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学生竞争力明显提升

03.06.2016  15:45

近年来,温岭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在政策制度、资金项目、专业课程、创业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截至目前,该市中职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12项一等奖,在省级“创业创新大赛”、小发明比赛中,实现“七连冠”。全市中职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其主要做法有:

一、顶层设计,打造育人新模式

一是精准对接,打造特色专业。该市鼓励中职学校发展出各自的特色专业,既突出办学特色,又协调发展,并将原有69个专业调整为29个,进行中职学校精品特色专业星级认定评估,确定8个专业为精品特色星级专业进行重点打造。2015年,在省教育厅公布的“中职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省级加分项目立项单位名单中,该市有7个项目评为省级加分项目,列台州第一。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省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8个、台州市级骨干专业5个、台州市级示范特色专业12个。

二是招生课改,开展个性化培养。2015年7月,该市出台《温岭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在全市中职学校全面推进“选择性”课程改革,在课程、专业、学制的选择上,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同时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资源,加强实践教学,探索建立与选课选专业相适应的学时制、学分制。各中职学校深入探索建设“模块化课程”的选择机制,努力打造多样化的选择性课程体系。截至目前,实现2015年新生入学人数比2013年提升1个百分点。近三年,在中职学生文明风采大赛中,国家级获奖作品数达94件,其中一等奖14件;省级获奖作品达333件,其中一等奖58件。

二、以赛促学,激发创业创新精神

一是国赛引领,提升学生技能。该市进一步完善市级有技能大赛、校级有技能节、班级有技能竞赛的制度,充分利用各种实训基地和教学工厂加大培训力度,通过产教融合,鼓励学校参加全国性比赛,强化集训效率,提高技能竞赛水平。截至目前,获得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44项,二、三等奖106项。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共获得金牌12枚,其中,该市职业中专获得国赛金牌9枚,居台州中职学校首位。

二是创新创业,激发职业热情。该市在各中职学校搭建创新教育平台和实践载体,开设职业生涯及创新创业课程,鼓励创办“校内模拟企业”。如市职技校的“桔子创业园”、“糕手非凡”烘焙坊、市职业中专的“金曙光汽车维修中心”等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截至目前,在省中职师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该市共获得17个一等奖,21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

三、搭建多载体平台,打造升学就业阳光通道

一是单考单招,满足升学需求。该市不断拓宽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和通道,搭建学生多样成长成才的发展平台。积极与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合作,确定“3+2”、“2+3”、五年一贯制等合作办学模式。2015年,该市共995名中职学生参加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单考单招考试,906人上线,上线率达91.1%,其中上本科线有76人,占台州市的61%,居台州市之首。

二是校企合作,练就过硬本领。紧扣该市主导工业产业,开展“专业与产业”,“人才与企业”双对接,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无缝合作。截至目前,建成校外实训基地232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9个,涵盖全部29个专业;累计超过8500人接受技能培训,考取中级职业技能证书比例达80%以上,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取得高级工、技师资格证书的达7685人。同时,获得重油分离器、万向电钻等国家发明专利10项、著作权2项,实现校企合作项目技术转让3项,校企合作技术服务项目54项。其中专利《互通式换气鞋及童鞋的研发》通过技术推广,已经投产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