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县山地救援队以“四化”建立山地救援体系

23.01.2015  13:27
  近年来,仙居县山地救援队针对户外旅游安全新形势,在全力做好保障救援工作的基础上,始终把加强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认真筹划、周密部署,坚持以“四化”新举措扎实推进山地救援体系建设工作,开创山地救援体系新格局。救援队自2011年4月成立已来,共无偿承担救援保障任务55次,成功解救被困人员127人,获2013台州市社会组织一等奖,荣获2014国际山地救援交流赛第三名,多次被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采访报道,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山地救援力量,为我县乃至全省的户外旅游安全保驾护航。
   一、优化队伍结构,实现队伍建设“多元化
  一是健全优化队伍。救援队伍中包括山地救援专家、全国和省级攀岩冠军、退伍特种兵和消防兵、执业急救医生、在职警察、心理咨询师等,配备救援车、无线通讯、搜救犬等设备,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救援战斗力。
  二是建强作战力量。以县登山协会会员为主体,成立山地救援一线救援队,救援过程中,实行以一线救援队为先锋、后备支援队为保障的救援机制。联合旅游、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部门以及冬泳协会等社会团体,组建山地事故专业应急救援队,承担全省范围跨区域救援增援任务。
  三是整合专业应急资源。联合卫生、气象、电信、公安等部门和单位,组建山地救援后勤保障队,建立队伍人员信息库,明确职责任务分工。
   二、开展联勤联训,实现实战能力“专业化
  一是开展人员培训。每年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山地救援训练,先后进行包括攀岩索降、军事训练、紧急救护、地图判读、实践拉练、案例剖析、密林穿越、横渡演练、GPS应用、无线通讯、指挥系统建设等12个科目的专项训练,同时,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有关山地救援技能培训会,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二是开展技能比武。以山地救援应急技能为基础,按训练内容和救援实践操作设置比武项目,每年组织队员开展GPS应用、绳索技术等专项技能比武,检验练兵成效。
  三是开展实战演练。结合我县旅游资源特点,以大神仙居景区、淡竹牛鼻洞、饭蒸岩为演练基地,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实战拉动演练,提升实战水平。
   三、完善联动体系,实现救援处置“高效化
  一是完善指挥平台。依托公安110指挥中心和市、县应急办平台,成立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调度中心。并开通24小时救援热线,以求第一时间收到救援指令,确认求救地点、实时状况,快速、准确实施救援。
  二是建立指挥制度。建立和推行突发事件处置现场指挥制度,统一组织、调度、协调、指挥现场救援工作,协调各有关部门、单位、公众配合现场指挥工作。
  三是健全响应机制。建立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与市、县两级应急办联动以及周边县市区山地救援力量的联系,建立备勤和应急响应制度,确保第一时间得到救援支持。
   四、构建防范网络,实现事故发生“最小化
  一是依托网络促宣传。依托县登山协会门户网站、官方微博以及国内登山、攀岩网站、驴友论坛等网络载体,宣传我县地形地貌特点以及安全登山防范措施等应急教育,促使各地驴友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减少安全隐患。
  二是依托机制促安全。建立备案登记安全机制,要求各地驴友来仙登山攀爬前备案登记,告知行程方案、人员数量、运动轨迹等信息,以利于发生意外时及时救援。
  三是依托合作促保障。县山地救援队与临海、天台等周边县市区救援队加强联系、紧密协作,进一步打造山地救援绿色平台,逐步建成“立足台州本地、面向浙江”的区域性应急救援保障网络。
台州市体育社团组织参加“9.22 绿色出行”活动
  9月22日是“无车日”,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台州市开展2017年“9.省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