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三化”活用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12.10.2015  09:24

  近年来,常山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文化常山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文化常山建设的若干政策》等系列政策,推动文化企业走向“品牌化、市场化、地域化”,促进文旅融合、文农融合,不断提亮文化投资点,延长文化投资吸引半径。目前,该县共有文化相关企业(团体)160家。去年全县民营企业家投资文化领域总额近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文化产业项目1个,千万元以上文化产业项目两个。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送戏下乡90余场,送电影下乡2000余场,接待观众30余万人次,购买服务300余场,兑现文化补助250余万元。

   一是创新模式推动文化服务 品牌化 借力“特色小镇”创建,打造“观赏石之乡”城市文化名片。积极融入文化示范项目,深入推进石博园观赏石研究院、观赏石图书馆、观赏石博物馆等基地建设;结合中国驰名商标“常山胡柚”,打造“胡柚娃”亮相上海数字电视和第11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成为常山文化产品的一张“金名片”。目前,由常山龙腾石博园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创建的观赏石文化创意产业—中国观赏石博览园,总投资近11亿元,被列为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和省市级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已带动“石文化产业”投资8亿元。

   二是按需购送推动文化服务 市场化 在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文化惠民建设、社会力量兴办公共文化等8大方面推出优惠举措,并依托“流动文化加油站”,创立“服务流动”和“群众流动”双向购买模式。一方面直接向民营文化企业等购买节目,再通过送戏下乡等方式输出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和专业剧团等单位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由剧团定时定场为群众提供免费的专业演出。今年以来,累计出资60余万元,购买各类戏曲下乡、进校园、进社区等200余场;出资200余万元购买专业剧团等文化服务100余场,观众达5万余人次。

   三是深掘底蕴推动文化服务 地域化 立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常山喝彩歌谣”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征集各类相关彩词100余篇。依托“戏剧传承非遗”的研究、创编和宣传推广工作,编排以历史人物樊莹为原形的廉政越剧《清简樊莹》以及以三衢石林为背景的民间爱情故事《琼奴与笤郎》等“戏剧传承非遗”大戏。各乡镇街道持续八年开展“一乡一节、一村一品”活动,形成了辉埠镇“东乡油菜花文化节”、球川镇“古镇边贸文化节”等14个特色节庆活动,文化活动地域特色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