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游五洋:柔性化生产是制造业转型方向
中新网杭州6月29日(记者 胡丰盛 赵小燕)“快速反应比预测更重要”、“小批量、柔性化生产比大批量、低成本更重要,我们应该关注商业系统的有效产出,有真实市场需求的产出。”29日,阿里巴巴集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游五洋29日表示,作为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电子商务,正从消费需求端出发,往上游“逆向渐进”,倒逼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而当我们谈论互联网+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些什么?游五洋在演讲时这样发问。是中国制造业寻找更低的制造成本吗?或者说是制造业向价值链向段延伸吗?是去做生产设计和研发吗?
游以zara举例,其主要竞争力并不是设计端,而在于供应链的优势。他介绍,很多企业是用猜的方式捕捉市场需求,猜今年流行什么,猜今年消费者需求什么,然后再大规模的生产,通过订货会的方式把货压给经销商、零售商。“但ZARA不是猜市场怎么做,而是用多款式测试市场,市场需求即使在大数据的情况下也很难生产,ZARA的生产方式是10到15天,从生产设计到铺货只要10到15天,一般的企业需要60天。”
在这样的商业模式下,ZARA能够快速的捕捉市场需求,把商品快速销售出去,每一件衣服售价相当于LV的四十分之一,但它的售前利润率比LV还要高。“说明成本不是问题,快速反应比成本更重要的,这是互联网的重要概念。”游五洋认为,快速反应就意味着柔性化生产能力。
所谓柔性化的生产是可以做小批量生产,也可以做大批量,同时可以快速反应市场需求。这个反应不仅是市场消费端,也有工业客户端。
在他看来,如今,电商和制造业呈现的是倒逼的关系。无论是大规模的制造还是过去盛行的拉动式供应链,很重要的支撑就是必须有柔性化的生产能力。
几年前,阿里巴巴开始了一个“淘工厂”的项目,将线下工厂的产能、生产线、档期作为商品在线出售,用互联网技术打通了电商卖家与制造工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症结。
在这个交易过程中,具有柔性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会推到前面,同时在这个平台上也会沉淀出生产交易的数据。
事实证明,这一环节打通之后释放出的力量相当惊人。淘工厂上线仅约半年时间,便集聚了大量制造企业,其中东莞就有1000多家企业加盟淘工厂。
“这恰恰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游五洋认为,商业的秘密在于价值流的快速流动,中国制造业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技术水平差或生产效率低下,更多的是在与生产与市场的脱节,以及供应链链上各个环节的停顿与积压。
游五洋是出席在浙江杭州滨江举行的2015产业互联网大会时作出如上表示的,该大会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承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协办。主题为“大智移云,产业互联”,探讨传统产业在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交流在云计算大数据方面的最新应用。
回顾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21年历史,游五洋认为,互联网对产业的影响是由远到近的过程:过去五到十年里,看到比较明显的就是和消费端最近的产业,互联网的动力是来源于在线的消费者和在线的数据;在过去的几年里,广告营销、通信和传媒出版等行业对互联网的改造和影响非常显著了;现在正在进行中的历史就是在零售业、本地生活服务、吃住行游购、医疗行业等在中国正在加速互联网化。
在游五洋看来,未来五到十年里,互联网会进入越来越重的行业,比如说像分销批发和产业集群,甚至包括能源产业等等。
据悉,2015产业互联网大会是世界产业互联网第一阵营中美德日的高峰对话:原中科院副院长胡启恒、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理事长理查德博士、德国联邦投资贸易署驻华代表schoo、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智能无线研发首席科学家DirkReichelt博士现身杭州论剑。同时,GE、微软、英特尔、IBM、西门子、宝马、松下、阿里巴巴、华三、海尔、华为等名企高级负责人也均赴会。
大会还发起在浙江杭州成立中美产业互联网联合实验室,旨在加强中美在产业互联网领域交流与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