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五抓五促”打造中小学法治教育品牌

10.05.2018  10:46

近年来,湖州市高度重视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将中小学法治教育纳入“法治湖州”建设的重点内容。市教育局作为主要责任部门,主动作为、力求实效,着力打造中小学法治教育品牌。2017年,全市基本实现中小学生“零犯罪”,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率十万分之一点六,远低于省考核优秀标准。

一、抓组织领导、促超前谋划

一是切实加大领导力度。市教育局、各县区教育局及各级各类学校都建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中小学法治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工作。市教育局党委每年都专题研究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并将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纳入对县区教育部门、市属学校的考核。二是率先建立教育机制。2013年,联合市普治办、财政局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建立中小学“法治四有”教育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全市所有义务教育段学校有法制教师、法制教材、法制课程和法制评价”;2015年,又率先将“法治四有”机制完善为“一师一书一课一基地”的教育新机制。三是积极探索教育模式。2018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打造具有湖州特色的中小学“6231”法治教育模式。“6”即推进“法治六有”新机制建设,包括“有教材、有师资、有课时、有活动、有平台、有基地”;“2”即打造法治教育指导中心和培养法治教育特色项目;“3”即建设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中小学法治教育体系;“1”即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

二、抓统筹推进、促多方合力

一是合力建设三支队伍。建立学校专兼职法治教师、法治副校长和学校法律顾问三支中小学法治教育队伍,通过定期组织法治教师专业培训、强化法制副校长职责和选聘管理、落实学校法律顾问职责,充分发挥三支队伍在中小学法治教育中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法治教育的专兼职队伍人数超过1100名。全市每所中小学均配备了至少2名法治教师,并实现了法治副校(园)长和法律顾问全覆盖。二是合力拓宽教育渠道。为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中小学将法治教育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确保课时到位。在此基础上,完善“送法进校园”长效机制,扩宽教育渠道,促进法治教育活动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如自2017年起,每年都与市检察院联合开展校园宣讲、资料发放、课程评选等“致青春”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受到学校广泛欢迎。三是合力搭建家校桥梁。家庭教育是中小学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成效。为此,各中小学校紧紧依托家长学校,送宣传进社区,送教育进家庭,全力面向社区和家庭开展法治教育宣传工作,有效提升了家长对孩子进行法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三、抓载体创新、促教育实效

一是发挥校外法治教育基地作用。在全市建成一批高质量的法治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法治教育基地在中小学法治教育中的作用。如长兴县依托县教育实践中心建立了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认真组织全县五年级、八年级的中小学生分批次进行集中轮训,扎实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着力提升青少年法治实践教育的效果和水平。二是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将湖州安全教育信息平台作为全市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网上阵地,全市每一名中小学生均开设学习账号,实现法律知识网络宣传全覆盖。如近期结合《湖州市电梯使用安全条例》的学习宣传,在该平台设置了“湖州市中小学生电梯安全知识教育专题”,已有35.8万人参加学习,完成率达到100%。三是深化法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由校内走向校外,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觉懂得法律知识、提升法律素养。如南浔实验小学与区国税局联合开展“小小税务员”和“小小税务志愿者”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税务工作,培养税收法治意识。

四、抓氛围营造、促文化培育

一是把握重要时间节点。结合重大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日、纪念日之机,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如结合教育部关于“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的要求,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书画比赛等,大力营造青少年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二是融合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围墙、墙壁、廊道等醒目位置建设法治文化墙、法治文化长廊,制作法治文化宣传栏,营造学校法治校园文化氛围。如吴兴区东林中学着力培育学校“方圆”文化,将法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编印了学校法治教材,建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营造了浓厚的学校法治教育环境。三是强化法治教育宣传。通过主题班会、法制讲座、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图片展览等形式,多层次开展校园法治教育活动。同时,将加强《交通安全法》《禁毒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作为学校各类争先创优工作的重要内容,促进法制教育与创建活动的深度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五、抓特色培育、促品牌建设

一是形成“地方+校本”的法治教育教材体系。为提高教育针对性,体现地方特色,市、县区教育部门开发了地方法治教材,各学校也开发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校本法治教材。如市教育局结合地方性法治《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编印了地方教材《湖州——“两山”重要思想的实践样本》,初一至初三年级每两周开设一节课,全力确保生态文明理念真正入脑入心入行。二是推进校内法治特色场馆建设。依据学校办学特色,开展校内法治体验场馆建设。如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开设,让学生就近接受法治教育。同时,加强学校法治教育工作室建设,认真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各种法治教育活动,全力确保“校园警务广场”特色场馆切实发挥作用。三是培育“一校一特色”的法治教育品牌。引导学校将法治教育与法治研究相结合,将法治教育常规工作与内涵提升相结合,不断扩展学校法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打造学校法治教育品牌。如德清逸夫小学建立了少年警校,扎实开展交通安全法教育宣传活动,该校的《依托少年警校开展珍爱生命的实践与研究》获全国少先队工作学会科研成果一等奖,成为全市中小学法治教育的一大品牌。



省委教育工委举办“第五次修宪解读”“法治微课”
5月11日下午,省委教育工委组织“法治微课”活动,教育厅
温州市全力破解教育管办评三大难题
温州作为浙江省教育管办评分离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