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奖带来的不只是荣誉
□康 宇□
“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是十一黄金周假期里中国人最开心的消息。几天来,人们热议不断,中国本土科学家首获诺贝尔奖,令人振奋;中国本土科学家的发现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令人自豪。在振奋与自豪之余,也有不少人在探讨思考如何让我国科研体制更好地激发广大科学人员的创新能力。或许,这才是“热议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更大的价值所在。
正如屠呦呦在接受采访时所说,荣誉不仅属于她个人,更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的确,我们对青蒿素研究历史稍作梳理就会发现,这项长达10多年的研究,是几十年前那个特定历史时空集体协同攻关的结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实则是对她及其背后一批默默无闻科技人员的肯定,更是对中国科学家世界级贡献的认可。而青蒿素的成功研制再次证明,本着科学精神,以实验为本,多学科协作创新,对于获得重大成果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保证作用。其实,即使没有这次获诺贝尔奖,中国人发现青蒿素的伟大贡献也早已为国际社会所认可。纵然中国人在其“专利”“生产”“市场”等诸多环节上留有种种遗憾,但这些遗憾无不印记着我们国家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的步步历程,无不印证着只有改革开放,不断借鉴先进国家科研体制机制的优点、长处并逐步与之接轨,才能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高效的协作模式和优良环境,更好地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以迸发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
青蒿素的发现是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就是在那样落后、艰苦的环境中,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一大批研究人员,怀着科学梦想和为祖国作贡献的激情,刻苦钻研,终获成功。屠呦呦以及同时代科学家的奋斗史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科研是一项寂寞的工作,需要从事者抵得住诱惑,吃得了苦头,甚至有长期“坐冷板凳”的准备。我们希望,“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这份迟来的荣誉能激励年轻的科研人员,让他们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祛除浮躁,忍耐寂寞,扎实做事,坚守对科学的追求。
青蒿素来源于传统中药的启发,通过现代科学手段提取获得,“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让人们对挖掘中医药宝库有了更多的遐想。虽然中西医借此次诺贝尔奖重起争议,且双方争执依然激烈,但是青蒿素及此后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成功昭示,传统医药可以成为现代医药的资源库,大可不必将二者对立;发展中医药也不必刻意强调传统,泥古不化。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舆论场中有欢呼、庆贺,也有思考和质疑,更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看似不和谐音符的出现并非坏事。一个成熟的社会需要自由多元的价值争议,共识也往往需要借助争论来达成。如果这些争论能将社会引导至对科研创新、科研人才挖潜、科研评价体制机制改革等问题的关注和解决上,或许是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带给我国科学界的更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