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结构调整有效 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十二五”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分析之十一
“十二五”以来,浙江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发挥了经济发展“主力军”和转型升级“领头羊”作用。但是长期制约工业发展的素质型、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仍未根本解决,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
一、运行平稳,稳步提质
1. 工业生产运行平稳,是稳增长的主力军。 浙江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变化,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发挥了工业对全省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全省工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12658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67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11-2014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3%。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比全省GDP年均增速高出0.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2.5%,虽低于“十一五”时期的45.8%,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45.7%下降到2014年的41.7%,但工业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仍毋庸置疑。工业仍然是城镇就业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2013年,全部工业从业人员1475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39.8%,高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6.4%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从2010年的2.8万元/年增加到2014年的5.2万元/年,年均增长16.7%。
2. 注重提质增效,工业经济效益保持较好水平。 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引领,浙江致力“四个全面推进”,通过改善管理和经营方式,改善和提升工业整体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业经济效益保持了较好水平。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237亿元、利润3544亿元,分别较2010年增长37.6%、24.9%,年均分别增长8.3%、5.7%。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10年的12.9万元/人提高到2014年的18.0万元/人,增长39.5%。
3. 加快科技创新,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浙江坚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新型工业化工作的主线,以建设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为目标,企业科技投入保持较快增长,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预计2014年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1470亿元,比2010年增长76.6%,年均增长15.3%,R&D经费投入相当于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1.78%提高到2.34%。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9415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29.2%,比2010年提高9.6个百分点。2011-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年均增长21.8%,比工业总产值高11.6个百分点。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重点培育和引进了一批高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打造具有集聚效应的高技术园区,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
4. 发展先进制造业,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4283和432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4.1%和34.5%,2011-2014年年均分别增长10.5%、9.3%,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分别高2.2和1.0个百分点。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0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4.5%,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0.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大力培育名企名品名家,实施百家龙头企业、千家品牌企业、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深化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战略,强化标准、计量、检验检测等职能作用,完善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全省各级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累计1153家,浙江名牌企业成为“三名”工程试点主体。
5. 节能减耗成效显著,资源环境不断优化。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发展,能源消费强度不断降低,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全省工业经济的发展。2014年,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约比2010年下降21.8%,比单位GDP能耗降幅高4.0个百分点。2014年,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4.1%,比2010年下降2.8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能耗比重及增速均有所下降。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449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5.9%,比2011年下降3.9个百分点。2011-2014年,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低0.4个百分点。
6 . 加大政策主导力度,工业增长的基础得到稳固。 加快发展信息经济,把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作为七大产业的重中之重。2014年,全社会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2540亿元,占全省GDP的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1133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规模位居全国第五位,软件业务收入规模位居全国第七位。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实体经济,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作为全国第一个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2014年两化融合指数达到86.26,位居全国第三位。2014年,全省信息化发展指数为0.883,比2010年提高0.056。积极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不断优化小微企业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融资环境,鼓励和引导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小微企业增加值56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4.8%。2011-2014年,小微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6%,比中型企业增速快1.0个百分点,与大型企业增速持平。
二、投入减弱,增速回落
1. 工业生产和投资增速不快,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十二五”时期,在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宏观背景下,浙江工业增长的动力逐步减弱,工业增速持续回落,在全国的位次后移。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6.2%, 2011-2014年分别回落到10.9%、7.1%、8.5%、6.9%。2011-2014年,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比“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速分别低3.8和5.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不足。2011-2014年,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14.6%,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低5.6个百分点。2014年,工业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2.2%、11.2%,增速比2012年分别回落4.7和6.1个百分点,比2013年分别回落3.7和4.6个百分点。
2. 科技创新投入仍不足 , 知名品牌不多。 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不足,科技基础条件还很薄弱。2013年,R&D经费投入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1.9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1个百分点,与北京(6.08%)、上海(3.6%)、天津(2.98%)、江苏(2.51%)、广东(2.32%)等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822亿元,低于江苏(1669亿元)、山东(1021亿元)、广东(1407亿元)。知名品牌不多,品牌资产价值也较低。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201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浙江虽有40个品牌入选,数量上居全国第三,但“浙江制造”品牌依然缺乏影响力,娃哈哈(品牌价值233.68亿元,排名86)、雅戈尔(品牌价值174.22亿元,排名117)、人民电器(品牌价值154.75亿元,排名127)、万向(品牌价值152.31亿元,排名129)、吉利(品牌价值144.26亿元,排名137),远低于海尔(品牌价值1036.75亿元,排名14)、长虹(品牌价值1016.86亿元,排名18)等外省品牌资产价值。
3. 工业结构优化步伐仍较慢,增长质量有待提高 。2014年,纺织业仍然是浙江工业第一大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8.6%,比2010年仅下降0.7个百分点。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前6位的行业依次是纺织、电气机械、电力、通用设备、化学原料和服装,这6个行业增加值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3.6%。产业层次依然偏低。以低端产业、低附加值产品和低层次技术为主的结构特征明显,出口以量取胜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以技术和品牌为主导的竞争优势还没有形成。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水平仍较低。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贡献率为11.6%,低于全国(14.3%)、山东(18.5%)、江苏(16.7%)、上海(14.1%);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0%,低于全国(6.4%)、山东(6.6%)、江苏(6.7%)、上海(8.3%);资产负债率为58.8%,高于全国(56.8%)、山东(54.4%)、江苏(54.9%)、上海(49.4%)。
三、倒逼转型,精准发力
“十三五”时期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转型时期,浙江工业经济与全国一样,同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有所减弱,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在这种背景下,新的工业增长动力机制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全省工业生产领域要积极适应“新常态”的发展要求,强化忧患意识和倒逼机制,进一步处理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 要以建设工业强省为引领,围绕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型高端制造业的培育发展,实现先进制造业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型,进一步发挥经济发展“主力军”和转型升级“领头羊”作用。
二是 着力加强园区建设,推进工业集约集聚发展,强化产业园区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园区规划,加大园区建设投入,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立足产业基础与优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协同竞争力。
三是 切实推进“四换三名”工程,认真落实好相关领域政策,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监测调度,保障生产要素供给,确保核心骨干企业运行平稳。继续深化企业帮扶,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运用市场化手段淘汰和转移过剩产能,优化重点产业布局。
四是 全面落实深化改革,不断优化工业发展环境。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定位,发挥“一带一路”区位优势,积极争取政策扶持,深化工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工业发展新红利。
(工业处 王怡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