《鲁本斯像》
除此之外,全山石艺术中心的其他两个常设展“艺术中心典藏西方大师油画作品展”及“全山石各时期代表作品展”也进行了一次展品调整更新。新增的作品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画家杜索的《戴帽的男子肖像》、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三大画家之一丁托莱托的《贵夫人肖像》、17世纪法兰德斯著名画家凡·戴克的《鲁本斯像》等。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余夕雯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