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精准扶贫 文化先行

05.07.2016  10:21

  临沂市的东夷文化博物馆,曹庄镇朱村的村级档案馆、红色文化,十里堡的村史博物馆,红花镇的中国结,薛庄一村的柳编,临沂巧艺的电子商贸……近年来,一场精准扶贫的攻坚战正在山东临沂如火如荼地展开。记者日前跟随由文化部信息中心、山东省文化厅组织的“2016年中央媒体文化山东行”采访团走进革命老区临沂时发现,这些浸润着红色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韵味的精准扶贫项目,以其独特的方式让村里的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文化电商”让我们富起来

  “金条银条不如柳条,闯东北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为实现精准扶贫,临沂市日前发布了《关于推进文化精准扶贫七大工程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实施非遗传承、手工艺助力扶贫“双‘十百千’”工程,选取草柳编等十大门类、100家以上有一定规模的非遗衍生品、手工艺电商,带动1000个贫困户成为非遗衍生品、手工艺加工户并结合文化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扶持创业。

  在庙山镇薛庄,率先通过电商平台出售柳编的刘约胜告诉记者,从2011年起,他开始在淘宝上卖柳编用品,随着生意规模的不断扩大,他又做起了柳编收购,在网上进行统一销售。他所销售的柳编用品有收纳盒、宠物窝等,定价在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一年净利润可达20万元左右。

  庙山镇相关负责人汪文峰告诉记者,村里人做淘宝卖东西很多都是受家庭或家族影响,一个家族中某一户做得比较有经验的话,就会带动家族里其他成员也做电商生意,村里电商生意做得好的,每年都会有近百万元的收入。在外务工的青年看到家乡的传统文化产品能有这么好的市场前景,都纷纷选择返乡创业。

  记者了解到,在薛庄,以“文化电商”为关键词的精准扶贫正获得愈发显著的成效。通过扶持贫困地区开发利用红色、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借力非遗传承人的帮扶,再结合“互联网+”,现在的薛庄,剪纸、编织等网店遍地开花,薛庄的精准扶贫正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为规范薛庄柳编发展,去年,庙山镇还专门筹建了电子商务园,政府在土地、税务等方面都给予扶持和保障。”庙山镇党委书记李新建说。

  文化广场让我们乐起来

  “经过多次调研,我们发现在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中,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室外文化广场建设的不足。”临沂市文广新局局长曹首娟说,临沂市政府为此下大力气抓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2015年,临沂市标准化文化小广场建设数量快速增加。

  蒙阴县河东新村村民王明香对文化小广场赞不绝口:“我们村的小广场能跳广场舞、能演庄户戏、能健身……北边是大山,南边是云蒙湖,广场本身就是一景。”蒙阴县文广新局局长姜兆修表示:“许多文化广场根据当地地势而建,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形成了‘一村一景’的布局,也为当地群众文化的繁荣以及农村文艺团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据介绍,为解决贫困村文化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2014年,临沂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启动了“农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五个一’建设”工程。到目前,全市规划建设的678个农村社区中,已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55个,覆盖率达67%。为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2015年临沂市累计投入2.3亿元,新建文化小广场3260个。

  同时,临沂广泛开展广场舞培训,仅2015年全市累计培训群众1.1万余人次,通过成立市、县、乡广场舞协会,举办各种形式的展示、比赛,广场舞在农村热了起来,目前全市广场舞队伍已发展至7300余支。此外,临沂市还为6个重点贫困县安装了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贫困群众可以免费收看到16套节目。

  多举措让历史文化展示活起来

  一直以来,临沭县曹庄镇朱村因其独特的儒家文化、古建筑文化以及红色革命文化吸引着各界的关注。据该村义务讲解员王经臣介绍,朱村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建档,该村保留的村级历史档案,可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变迁的历史缩影。2015年,临沭县还专门拨款重建朱村档案馆,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改造。

  在历史文化展示场馆建设的问题上,山东省文化厅办公室副主任王锐表示,场馆建成后,一方面是要提升展陈科技水平,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性,通过开展历史文化讲座、举办培训,同时开展“网上非遗”“展览馆衍生品”等工作,让历史文化展示活起来、走出去、发展好。要建立一支懂展览、懂市场、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积极探索和引导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展馆运行机制,引进个人、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展馆的建设和运营。

  王锐介绍,历史文化展示工程是山东省政府文化扶贫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历史文化展示的过程中,除了利用展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精神扶贫”外,各展览馆还要通过举办各类专题展览,尤其是非遗生产性保护展、非遗衍生品创新成果展,举办非遗生产性保护讲座等,开阔广大群众的视野,真正为人民群众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