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局打造编程技术新高地为统计发展提速增效

27.01.2016  17:00

  为提高统计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推进统计工作高效快速运行,近年来,温州市统计局致力于编程技术开发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编写行业编码、职业编码、监测评价等统计数据处理程序,为统计事业改革发展提速增效。 

   一、首创《统计行业编码智能化软件》,大大提高编码速度和效率。 该局积极推进统计方法制度创新,充分利用统计大数据,使用关键字匹配技术、中文分词技术、计算模型的建立等关键技术,实现计算机自动行业分类编码,最大程度排除人为因素差错,实现编码工作高准确率,并依靠电脑智能通过对关键词的搜索,节约大量人工查询时间,大大提升编码效率;同时,还提供模糊查询功能,对一些业务活动填写不规范的情况提供编码参考,实现“机器学习”功能,系统根据自行分析、归纳,形成自己的计算模型。该软件程序已经在全省基本单位名录库系统中推广使用。 

   二、研发《行职业编码查询程序》,大大减少人力成本和费用。 各类大型普查、抽样调查和名录库工作,都不可回避地涉及到行职业编码问题,我国现行的行业、职业种类繁多、分类复杂,行职业编码历来是困扰统计部门的头等难事。为了统计行职业编码实现智能化操作,市局专业人员在统计行业编码智能化软件的基础上,对行职业编码进行大胆探索实践,在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期间,集中业务精干力量,进行专题开发研究,为1%人口抽样调查量身定制了一个《行职业编码查询程序》,用于1%人口抽样调查的行职业编码。由于这个程序操作简便、运行效率高,得到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使用,大大减少了各地的人力成本和费用支出,为确保各地快速高效完成1%人口抽样调查行职业编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利用MATLAB数学软件编写程序,大大简化计算方法和步骤。 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近年来温州市局对各县(市、区)的各类监测评价和统计核算日益增多,涉及的数据处理量也越来越大,为了实现数据的高效、快速运行计算,温州市局大胆创新工作模式,自行编写MATLAB程序,在对各县(市、区)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能源核算方面进行实践应用,缩短了计算操作的时间,并在程序中添加数据审核语句,强化数据审核功能,减少了差错率,提高了监测评价和统计核算的科学性、准确性,为今后各类监测评价和新兴产业核算建立了一个便捷实用的数据操作平台,实现了新型编程语言在统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