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省委巡视组开展5轮巡视 实现所有市县巡视全覆盖

11.01.2016  19:50
资料图片

   浙江在线杭州1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曾杨希 通讯员/颜新文 汪志建 编辑/马丽红) 对于许多普通老百姓来说,巡视监督工作曾经是一个神秘的领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和各地巡视情况的不断公开和一些问题官员的相继落马,巡视工作逐渐成为群众热议的话题、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形象称巡视监督为“政治体检”,为治“病”提供参考、开出良方。

  2015年,省委巡视组先后组织开展了5轮巡视,共完成对4个设区市、90个县(市、区)和4家国有企业的巡视任务,实现了对全省所有市、县(市、区)巡视全覆盖目标。

  据初步统计,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巡视移交问题线索,共立案查处厅级干部5名、处级干部47名、科级及其他党员干部501名;对2名厅级干部、31名处级干部和163名科级及其他党员干部作出组织处理。巡视监督在反腐败、正风气、聚人心、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聚焦定位,六大纪律挺在前

  2015年11月中旬,省委3个巡视组分别入驻省交通投资集团、省农村发展集团、省旅游集团等3家国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巡视。这是继8月份,我省首次启动对浙江机场集团公司的专项巡视试点后,专项巡视工作的正式开始。

  据了解,我省将于今年全面开展对省直单位的专项巡视工作。这是继2015年底省委巡视组对市、县巡视全覆盖后的又一项成果。

  术业有专攻。都说巡视监督如同行军作战,必须集中优势兵力,专注一点,就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个中心,聚焦“四个着力”,紧扣政治纪律、廉洁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坚持从严治党。

  突出监督内容,把“六大纪律”挺在前面。省委巡视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省委巡视机构把“四个着力”方面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为4大类47个具体监督检查项目,突出对执行“六大纪律”、落实“两个责任”的监督检查,着力发现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等突出问题,从而提高巡视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15年以来,通过巡视发现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问题221件,违反廉洁纪律方面问题710件,违反组织纪律方面问题487件,违反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方面问题430件。

  哪些人是重点监督对象?省委巡视机构紧盯三类“重点人”。领导干部是行使公权的“关键少数”,盯住被巡视地区、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把同级法检“两长”纳入巡视范围,尤其是聚焦党的十八大后依然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提拔使用的重点人。

  同时,我省突出重点领域,揪住关键点不放。权力行使结合点在哪,巡视监督重点就指向哪里。省委巡视组紧盯土地出让、征地拆迁、矿产资源、工程项目、惠民资金、专项经费管理、选人用人等问题易发多发点,深挖细究、深查细照,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着力发现贪污贿赂、利益输送、以权谋职、兼职取酬等突出问题,确保巡视监督不留盲区、没有死角。

  “特别是对顶风违纪的问题和干部,要揪住不放。”省委巡视组一名干部说,我省坚持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28条办法”和“六项禁令”为标尺,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发现一起查处一起。2015年以来,各级纪委通报了一批顶风违纪的典型案例,有相当一部分是巡视发现的问题,形成了有力震慑,警示教育了一大片。

  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胡本亮、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航勇,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原总裁徐华江,丽水学院党委副书记胡雄光……2015年,一批干部的落马,彰显了巡视的成效。

   立巡立改,动真碰硬揪问题

  “真巡真改、动真碰硬。”是许多干部现场旁听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后的最大感受。巡视组反馈的问题,公开透明、一针见血,不回避、不遮掩,一些问题点名道姓直接曝光,体现了动真碰硬不留情面。

  据省委巡视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定,每一轮巡视结束后,经省委研究审定,巡视组要向被巡视地区、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反馈意见,对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点名通报。巡视反馈意见还必须由被巡视地区党委书记、巡视组组长、巡视办负责同志三方签字确认,履行背书程序,明确巡视整改责任。同时,通过省级主要媒体和当地主流媒体向社会通报巡视反馈指出的主要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截至目前,省委巡视组已向11个设区市、66个县(市、区)反馈了巡视意见,共起草形成了巡视反馈意见154份,向省委提交专项报告16份。

  2015年上半年,省委第一巡视组在对嘉兴秀洲区的巡视中发现,有的领导干部存在谋取不当利益或利益冲突问题,并及时向秀洲区通报,并通过省主要媒体向社会发布。

  秀洲区委立即开展整改落实,通过“三步法”,扎实开展机关工作人员防止利益冲突整改。全区共组织专题学习会50余场,各单位党委(党组)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防止利益冲突方面制度规定,进一步明确政策界限。全区3000余名机关工作人员开展对照检查,并落实挂账销号、限期整改,其中4名干部在限期内作出回避。由区纪委监察局联合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共对1409名干部进行抽查,其中副科以上领导干部186人,督促6名未及时主动回避的干部落实回避措施。

  整改落实是巡视工作关键环节,是巡视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省委明确提出,被巡视地区和单位的党委是履行发巡视整改落实的责任主体,党委“一把手”是整改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对巡视指出的问题,必须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做到整改不到位不收兵、不出成效不罢休。

  2015年,省委巡视组在巡视期间,共向被巡视地区、单位党组织提出立行立改建议107条,向被巡视对象提出整改意见312条,目前已基本整改到位。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这是对省委巡视反馈后集中整改工作的概括。按照要求,被巡视地区党组织在巡视组反馈意见后10个工作日内上报整改工作方案,两个月内必须报告巡视整改情况,接受省委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检验。据了解,目前巡视组共向被巡视单位反馈184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351项。对有的整改不到位的地区党委,进行督查督办,责令限期重新整改、上报结果。

   全程监督,内修外管提素质

  “您好!您有什么问题反映,请讲!”省委第二巡视组干部还记得,刚刚进驻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巡视时,经常接到群众反映情况的电话。他告诉记者,巡视工作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群众参与热情高。

  细心的群众发现,每一轮的巡视单位、动员部署安排,省级主要媒体和被巡视地区党报、电视、政府网站等都会公布巡视组举报方式,举报电话、联系信箱等,欢迎群众积极参与、广泛监督。

  据了解,2015年以来,省委巡视组在对11市、67县(市、区)巡视期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35281人(批、件)次。

  配合做好巡视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省委巡视组开展巡视期间,各地党委及时建立了巡视工作联络机构,党委主要领导亲自牵头,充分发挥联络机构在日常联络、工作保障、整改督促等方面的职责作用。巡视动员、反馈大会上,被巡视地区、单位党委书记都作出表态发言,表示要自觉接受监督,配合做好巡视工作。

  群众的热情和各地党委单位的积极配合,也让巡视干部有了更大的动力。

  一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11个市和90个县(市、区),行程累计达30万公里,用10个月2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加班加点,保障巡视工作的稳步前进。

  建智库、选人才,为巡视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2015年以来,根据中央有关精神和浙江巡视工作实际,在批复增设若干巡视组的基础上,我省建立巡视组长人员库,选配一批年富力强的厅级领导干部担任巡视组“领头羊”。同时还专门建立巡视人才库,2015年来共抽调新提任省管干部、省管后备干部、巡视骨干、优秀年轻干部共135人次,参与巡视工作。特别是抽调一部分审计、财务地税、土地等专业的人员充实到巡视一线,既优化巡视队伍结构,又为深入开展巡视工作建立智库、储备人才,切实把巡视机构打造成为干部成长成才的平台。

  省委巡视机构注重内修外管,通过动员部署、交流培训、组内会议等形式,深入学习中央有关巡视工作方针和巡视工作条例、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提高学思践悟能力,确保每一名巡视干部在政治上坚定可靠、思想上凝神聚气、行动上定标立规、作风上严细深实。

  巡视组如同战斗小分队,必须团结协作。省委明确巡视组长负总责,实施巡视回避、组长一次一授权和轮岗交流,进一步明确组长、副组长、联络员的工作职责,形成职责明晰、运行规范、条块结合、有序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

  2015年,省委巡视机构制定出台了《关于对插手、干预和影响巡视工作行为实行记录、报告制度的规定》,建立防止干扰巡视的“防火墙”、“隔离带”,为巡视组依法依规开展巡视监督提供制度保障。

  “要把纪律作为巡视干部的护身符。”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省委要求,巡视干部要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始终秉持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的理念,增强大局观念、使命感和拒腐防变意识,树立良好形象,维护省委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