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创星火待燎原

20.10.2016  22:12

  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文化创客的发展现状如何?身处产业蓝海中的他们又面临怎样的成长生态?在全国“双创周”活动期间,记者走访了山东部分文化创客及小微文化企业,倾听他们在文化领域创业创新中的欢喜与忧虑。

  从本土元素汲取前进力量

  一只萌萌的胖企鹅,蓝白配色象征海洋文化,花纹造型代表海浪……这是青岛领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设计的青岛旅游吉祥物——“青青侠”。公司总经理王观龙2009年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动画专业毕业,2012年创立领客文化,从电视动画外包做起。4年创业经历让王观龙对动画行业有了全新认识,“青青侠”便是成果之一。

  “这一创意是受日本熊本县的吉祥物‘熊本熊’启发。”王观龙说,“熊本熊”出现短短两年,便为当地带来数亿美元的经济效益。“我们为何不做一个青岛的旅游吉祥物?”在王观龙和团队人员的设想中,“青青侠”将以动画形象为核心,通过系列公益片、微信表情、人偶剧等形式,打造青岛旅游新形象,并通过商业授权盈利。

  如今,从“文化+”的概念出发,诸如领客文化一类的小微文化企业在山东如雨后春笋般日益茁壮,他们立足本土文化资源,结合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开始在文化创意领域施展拳脚。

  日照市锦丽工艺品有限公司瞄准本地的农民画资源,结合刺绣技艺,创新推出了农民画绣这一工艺形式。所有产品由公司负责设计,并申请版权保护,加工制作则进行外包。“我们擅长的是创意设计,具体加工可由农村劳动力完成,也是当地文化扶贫的有效举措。”该公司董事长赵家乐认为,小微文化企业应善于进行产业嫁接和跨界资源整合。

  在德州,一部旨在展示传统手艺人生活的公益片《城市故事》正在酝酿。项目策划方、德州和之文化传媒公司负责人魏炎新介绍,很多手艺人毕其一生在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上。《城市故事》将展示他们的传承故事,契合如今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以微信小视频等方式进行传播。

  人才断档将是长期短板

  在多数文化创客看来,人才断档仍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需要正视的短板。

  螺钿是一种在螺壳和海贝上进行镶嵌的工艺,在我国沿海地区历史悠久。近年来,威海圣特雅漆贝工艺品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广螺钿技艺,使用该技艺制作杯具、笔筒、手机壳等生活日用品,在海内外赢得市场认可。公司负责人张彰介绍,目前公司8位工人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由于工艺的特殊性,很难找到愿意静下心来钻研技艺的后备人才。更令张彰担忧的是,韩国、日本等地市场对螺钿技艺非常认可,已开始进行替代品研发。“由于我们自身科研力量缺乏,如果让国外企业抢先占领技术高地,我们势必会处于被动局面。

  不仅在民俗领域,诸如动漫、影视等目前市场潜力较大的行业,也受到人才缺乏的掣肘。

  潍坊中动动漫培训学校负责人卢红星介绍,目前学校正与教育部门沟通,申请成立“渤海动画职业技术学院”,很大原因即现在动画人才的培养资源分散,难成系统。“根据我们初步统计,随着社会对动画的关注度提高,仅在山东便有60多所高校开设了动画专业。”卢红星说,很多院校跟风设置动画专业,导致资源分散、教学水平不高,甚至出现一些其他学科的教师“转行”到动画专业授课。

  也有部分小微文化企业负责人建议,应加强对文化领域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学历人才的培养。济南爱动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管良超说,近年来,社会对原创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动漫作品及相关衍生品的设计研发需要大量高学历人才,但如今的现实是,动漫领域的研究生凤毛麟角。

  “双创”热情仍需政策保障

  根据记者调查,出于看好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态势,山东文化创客及小微文化企业的创业创新热情高涨,但其在资质认证、产品推广等方面仍希望相关部门给予更多政策扶持。

  “目前我们正打造面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产业研发平台,尤为渴望获得国家相关资质认可。”管良超建议,政府部门的认可能提升国外合作方对公司的信任度,推动国产动漫及衍生品走出去。张彰也表示,自己做了多年螺钿产品,发现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推广。“我们以前尝试与当地媒体合作,推介螺钿技艺,但费用较高,企业无力承担。要避免传统技艺‘养在深闺人未识’,需要相关部门搭建更多的宣传推广平台。

  调查中,如何让政策真正落地也是很多文化创客关心的问题。聊城市文状元木雕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经理朱琳说,政府出台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或要求申报资质时,企业有时会看不到或吃不透,抓不住政策文件的核心,耽误了项目申报。王观龙表示,希望相关部门定期对本地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进行评估,给投资方吃定心丸。

  “目前山东利用世界前沿技术的文化创客数量仍不够多,产业转型升级有很多文章要做。从推动‘双创’在文化领域向更宽领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山东文化行政部门今后将努力创造良好环境、做好服务保障,为身处创业创新一线的文化创客助力。”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廷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