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以人为本”帮教社区服刑青少年

22.10.2014  18:04

     一是加强心理疏导与矫治。 对全市105名社区服刑青少年进行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有心理危机的社区服刑青少年实行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有效的心理矫治,形成积极的心理效应,提高矫正对象适应社会,自谋出路的能力。如江东区社区矫正工作注重“六法”教育,以组团帮教法、心理疏导法、阳光激励法、真情感化法、专家点评法、感恩反哺法,提升帮教人性化。
   二是实施分类管控与帮教。 以有再犯罪倾向的社区服刑青少年为重点,坚持重点帮教与管控相结合,为其指定至少1名以上的监护人,并按照1:3的比例,为每个社区服刑青少年配备3个帮教志愿者,有效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及个体劳动者协会等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帮教优势,动员“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人员,共同参与,积极开展“分类管理,重点帮教”、“结对帮教”、“跟踪帮教”等活动,预防和减少再犯罪。截止目前,社区服刑青少年再犯罪率为零。
   三是探索推行技能培训新机制。 监狱加强对未成年服刑人员的思想道德、法制意识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其纳入社会劳动预备制,与社会相关资质考试并轨,并在资金、师资等方面给予扶持;对于符合就学条件的社区服刑青少年由县级矫正办协调教育部门和相关学校切实做好其就学的有关工作;重点解决 “三无”(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青少年和有再犯罪倾向青少年的过渡性安置问题,同时以帮教基地为依托,为那些无一技之长、就业困难的社区服刑青少年和刑释解教青少年提供就业技能的培训机会。
   四是共建实践基地落实帮扶。 针对涉案青少年的安置帮教基地,一方面依靠政府或者司法部门自身力量来建设帮教基地,另一方面依托企业等社会组织的力量来共同参与安置帮教基地建设,努力物色有社会责任感强、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家,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通过与市中院等成员单位合作,该市建立了江北绿野山庄度假有限公司、慈溪市振成机械有限公司等五家颇具规模的青少年实践基地。目前运行情况良好,同时各类监管及教育制度也正在逐步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