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二届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举行

15.09.2015  13:12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省内省外市场的网络平台,联动发展创造聚合效应,并带动浙货销天下? 9月15日—16日,由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浙江省第二届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在海宁举行,对接会不仅提升了浙江品牌在全国的影响,为浙货流通渠道拓展了广阔空间;还为浙江进一步开拓省外市场,实现省内和省外两个市场“珠联璧合”,开辟了新路径。

商贸回归成新路径

201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把实施浙商回归工作作为全面打好浙江转型升级“组合拳”的题中之义、重要一招。多年来,在产业回归、投资回归、项目回归的同时,浙江专业市场还在探索着一条浙商回归的新路径——商贸回归,即通过省内外商品市场的对接形成贸易的互动,引导资金、信息要素与人才充分回流,打造一个涵盖更广、内外联动、优势互补的升级版浙江市场。

一直以来,浙江商品市场的发展领先全国,在全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有实体市场4334家,实现成交总额9407亿元,同比增长8%,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省外,由浙商创办的市场同样规模庞大。拒不完全统计,目前有5000多家浙商创办的专业市场,500多万浙商经营户活跃在省外,这些省外浙商市场销售的日用商品70%来自浙江,每年带动约数千亿元的浙货销售。这些市场对拉动浙江产品、推动浙江制造业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通过省内市场和省外市场的对接,将对促进双方市场的优势互补,互动发展,引导资金信息要素与人才回流提供平台等起到重要而积极的意义——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正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去年,在海宁举行的首届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上,省内11个市场与省外13个市场签署了《浙江省商品市场与省外浙商商品市场浙货销售对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进一步扩大浙江产品流通渠道的同时,拓展浙商市场发展空间,建立一个固定、长期和增效的浙江产品供销链。

展会规模创新高

此次举行的浙江省第二届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可谓是首届“对接会”的延伸和合作。据悉,“对接会”采取浙江本土服装、服饰类、珠宝类、日用品等市场与企业参展,省外浙商市场采购的方式进行。

和前一届相比,本次对接会呈现出“两多”的特点。

一是参展市场多。“对接会”集聚了省内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如海宁中国皮革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桐乡市濮院羊毛衫市场、四季青服装大市场、杭州杭派精品服装市场、杭州兴和服饰城、中国丝绸城、浙江织里童装市场、嵊州领带城,浦江水晶城、杭州珠宝城、诸暨国际珠宝城、台州日用品小商品城等13个大型、极具区域产业优势的批发市场。

二是参展商品多。展会以具有产、供、销一体化的产地型企业和浙江知名品牌企业、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为主,涉及全省规模较大的优质服装市场和企业参展商138家,商品主要为浙江获市级以上知名商标或知名品牌,包括特色的皮装、杭派服装、童装、毛衫、丝绸、内衣、珍珠、水晶等品牌,涉及海宁“雪豹”皮装、杭州“喜得宝”丝绸、桐乡“朵兰春”毛衫、杭州的“伊蔓酷东莎”女装、台州“兰君子”童装、诸暨“港牌珍珠”珍珠、浦江“太阳升水晶”水晶等。采购商则是来自上海、江苏、山东、重庆等省市的8个浙商市场中276多家服装、服饰行业代表。

这次对接会的举行,可以说为开辟浙货流通渠道提供了一个拓展的空间和流通平台,它对于进一步拉动和促进浙江制造业以及区域产业的提升,扩大浙江服装、服饰等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和契机。

第三批“浙商市场浙货营销中心”公布

作为“对接会”一项重要内容,第二届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上,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市场协会、浙商全国市场联合会共同确定了四川成都海宁中国皮革城、黑龙江哈尔滨海宁中国皮革城、江苏沭阳海宁中国皮革城、辽宁佟二堡海宁中国皮革城、海城义乌小商品市场、亿丰大连国际汽车城、沈阳国际鞋城、宏达·国盛平凉义乌国际商贸城、两江特产O2O大卖场、太原义乌小商品城、江苏华东五金城等11家第三批省外浙商市场作为“浙商市场浙货营销中心”。上述省外市场在拓展浙江产品销售渠道,提高浙江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率,加快浙货外销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省内外市场对接是对浙商资源的优化配置,或将成为线上线下‘大市场’联动发展的一个开端。”海宁皮革城董事长任有法说,海宁皮革城省外市场85%以上的商品都是从浙江采购。

无独有偶。作为浙江皮鞋走向东三省的“桥头堡”,沈阳国际鞋城里销售的皮鞋中,40%都来自于浙江,市场的经营户也有60%是浙商,多年来,市场已经发展成为浙江鞋走向东三省的一个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