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是“第一基石”——“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系列谈之八

08.04.2016  12:51
      办企业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怀。企业如果没有精神构建,终究成不了气候。成长路上,无论蓬勃发展还是曲折艰难,企业都要有定力,宁静以致远。工匠精神就是这种定力的“第一基石”。
      在我们这个以“China(瓷器)”命名的国度里,曾以瓷器为标志的众多“中国制造”彰显了追求卓越的大国气度和东方智慧。无论官窑或民窑,无论“哥窑”或“弟窑”,一代代工匠传承的何止是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烧窑技艺,那是光耀千古、名震四海的中华文明啊。我们熟悉的龙泉宝剑也一样,千锤百炼、浴火重生,那产品都是有灵魂的,锋芒内敛、出神入化,也代表一个时代的气质,数代工匠的气节。遗憾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失落了对工匠精神的敬重、对商业文明的敬畏,企业自甘堕落、自欺欺人,许多产品的质量一落千丈。今天,政府重提“工匠精神”,让人有一种久违的感动。我们渴望一颗“匠心”消解民营企业曾经的鲁莽、功利或愚昧。
        工匠精神是民营企业“产业报国”的必然选择。支持民营经济,中央已表明鲜明态度;作为民营企业,也要自尊、自强,坚持以精品立足市场,以精品回应党和人民的信任,以精品改变社会偏见。在急功近利的岁月里,我们或戚戚于谋生,为五斗米折腰,忽视了产品应有的品质;或得意于卖方市场,向良心屈服,习惯于马马虎虎甚至以次充好。然而,聪明反被聪明误,当“好运”走到尽头,我们必须为侥幸付出代价——任何粗制滥造都是对资源的浪费,更是对民族尊严、国家尊严的亵渎,此路必将越走越窄,直至进入死胡同。当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几乎毁了整个乳制品产业,毁了民族自尊,国人至今仍为抢购一袋洋奶粉惨遭白眼甚至抵制。上几年,“出口转内销”的小小马桶盖成为民族制造业之痛,成为台州同行之痒,也绝非偶然。那么,在这个质疑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奋发图强,重建“中国制造”的名声?唯有弘扬工匠精神,视质量为生命,用壮士断腕的勇气转型升级,打造优秀品牌!台州民营企业都要有质量强国的担当,宁缺毋滥。
      工匠精神是民营企业打造“百年老店”的基石。企业之大在于大气,目光短浅、浮躁焦虑、贪图一时之利的企业必然走向“幼年早逝”。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四年(据权威统计,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5年),有什么意思呢?看“百年老店”各有经营诀窍,但基本的一条都是守住百年店规——货不欺客、出类拔萃,其背后是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台州不乏有抱负的民营企业家,他们从传统商业文明里找回自信,立志打造“百年老店”。比如“汽车狂人”李书福,爱车如命,初心不改,兼并沃尔沃后仍不断改进,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全身心的投入终有一天会修成正果。现在的年轻人学艺,没经历磨炼,很难领悟到那种职业敬畏感,很难甘于寂寞去传承工匠精神,这要靠企业积极引导、扎实推进、久久为功。吉利集团民工吕义聪,专注十年,刻苦钻研,从一名普通的汽车装配工成长为汽车领域独当一面的高级技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台州还有很多民营企业努力培养能工巧匠,成为企业生命力所在,是奠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工匠精神是民营企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台州民营企业集结了大量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口的90%以上,企业文化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产品质量代表一个企业的发展水准和价值自觉,企业对待产品的态度最能反映企业的价值观,对社会心态最具示范效应。一流的企业必有一流的工匠,工匠精湛技艺背后必定是崇尚完美的企业文化。也有人说,机器大生产时代,标准化作业,工匠的作用不明显了。殊不知,工艺可以引进,技术可以复制,工匠的追求只属于恒久的“匠心”——敬业、诚信,品质为王、艺无止境,这在任何一个行当都是必须的。即使将来普及信息化、智能化生产,我们仍要崇尚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已从产品雕琢“进化”到人品修炼,是一种认真负责的从业态度,是一种至臻至善的人生信仰。这样的坚守和磨炼也是一种修行,他们享受技艺升华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生命的质量。民营企业倡导工匠精神,不仅引领技术创新、产品换代,还将引领大众审美、引领时代共识、引领社会风尚。
(2016年4月8日 台州日报 第02版:要闻 http://paper.taizhou.com.cn/tzrb/html/2016-04/08/content_677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