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十二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

19.03.2015  18:34

      “十二五”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疲弱,金融风险上升,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国内经济仍处在“三期”叠加的阵痛期,企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生产价格持续下降。面临复杂环境,我市以“”字当头,“”字为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杭州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杭改十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1-2014年,全市经济社会呈现的是增速处于合理区间、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的态势,是优于全国、全省同期运行的态势。

(一)综合实力增强

总量跨上新台阶。 2014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继2011年跨上7000亿元,2013年8000亿元后,又上9000亿元台阶,达9201.16亿元。 “十二五”以来四年年均增长8.8%,快于全省0.6个百分点,快于全国0.8个百分点。

人均GDP再提升。 十二五”以来,我市人均GDP从2010年的1万多美元增至1.6万美元,年均提高1700美元。2014年全市人均GDP超十万元,为103757元,四年年均增长7.7%。按照世界银行划分贫富程度标准,我市人均GDP已接近富裕国家的临界水平。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2014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达1920.11亿元和1027.32亿元,四年年均增长水平保持在两位数,分别为11.4%和11.2%。

2010 年以来杭州 GDP 和地方财政对比一览表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人均GDP

(元)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2010年

5949.17

69828

671.34

2014年

9201.16

103757

1027.32

四年年均增幅(%)

8.8

7.7

11.2

 

(二)经济结构优化

结构调整有序推进。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5∶47.8∶48.7调整为2014年的3.0∶41.9∶55.1。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分别下降0.5和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已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2015年三产比重达到54%的目标。产业内部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落后产能、高耗能、高排放的传统产业得到改造,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

服务业增长提速。 推进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工作,服务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日益显现。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067.90亿元,四年年均增长9.8%。三产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4.4%,高于二产7.5个百分点。 “四中心”建设成效尤为明显。2014年,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1607.27亿元,四年年均增长15.9%,综合竞争力在两岸42个城市排名第4;金融存贷款规模合计达45767.34亿元,是全国第六个存贷款双双突破2万亿元的城市;“电子商务之都”享誉国内外,全国三分之一的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和专业网站落户杭州,电子商务增加值四年年均增长46.6%;“西湖文化景观”和“大运河”相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入选为全球最值得去的旅游城市,旅游增加值年均增长11.5%。从2014年来看,我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近五成,税收占全市六成左右,利用外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八成左右。

工业稳中有进。 推进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实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转型取得实效。201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为2805.25亿元,年均增长10.1%,增加值率为21.7%,比2010年提高2.6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相继出台了亩产倍增计划、工业用地评价考核、阶梯式水价等改革,工业效益提升明显。2014年,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4.21万元/人,四年年均增长11.9%。规上工业亩产增加值达123.33万元/亩,比上年增加10.08万元/亩。

(三)内外需求协调

投资规模扩大。 十二五”期间,强势推进重点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振民间投资信心,投资仍然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连续越过3000亿元、4000亿元台阶,2014年达到4952.70亿元,年均增长16.9%。比“十二五”规划年均增长13.0%的目标高3.9个百分点,离2015年5000亿元差50亿元左右。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2014年完成投资额2301.08亿元,四年年均增长24.6%,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7.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活跃,完成投资额2851.41亿元,四年年均增长20.2%,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四年完成投资额3280.22亿元,已经达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123.0%。

消费持续增长。 十二五”期间,我市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全市消费正逐渐走出“三公”限制和汽车限购带来的影响,刚性消费形成一定的支撑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缓中趋稳。201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38.73亿元,四年年均增长13.9%。从2014年当年来看,虽然社零总额增长8.7%,是“十二五”以来首次个位数增长,但若扣除汽车类零售额,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0%,粮油、饮料、服装、纺织品等增长12.8%,说明日常基础消费增长仍然坚实。新型消费模式引领增长,2014年,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2088.45亿元,增长37.0%,占全省37.0%,占全国7.4%。

出口稳中向好。 2 014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679.98亿美元,四年均增长6.8%。其中出口491.66亿美元,进口额203.0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8.6%和2.6%。不含省公司出口427.68亿美元,年均增长10.6%,高于“十二五”规划年均增长10%目标0.6个百分点。从出口产品看,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分别达193.52亿美元和59.8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1.5%。从出口市场看,2014年,欧盟、美国、日本三大传统市场占全市出口总额50.7%,比2010年下降6.2个百分点。东盟近年增势强劲,2014年已超越日本成为我市的第三大出口市场。

利用外资结构优化。 十二五”以来,以选外资、招央企、引浙资杭资为引资重点,利用外资量增质提。2014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3.35亿美元,四年年均增长9.8%。其中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投资额占82.3 %。截至2014年末,世界500强企业共有107家在杭州投资设立179个项目。

2010 年以来杭州 内外需求对比一览表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出口

(亿美元)

实到外资

(亿美元)

2010年

2651.88

2146.08

285.7

43.56

2014年

4952.7

3838.73

427.68

63.35

四年年均增幅(%)

16.9

13.9

10.6

9.8

 

(四)创新转型加快

创新基础进一步夯实。 实施创新强市战略,相继出台配套政策,成功创建国家科技和金融示范城市,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加快平台建设,落实和完善创新体制机制。2014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已经达到创新型国家研发投资水平,比2010年上升1.25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长16.1%,快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幅4.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8.8%,快于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幅10.2个百分点。

创新活力增强。 一是 产品创新力度加大,2014年,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新产品产值率为31.2%,创历史新高。创新成果较快增长,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5559件,继续保持省会城市第一,副省级城市第二。二 产业结构向现代、高端方向推进。2014年,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96.63亿元和921.40亿元,四年年均增长12.4%和10.3%,均快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三是 信息(智慧)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升级的有力支撑。2014年,我市实施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一号工程”,优势产业强势推进,全市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实现增加值1660亿元,增长18.3%,占GDP的18.1%以上。其中电子商务、数字内容产业分别增长30.1%、19.2%,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金融和智慧物流分别增长13.4%、15.9%、13.6%和11.4%。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2011-2014年,全市单位GDP综合能耗分别下降4.42%、6.82%、3.5%和7.01%,均超过年度节能目标,节能降耗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 19.5 %目标。

民营经济趋于活跃。 十二五”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尤为困难的时期,我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和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创业热情,2014年,全市行政审批清减率达到74%。全市注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由2010年末的29.88万户和16.17万家增加到34.53万户和27.60万家,分别增长了15.6%和70.7%。2014年民营经济增加值5503.05亿元,占GDP比重在59.8%。其中,50家民营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家数已经连续第十二次蝉联全国城市榜首。

(五)民生保障提升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201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632元,四年年均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3555元,四年年均增长12.4%,实际增长9.1%。

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 2014年,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参保率分别达到97.07%和98.94%,基本实现全覆盖,均已完成“十二五”规划95%目标。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连续每年增加企业社保人员10%以上的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月最低养老标准从2010年的910元提高到2014年的1287元。

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十二五”期间,全市CPI总体基本稳定,2011-2014年,全市CPI分别同比上涨4.8%、2.5%、2.5%和2.0%。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从2012年均在100以下,2014年为98.6,创2011年以来最低点。

就业人数持续增加。 以创业带就业、培训促就业、帮扶援就业,就业局势总体稳定。2011-2014年,全市累计新增就业人员97.64万人,已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五年累计85万人的目标。其中城镇登记失业率四年分别为1.86%、1.63%、1.85%和1.84%,均控制在4%的规划目标以内。

(六)区域统筹加强

富阳撤市建区获国务院批复,萧山、余杭与主城区一体化进一步加快。2014年,我市城镇化率达75.1%,比2010年提高5.1个百分点,城镇化率的稳步提高,为我市经济注入内生发展动力。“十二五”期间,着力推进区县协作、联乡结村、科技西进、现代服务业西进、交通西进等西进措施,五县(市)发展加快,五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略快于全市0.3个百分点。2011-2014年,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分别快于城镇居民2.2、1.5、1.1和2.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9:1,已经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根据“十二五”规划的指标监测看,三产占比,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销售产值比重、城市化率、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都已经达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值。但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离年均10%和8.5%的目标增速还存有一定差距。


杭州市“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展情况

指标名称

2010

2014

四年年均

增长(%)

提高

十二五”规划目标

2015

年均增长(%)提高

全市生产总值(亿元)

5949.17

9201.16

8.8

10000

10

人均生产总值(元)

69828

103757

7.7

102500

8.5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2146.08

3838.73

13.9

4130

14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2651.88

4952.7

16.9

5000

13

出口总额(不含省属)(亿美元)

285.7

427.68

10.6

460

10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671.34

1027.32

11.2

1200

12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48.7

49.3

55.1

1.60个百分点

54左右

1.06个百分点

52.7

53.4

59.2

1.63个百分点

60

1.46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

25.1

36.3

2.8个百分点

35

1.98个百分点

城市化率(%)

73.3

75

0.43个百分点

74

0.14个百分点

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2.75

3

>3

专利授权量(件)

发明专利授权量(件)

26483

3238

33548

6.4

30000

3.3

5559

14.5

4000

5.2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55.7

59.78

58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万人)

26.01

24.82

24.41万人

五年累计85万人

17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

2.19

1.84

<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0035

44632

10.6

(实际7.5)

50600

1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3186

23555

12.4

(实际9.1)

23250

12

城乡居民收入比

2.28

1.89

<2.18

人口自然增长率(‰)

3.41

6.94

3.5左右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70

97.07

>95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94.57

98.86

>95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

7.01

四年累计下降20.1

五年累计下降19.5

下降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