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一号工程”快车 杭州实体经济拥抱“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杭州提升发展实体经济尤其要抓住‘一号工程’这个突破口, 关键要在创新、融合、务实上下功夫。”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龚正
善弈者,谋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成了热词。当实体经济遇上“互联网+”,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昨日,杭州在省人民大会堂召开实施“一号工程”加快实体经济提升发展大会。会上,娃哈哈、西子联合、春风动力等杭企“掌门人”现身说法,站在“互联网+”的风口,这些“善弈”的杭企已借助“互联网+”实现了跨界、转型。
“互联网+”时代,
杭州实体经济再出发
会前,与会人员观看了一部短片《“互联网+”时代,杭州实体经济再出发》,15家杭企老总纷纷描述了自己的愿景。
丝绸是杭州的特色产品,如何借“互联网+”来扩大丝绸的品牌营销与传播?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的答案是这样的:“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特征就是,在手机里可与所有粉丝分享,包括产品和思想,万事利丝绸将在这个体系下向前发展。”
而老板电器,早在2012年就引进了厨电行业第一台意大利萨瓦尼尼金属柔性加工线,该生产线具有可编程、自动化、柔性化、电脑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大批次加工和单一批次的成套加工的柔性化生产。
一批敢“吃螃蟹”的杭州企业在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MES(制造执行系统)、SCM(供应链管理)、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已开始贯穿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帮助传统企业在创新中走出了一条通向“两化”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拥抱“互联网+” ,“一号工程”是突破口
去年,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945.2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805.25亿元,企业发展活力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但由于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叠加,杭州实体经济如何拥抱“互联网+”?
会上,龚正书记和张鸿铭市长都开出了同一剂“药方”,那就是要以主动的姿态拥抱“互联网+”。“‘互联网+’时代,杭州提升发展实体经济尤其要抓住‘一号工程’这个突破口, 关键要在创新、融合、务实上下功夫”;“要以‘一号工程’为引领,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要以‘互联网+’为抓手,着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升级。”要推进生产制造、管理、销售、研发设计、融资、培训等六个方面的“互联网+”。
以“互联网+销售”为例,要全面加强与互联网客户端的沟通联系,及时在线掌握市场需求,并根据需求精准组织生产,从而大幅度减少产品库存,甚至做到“零库存”。要继续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企业、电子商务进农村,特别是要抓住我市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的机遇,着重抓好电子商务进外贸企业工作,为实体经济开辟更加广阔的市场。
力争每个行业打造一个“智能工厂”
会议印发了《实施“一号工程”提升发展实体经济2015年行动方案》,其中有这样的描述:
全市信息化指数达1.0以上,两化融合发展指数80。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升9%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机器换人”覆盖水平明显提升。重点工业企业ERP(企业资源计划)普及率达75%,MES普及率达30%,机器联网率达34%,SCM普及率达65%……
繁复的字母和数字背后,谋的是“一号工程”的一盘棋。
今年“一号工程”提升发展实体经济的主要任务包括11个方面:
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全面实施工业物联网、加快互联网和工业经济融合应用、加快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绿色安全制造能力、抓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抓好两化融合区域示范、贯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推行CIO(首席信息官)制度等。
其中在推进智能制造上,要加快物联网、工业物联网工业云和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全年要实施“机器换人”项目450个,力争每个行业至少打造一个“智能工厂”或“智能车间”的样板。
提升发展实体经济主要任务
——新增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10家以上;
——重点在机械、冶金、轻纺等传统行业实施30个工厂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
——全年要实施“机器换人”项目450个,力争每个行业至少打造一个“智能工厂”或“智能车间”的样板;
——实现318家年用煤10000吨标煤以上企业全面完成能源在线监测任务,并逐步推广至年用煤5000吨标煤以上企业;
——平台网络企业用户数争取达到3万家、服务机构2000家、线上服务产品10000个。重点推进10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30家智慧小企业创业基地和19家创新型示范中小企业建设。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吴静 编辑: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