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钱建民在全省设区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

27.11.2015  14:35

  “十二五”以来,我省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市化发展,统筹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配套,统筹推进人居环境优化和生活垃圾处置管理,市县生活垃圾处置管理水平整体稳步提升。召开设区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座谈会,主要目的是研究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对策措施,确保2015年设区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50%的年度目标落实。
   一、充分肯定全省生活垃圾处理的工作实效
  一是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各地按照省发改委、省建设厅、省环保厅联合编制的《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大部分市县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县域规划修编,进一步完善了环卫专项规划并抓好实施。目前,全省共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98座,其中焚烧40座,填埋52座,堆肥1座,综合5座,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近5.7万吨,县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99.3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基本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等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二是收运体系不断完善。各地重视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垃圾处理设施配套化程度和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全省现有城乡垃圾转运站近1200座,城市公共厕所9438座,各类环卫专用车辆设备近8200台,形成了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运行高效、责任分明的城镇生活垃圾粪便清运处置体系。与此同时,城乡一体的“户集、村收、镇(乡)运、市(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体系也基本建立。
  三是制度建设不断加强。按照美丽浙江建设要求,相继完善了市容环卫管理法规、政策。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行了《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2年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改善环卫工人生活条件促进环卫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中,对强化城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生活垃圾“收、运、处”提出了政策性要求。省建设厅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对策研究,制订《浙江省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标准》、《关于进一步规范浙江省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各地依法推进清扫保洁、垃圾处置市场化,建立了运转高效、权责分明、事企分开、监管有力的环卫管理机制。
  四是管理方式不断创新。2009年9月,杭州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垃圾清洁直运,采用桶车对接、车车对接、厢车对接等方式,将垃圾从集置点、接驳点收集后直接运至垃圾处理场,实现快捷、高效、清洁的目标,并在2010年3月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主城区分类覆盖面已超过50%。宁波市在全国率先引进世行项目推行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全市已有近10万户居民家庭参与到了垃圾分类中;湖州市自2010开展分类试点以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绍兴市在推进垃圾分类市场化方面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杭州市“天子岭生活垃圾处理优化管理”项目荣获全国第一个垃圾处理类“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今年还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全球百佳范例奖”。宁波、嘉兴、金华、杭州、衢州、绍兴6个城市被列为国家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城市。
  五是服务品质不断提升。各地积极探索服务模式,通过转方式、创机制,有效推行全方位、全天候保洁制度,基本实现了城市垃圾日产日清和保洁服务常态化、垃圾收运密闭化、公厕管理规范化的目标。截至2014年底,全省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56%。城镇人居环境品质不断提升,目前全省有国家园林市、县(镇)34个,省级园林城市53个;有国家卫生市、县36个,所有市县均成为省级卫生市、县。杭州、绍兴、安吉3市县荣获“联合国人居奖”,杭州、绍兴、安吉、长兴4市县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全省有34个城乡建设管理类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省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和人民群众的良好环境需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环卫事业专项投入还跟不上城市化发展和城镇人口迅速增加的管理服务需要,还有差距。二是设施配套、制度建设等与生活垃圾分类要求相比还有差距,如生活垃圾末端无害化分类处置设施的建设,全省66个市、县中,有54个市、县需要新建末端处置设施以满足分类需要;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设备体系建设任务也非常重;还有制度建设,目前省一级尚没有生活垃圾分类的专项法规或政策文件。三是居民行为习惯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态发展理念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垃圾分类管理,城乡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垃圾混投混弃的习惯,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改变,需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奖罚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建设,加强引导和管理。
   二、充分认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
  第一,分类是解决垃圾问题的现实需求。首先,分类是减量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垃圾分类,让不同类别的垃圾被分离出来,各自进入不同的物流渠道。可回收物质重新进入资源再生利用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危险废物处理系统;其它垃圾则根据适宜的处理技术流向分类处理,实现减量,从而大大减少垃圾的最终处置量。其次,分类是资源化的重要基础。有效分类不仅可以避免易腐有机垃圾对可回收物质的污染,利于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利用,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垃圾生物质能的利用,提高分类后垃圾焚烧热值,进而提高垃圾热能转化率。再次,分类有利于垃圾处置无害化。任何一种垃圾处理技术都不可能处理所有垃圾,不同的垃圾处理技术只适宜处理相应的垃圾。混合垃圾大大增加了无害化处理难度。只有通过分类后则能使不同种类的垃圾得到更加高效、安全地处理。如易腐有机质垃圾适宜生物处理技术,热值较高的垃圾适宜焚烧处理技术等。
  第二,分类是垃圾处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垃圾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会产生垃圾,就需要进行处理。城市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垃圾,垃圾问题不仅是城市政府面临的难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垃圾围城不再是危言耸听。而垃圾混合,直接导致了垃圾转变资源的循环系统被中断,生态垃圾不能回归土地,人工合成垃圾不能回归生产线,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随着对垃圾问题的本质认识的日益清晰,解决垃圾问题惟有从分类入手,已经成为政府和行业专家学者的共识。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几个大城市再次启动垃圾分类,相继开始新一轮垃圾分类工作。杭州市也启动了8个试点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并稳步扩大试点范围,一套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正逐步形成。同时,宁波、湖州、绍兴等市也相继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可以预见,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分类作为垃圾处置模式转变的切入点,必将成为新的行业发展趋势。
  第三,分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明理念,它不仅关注人,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考虑眼前,更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垃圾分类,正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遵循自然界物质多样性和循环性,以建立物质循环为核心内容的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活动,是培养环境责任、践行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工作。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定中都提出,要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抓紧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并逐步在全省推广。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决定》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决定>重要工作任务分工方案》(浙委办发[2014]44号)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以及收、运、处网络和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推进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就必须从源头抓起,抓紧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三、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在设区市城区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是省政府今年的工作要求。各市要围绕这一要求,全力抓好落实。
  一是要全力以赴确保实事项目的目标任务完成。按照“2015年全省设区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到50%”这一实事项目工作要求,经省政府同意,7月29日我厅印发《2015年浙江省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分类的基本原则、适宜标准、工作目标、重点工作和有关要求。从目前工作进展情况看,温州、衢州、台州3市政府的分类实施方案尚未正式发布施行,其余各市虽然印发了施行分类的实施方案,但整体工作还未有实质性进展,全程分类的设施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氛围还没有形成,大部分市离完成今年工作目标任务还有一定差距(杭州、宁波、湖州3市进展较好)。作为省政府的实事项目、重点工作、民生工程,作为签订了年度目标责任书的项目,这项工作必须不折不扣、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如不能完成,省政府将会按规定对设区市政府问责。
  二是要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合力的有力协调推进机制。省政府将建立生活垃圾处理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建设、发改、环保、财政、国土、经信、商务、教育、卫生、农业、电力、宣传等相关部门组成,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能,加强对各市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日常监管。重点按照省委、省政府“两美浙江”建设决定和浙政发〔2012〕62号文件要求,对各市县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加强推进指导,加强对各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检查指导,开展生活垃圾处理特别是分类管理专项督查。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分类管理工作推进不力的市县,由联席会议办公室提请省政府在年度目标考核中予以通报,并建议组织部门将这一工作纳入对市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重要指标。各市也要抓紧建立生活垃圾处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部门职责、加强考核督查,形成推进垃圾处置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是要抓紧制订垃圾分类规划和配套政策。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统筹布局,有计划地推进,省建设厅已委托省城乡规划院编制《浙江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五年规划》,各地也要及时修编完善城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在规划中明确生活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置设施等环卫设施布点。要结合当前正在编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抓紧完善环卫专项规划,重点抓好“十三五”垃圾分类处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对分类处理的垃圾总量要有刚性的目标要求,对空间布局要有具体的范围设定和布点要求,对处理环节,要在前端投放、中间收运、末端处置上都体现垃圾分类的要求。只有规划做在前,事业发展才有引领和保障。副省长熊建平已要求我厅开展《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立法调研,希望通过立法对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分类方式和标准、包装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分类绩效考核和阶段性目标、政府责任和公众义务、奖惩措施等作出相应明确。各市也要立足各地实际,加快制定出台垃圾分类政策制度,依法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四是要全力推进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垃圾分类,设施是保障,资金是关键。要大力推进三级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在分类投放设施上,按照大类粗分、简便易行的原则,原则上按厨余垃圾、其它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四类,配置不同的分类垃圾袋,完善分类投放设施,便于公众识别和分类投放。在中间收运设备上,统筹分类收运,科学设定分类收集运输的时间、线路和站点衔接,探索采用桶车对接、车车对接、厢车对接等方式,将垃圾从集置点、接驳点分类运至垃圾处理场。在末端分类处置设施上,因地制宜选择合理有效的无害化分类处理工艺和方式,重点加快实现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的分类处置,以末端分类处置促进前端分类的长效推进。同时,要坚持市县投入为主、社会资金参与、国家和省级试点示范补助相结合,加快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在资金保障层面,要明确市县政府的主体责任,随任务量的增长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财政投入,我厅也将积极协助市县争取国家和省级试点示范补助。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要求,探索建立政府与市场有效融合的生活垃圾处理投融资体制,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吸引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社会资金,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的设施体系建设和管理运营中来。
  五是要因地制宜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浙江有平原、有丘陵、有沿海,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基础设施都不一样,各地要发挥主动性,从实际出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一方面,我们要及时总结推广杭州等市的试点成功经验,供各地参考借鉴。另一方面,按照副省长熊建平的要求,垃圾分类要坚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总的思路,可先实行大类初分。如城市可按厨余(房)垃圾、其它垃圾、有害垃圾先行分类,尔后再设立可回收垃圾等。农村可按可堆肥垃圾、其它垃圾、有害垃圾3类,可堆肥垃圾堆肥后在农村就地消纳,其它垃圾和有害垃圾按照“户籍、村收、镇(乡)运、县(市)处理”模式进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处置。
  六是要大力营造推进垃圾分类的舆论氛围。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典型示范,需要宣传引导,需要人人参与。要重点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公务机关的先行表率,在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和学校事业单位等率先推行垃圾分类,利用党委机关报、省市电视台和电台、政务服务网、户外广告和车载移动媒介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分类制度、分类标识和资源回收利用等知识的宣传,建立垃圾分类指导员和环保志愿者队伍,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氛围。
  七是全面开展“学中卫”活动。7月底,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宁夏中卫市召开了全国城市环卫保洁工作现场会,部长陈政高在会上提出了全国环卫保洁要学中卫的要求。各地要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和“两美浙江”建设的高度,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的“全国学中卫”的要求,抓好工作落实。学中卫的重要一条就是严格标准。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以及道路、厕所、环境卫生等,国家和省都有明确的标准。各地必须严格作业标准,务求实际效果。中卫提出的“以克论净”,即每平方米灰尘不超过5克,垃圾落地不能超过5分钟就得捡走。杭州市的同志为此做了一个局部测试,测试的结果是每平方米的灰尘约4克左右。这个例子说明,在我国西部、地处宁夏、紧邻沙漠的中卫人能做到环卫保洁标准,我们浙江理应可以做到,甚至还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关键是在标准上,标准要高、执行标准要严。学中卫的还有一条就是务求长效。大家都知道,环卫工作是一项永久性的劳动,只要有人的活动,就会产生垃圾,就需要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同时,环卫工作又是一项频次较高的重复劳动,就像我们洗脸一样,需要天天洗,一天要洗几次,而且还要洗净洗好。环卫工作要出成果、见实效,就是要落实长效制度、保持和巩固环卫保洁成效、让城市做到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干净整洁。与此同时,要根据城市不同区域进一步建立完善环卫长效保洁评价机制,落实保洁管理制度,保证保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