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昆仑永不倒

24.09.2015  19:23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加强地质勘查工作纪实

  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的队伍,在海拔5000米的“生命禁区”,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书写着地质找矿的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劲旅,在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铸造着地质找矿的一个又一个丰碑。这支队伍就是被誉为“高原雄鹰”的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2008年青海省在全国率先启动“358”地质找矿工程7年来,该局承担了全省13个整装勘查项目中的9个,累计提交普查基地31处,新发现矿产地27处,可供开发矿产地28处。新增资源量铁2.19亿吨、铜铅锌1286万吨、金357.8吨、镍106万吨、钴3.81万吨、钼40万吨、煤炭1.6亿吨、钾盐3.35亿吨。

  从这组数字中,不难看出青海省地矿局在打造全国矿产资源接替基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踏遍昆仑寻宝藏、献身地质铸辉煌的庄严承诺。

  “只有缺氧的高原没有缺失的精神,只有荒凉的戈壁没有荒凉的人生。”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该局局长吴庭祥在接受中国矿业报记者采访时自信地说:“我们要按照局党委‘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抓发展、抓找矿、抓成果’,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确保地勘工作稳定发展,野外工作进展有序,地勘成果不断显现。”

  新模式创出高速度

  身在高处更胜寒,快速突破志弥坚。对长期工作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的青海省地矿局地质工作者来说,取得的任何一点点突破,都要比平原地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牺牲。可以说,青海省地矿局的地质工作者是用精神战胜了疲惫寒冷,用胆略探索出了诸多新模式,用智慧敲开了宝藏大门。

  备受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局党委书记林亚松关注,也最为青海省地矿局干部职工津津乐道的当属五龙沟地质找矿新模式。

  五龙沟原来只是个金资源量仅有6.8吨的中型矿山,他们通过实施整装勘查,加大勘查投入,使其金资源量提高到60多吨。2012年~2014年间,他们进一步扩大五龙沟整装勘查区勘查范围,又新增金资源量69.17吨、多金属资源量19.98万吨。截至2014年底,区内共估算金资源量120.81吨、估算铜多金属资源量29.26万吨。

  “五龙沟整装勘查区之所以能实现地质找矿的快速突破,且找矿成果不断扩大,关键得益于建立了全新的地质找矿新模式。”青海省地矿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潘彤激动地说:“‘五龙沟模式’的核心就是勘查促进开发,开发反哺勘查的勘采一体化新机制。”

  实际上,早在2005年,该局为加快矿业开发,完善产业结构布局,在五龙沟地区就大力推进了勘查开发一体化建设。这几年,通过机制创新,该局又以五龙沟矿区的勘查开发为纽带,通过整合矿权优势,大力引进企业资金,构建了多元投资、多方合作、协调有序、快速突破的‘五龙沟’整装勘查模式,形成了勘查促进开发,开发带动勘查的良好局面,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促进了找矿的不断突破和地勘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和青海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而这只是青海省地矿局这几年在创新地质找矿机制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这几年来,该局还先后创建了“夏日哈木”、“大场”等地质找矿模式,地质找矿的快速突破和成果的不断涌现。

  格尔木市夏日哈木铜镍矿是近年来东昆仑成矿带铜镍矿找矿的重大发现。该超基性岩铜镍矿床的发现引起了省内外铜镍矿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也得到国土资源部和青海省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夏日哈木铜镍矿床是2011年在查证1∶5万化探异常时发现,主矿区HS26号异常区预查工作当年投入700万元,后又加大资金投入进行普查,目前已达超大型矿床规模,在东昆仑地区乃至全省实现了矿种和类型上的重大突破。

  类似这样的找矿典型在青海省地矿局枚不胜举。该局通过近年来持续的投入,不懈的探索,还发现和评价了大场、瓦勒根金矿,纳日贡玛铜钼矿,多才玛、东莫扎抓、莫海拉亨、虎头崖多金属矿,卡尔却卡、野马泉、它温查汗西铁多金属矿、夏日哈木铜镍矿等一大批特大、大中型矿产地,实现了找矿重大突破。而柴达木盆地深层卤水钾盐勘查也是捷报频传,提交钾盐资源量3.35亿吨,有望成为我国新的钾盐勘查区。

  “自青海省地矿局2008年实施‘358’地质勘查工程以来,找矿成果显著,已经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工作任务。”潘彤用“三个三”来进行了归纳,一是提供了3大基地,目前青海三江北段玉树、沱沱河地区两个千万吨铜铅锌国家战略储备基地,祁慢塔格千万吨级铁多金属勘查开发基地,以及东昆仑地区千吨级“金腰带”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二是实现了3个突破,在东昆仑造山带首次发现岩浆溶离型铜镍矿床并达到超大型矿床规模;在共和盆地钻获我国首个干热岩,温度达183度;深层卤水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经圈定4亿吨资源量。三是实现了3大发现,在青海陆地发现了天然气化合物,首次在青海省东部发现了富硒土壤,在柴达木盆地石炭系中首次发现了石油。

  新机制提供新动力

  青海省地矿局之所以能在地质找矿方面突破不断、亮点纷呈,关键是他们构建了一整套找矿新机制。

  该局以公益先行、商业跟进为抓手,建立起了“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的快速突破勘查模式。他们加大自主投入力度,高度重视引进大型企业集团参与矿产勘查工作。2008年~2014年,该局的地勘项目资金投入逐年增长,落实的各类地勘项目资金由2008年的3.28亿元达到2012年的16.84亿元。7年来累计投入和落实地勘项目资金66.67亿元,其中国家出资20.278亿元、省地质勘查基金10.66亿元、地方出资1.86亿元、局自筹地勘资金6.79亿元。

  2010年至今,该局还大力吸引社会勘查资金,通过资源配置和招商引资,与五矿集团、云南铜业、西部矿业、西宁特钢等省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合作投资大场金矿、五龙沟金矿外围、莫海拉亨铅锌矿等整装勘查区和部分重点勘查区勘查工作,联合勘查及市场项目资金高达25.55亿元。

  同时,加强与兄弟省区各有关地勘单位、矿业企业集团的合作,构建大兵团作战格局。该局合作或引进省内外优秀地勘队伍103家,组织勘查力量2万余人次,累计投入钻机1200余台、物化探设备960台(套),实施钻探186.53万米、硐探2.82万米、槽探249.75万立方米、样品测试能力达到40万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迅速提高野外生产设备装备水平和能力,该局从2008年开始,积极筹措资金更新地勘生产专业设备,除在基数内每年安排1344万元外,还积极争取省财政的支持资金。这几年来共争取财政资金1.62亿元,极大改善了野外生产技术装备,为全局地质找矿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质找矿离不开雄厚资金的强大支持,如果没有大的投入,没有先进的技术装备,就很难有大的突破和成果。”潘彤表示。

  青海省地矿局“科学部署,整装勘查”的顶层设计,为地质找矿突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他们按照青海的地质成矿特点和规律,确定了面上展开、区域控制、点上突破、勘查与开发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对承担的7个整装勘查项目实现统一规划、统筹资金、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的“四统一”管理模式,并从整装勘查的组织机构、责任单位与责任人、任务目标的阶段性分解落实,并纳入到考核中,由原来的以经济考核为重点向成果目标为考核重点的转变,对整装勘查与重点勘查项目的工作部署、探矿权的合理配置、激励机制、安全责任等方面制定了具体工作措施,调集各地勘单位主要技术力量,全力投入到地质勘查工作中。

  为充分发挥地勘主力军在找矿中的作用,该局还制定了向地勘单位倾斜的奖励政策。近年来,该局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地质勘查实现重大突破的实施意见》,制定了《青海地矿局关于地质找矿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有利于地质勘查工作的措施,加大找矿奖励力度。这几年来,该局每年找矿奖励均在500万元以上,对找矿成绩突出的个人和优秀项目进行了奖励,极大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找矿积极性。

  “地质找矿不是简单的盖大楼,既需要雄厚的资金来支持,更需要过硬的技术来支撑,还需要过人的智慧来探索。”潘彤表示。

  该局根据“地勘立局”这一总体思路,大力实施 “人才强局”战略。他们密切与地质院校的联系,积极搭建“招才引智”平台,与中国地质大学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产学研基地合作协议》,联合举办了多期学历提升和在职技术、管理干部培训班,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专业技术人才储备库。并通过开展“传帮带”和大项目的实施,使一批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快速成长起来,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专业技术队伍综合素质的快速提升,极大推动了全局地质科研能力的发展。这几年来,他们相继建成了西北第一家地矿系统博士后工作站、青海省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进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科技发展创新平台11个,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7年来,该局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5个、厅级奖励28项。

  在紧盯地质找矿同时,该局还坚持“两个更加”,积极融入建设新青海的全过程。7年来,该局共提交10余处大型水源地;共和、贵德及大柴旦地热、干热岩勘查取得新进展。遥感地质为全省矿山环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多目标化学调查首次在青海省东部发现了富硒土壤,为特色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

  “三光荣”焕发新活力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是“地质之魂”,是打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地质队伍的基石。在青海省地矿局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三光荣”精神薪火传承、始终不倒。尤其是在这几年的“358”地质找矿行动中,该局地质工作者爬高原走戈壁下河滩,风餐露宿寻宝藏,以苦为乐建功业。

  高原缺氧、饥饿寒冷、没有网络信号,在被喻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探宝,与其说是身体和环境的较量,到不如说是对地质工作者精神和意志的考验。

  昆仑河整装勘查区位于青藏高原东昆仑西段昆仑山南坡。勘查区南北两侧地处昆仑山主脊,山势陡峻险要,许多地方都是无法攀登和逾越的无人区,生产、生活物资只能依靠牦牛、马匹运输。许多项目处昼夜温差大,最低气温零下30度左右,条件异常艰苦。1988年出生、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现在已是柴达木综合地质勘察院格尔木市大灶火—黑刺沟金矿普查项目组组长的黄国彪,就跟他的伙伴坚守在这里。

  整日驻扎在海拔4750米的高地上,黄国彪总是感到头疼剧烈,但为了能寻求到新的找矿突破口,他忍受剧痛,在简陋的帐篷和书桌前,实现了找矿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他带领的团队在黑刺沟、大灶火、黑海北等项目找金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全区初步提交金资源量20余吨。

  条件艰苦有时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耐不住寂寞。在荒无人烟的野外工作,没有了手机信号和网络,就像脱离了整个世界。1975年出生、已在野外工作10个年头的张明珠,在海西州茫崖镇大浪滩东北部深层卤水钾盐矿普查项目组,出工回到驻地后,常跑到附近的盐碱地里捡石头打发时间,有时一捡就是几小时。

  今年7月,青海省地矿局局长吴庭祥带领有关人员到海拔5100米的五龙沟施工现场实地检查后,动情地说:“条件这么艰苦,而成果却如此显著,项目组人员朝气蓬勃、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感动。”他勉励地质一线人员继续发扬“三光荣”精神,凝心聚力,为全面实现全局和谐勘查和绿色勘查的目标而努力。

  巍巍昆仑,永远屹立的是地质精神!大美青藏,至美至爱的永远是我们的地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