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抗战”“传统文化”成舞台艺术热词
“把握主题、抓住关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艺术创作。”在6月5日召开的2015年山东省艺术创作工作会上,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廷琦作出上述表示。记者梳理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山东舞台艺术创作领域主题更加集中,“抗战”“传统文化”成为热词。
聚焦抗战主题:
从地域文化特色出发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山东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坚持华北抗战的四大根据地之一。2015年山东省艺术创作工作会提出,要从地域文化特色出发,倡导、扶持爱国主义题材创作。
山东省柳子剧团以1928年发生在济南的“五三惨案”为背景,复排红色现代剧目《青山作证》。临沂市今年将创排歌剧《血肉筑丰碑》,该剧以抗战史上农民自发组织的“渊子崖保卫战”为题材,展现红色革命老区为民族解放作出的无私奉献。淄博市则通过本土地方戏形式创作了五音戏《大众星火》,该剧以抗战时期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在当地印制、发行的故事为主线,以新闻战线抗日的独特视角,讲述了革命年代铅字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与往年不同,今年山东省内高校也纷纷加入舞台艺术创作的热潮中。5月27日,山东原创抗战题材舞剧《风筝》在济南启动排演。该剧主题为“反对战争,祈愿和平”,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与山东青年艺术团联合打造,将于今年下半年亮相。导演傅小青表示,《风筝》旨在用山东元素打造一台高水准、具备齐鲁文化特色的原创舞剧,集中展示山东抗日军民为救亡图存、民族大义而不畏强暴、浴血奋战的爱国奉献精神。5月31日,山东师范大学创排的抗战题材歌剧《流亡曲》首演。该剧根据抗战时期广为传唱的《流亡三部曲》改编,讲述了青年学生参加游击队为同胞雪耻的故事。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居其宏评价说:“它填补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一个空白,不仅在艺术史上具有极大的意义,也利于帮助当代年轻人铭记历史。”
弘扬传统文化:
注重结合时代主题
2012年以来,弘扬传统文化成为孔孟之乡山东的文化工作重心,舞台艺术创作层面更是直观反映了这一变化。
乡愁是传统文化永恒的主题。2014年,山东省吕剧院创编的吕剧《回家》巡演至今,收获了全国各地观众的好评。《回家》根据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高秉涵的故事改编,讲述了一群旅台老兵希望“叶落归根”的感人故事,展现出浓厚的家国意识和故土情怀。
结合反腐倡廉的时代背景,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联合菏泽市复排了稀有地方剧种大弦子戏《两架山》。该剧是大弦子戏传统经典剧目,讲述了明代官员贾屠亮不畏权贵,智擒宦官刘瑾义子,使清官郑奉一家得以团聚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双方通过复排剧目,验证了“依团代传”模式的可操作性,对保护濒危地方戏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临沂市,当地今年决定着力打造现代柳琴戏《沂蒙魂》。该剧以临沂市的物流市场发展为背景,着眼沂蒙精神传承。临沂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薛岩介绍,《沂蒙魂》力求充分发挥柳琴戏的独特魅力,将传统样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旨在表现传统文化精神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背后问题隐现:
缺人缺剧本待解
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具有“引领时代风貌”“教化人民”的作用,舞台背后的“产业链”如何理顺变得至关重要。记者近日走访山东部分文艺院团发现,在艺术生产环节,院团仍面临一些棘手情况,其中人才短缺最为突出。
山东北部某市文广新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的市京剧院仅2014年就流失4名青年演员,转投其他省份的院团,且4人的年龄都在25岁左右,正值事业黄金期。“新招人需要培养周期,很多年轻毕业生‘看不上’市级院团,对工资待遇也颇有微词。”上述负责人说。
为拿出精品剧目参加一些艺术节或比赛,个别文艺院团甚至出现了花高价买剧本的现象。济宁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申华荣说,当地文艺创作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专业艺术创作人才缺乏,缺少精品创作的中坚力量,专职编剧越来越少。山东省直院团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好剧本很少,真正适合院团演出的剧本经常面临“价高谈不拢”的窘况,动辄十几万元价格的剧本不在少数。
专业人才“进不来、留不住”已出现在很多专业文艺院团身上,山东一些地方也开始探索“自救”之路。潍坊开办基层文艺创作培训班,计划用3至5年时间培训一批专业文艺创作人才。山东省级层面则于2014年印发了《山东省舞台艺术创作规划(2014—2016年)》,提出实施“山东舞台艺术英才培育工程”,主要内容是“尊重艺术生产规律和艺术生命周期规律,努力为优秀中青年编剧、导演、演员成名成家创造条件,培育各艺术领域新的领军人物”。
“有些单位领导只顾用人,不重培养;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愿乘凉,不愿栽树。”王廷琦说,今后山东拟从“引进”“培养”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引进尖子人才,另一方面发挥现有在职艺术人才作用,通过资源合理配置,调动创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