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首届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9月20日开幕

22.10.2014  19:32


  如何利用省内省外市场的网状平台,联动发展创造聚合效应,并带动浙货销天下?今天,浙江省工商局、海宁市政府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浙江省首届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将于9月20日-21日在海宁会展中心举行,对接会不仅将在拓展浙江品牌在全国影响的同时,为浙货流通渠道开辟广阔空间和促销平台,更成为浙江进一步开拓省外市场,实现省内和省外两个市场“珠联璧合”,共同发展的一次新实践。

 

  透过市场,浙商回归

  今年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的经济发展目标,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外贸出口增长7.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在有效投资乏力、出口严峻的情况下,拉动内需成为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浙江作为市场大省,如何助推拉动内需?

  自2012年起,省委省政府从战略高度,将实施浙商回归工作作为全面打好浙江转型升级“组合拳”的题中之义、重要一招。除产业回归、投资回归、项目回归之外,透过浙商,透过市场,探索推进浙商回归新路径,路在何方?

  浙江省首届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浙江商品市场的发展领先全国,占位全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目前全省商品交易市场已达4300余家,2014年上半年交易总额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初步统计,浙江省外已有5000多家浙商创办的专业市场,500多万浙商经营户活跃在省外,而这些省外浙商市场销售的日用商品的70%来自浙江,每年,他们带动了约6000多亿元的浙货销售。这些市场对拉动浙江产品、推动我省制造业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省内市场和省外市场的对接,将对促进双方市场的优势互补,互动发展,引导资金信息要素与人才回流提供平台等起到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工商局副局长张雪林表示,本次对接会将立足省内大型服装、服饰类批发专业市场,以具有产、供、销一体化的产地型企业和浙江知名品牌企业为主,充分展示我省服装服饰区域产业的成果和企业新形象,从而提升和扩大我省服装服饰的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加大拓展浙江品牌在全国的影响,为开辟浙货流通渠道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和促销平台。这是一次省内外浙商市场对接的盛会,是一次服装服饰企业洽谈合作的机会。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不仅能以省外浙商市场的采购方式把浙江产品带出去,同时还能进一步拉动和促进浙江制造业以及区域产业的提升,实现资源空间、投资空间和市场空间三位一体的全覆盖。

 

  首届“对接会”:涵盖面广档次高种类全

  据悉,浙江省首届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是由省工商局和海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由浙江省市场协会、浙商全国市场联合会、海宁中国皮革城协办的大型官方“对接会”。其中,参展企业多为服装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参展商品为获市级以上知名商标或知名品牌的服装服饰企业,以及原创服装服饰企业。

  记者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首届“对接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涵盖面广。此次“对接会”首次涵盖了全省规模较大的优质服装市场和企业参展商,其中是由包括海宁中国皮革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桐乡市濮院羊毛衫市场、杭州四季青服装大市场、杭州意法服饰城、杭州杭派精品服装市场、浙江织里童装市场、浙江大唐轻纺袜业城、杭州中国丝绸城、杭州江南丝绸城、嵊州中国领带城等11个大型的、极具区域产业优势的批发市场,涉及全省181家知名服装服饰企业的430多人组成。采购商则是来自省外全国各地15个浙商市场中家服装服饰行业企业中的570多位企业代表组成,涉及黑龙江、沈阳、山东、重庆、成都、江苏、上海等省市,人员逾千人。

  档次高。首届“对接会”是由省工商局和海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由浙江省市场协会、浙商全国市场联合会、海宁中国皮革城协办的大型官方“对接会”。浙江省是全国市场强省之一,海宁中国皮革城等十多个参展服装服饰市场,在全国皮革业、服装服饰业中均处于一定的龙头地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此次参展企业多为服装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参展商品为获市级以上知名商标或知名品牌的服装服饰企业,以及原创服装服饰企业。而省外市场也是全国浙商服装市场中的狡狡者,因此,此次对接会,无论从主办方、以及参展市场及其商品来看,档次、规模和影响都比较大。

  种类全。此次“对接会”的参展商品涵盖了全省市场中的知名皮革、服装、围巾、丝巾、领带、羊毛衫、袜子等服饰类的各种商品。特别是一些服装服饰以原创、个性、品牌为特色,基本将浙江的区域产品特色,即服装服饰产品汇集于对接会这一大平台。通过这一大平台的功能,开辟新的流通渠道,将优质浙江服装服饰销往全国。

 

  浙江省工商局:助推省内外市场“珠联璧合

  在全省市场发展大会上,省委书记夏宝龙提出了通过“推动两个珠联璧合,做强三大市场”的总体目标,实体市场、网上市场、省外市场三者缺一不可,省外市场是省内市场的延伸,省内与省外市场的融合,是实现市场强省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为提升发展商品市场的牵头部门,如何有效推动省外浙商市场回归对接省内市场和浙货,一直是浙江省工商局探索的重要课题,目前省内外市场的融合已初显成效。

  设立省外“浙商市场浙货营销中心”。 去年11月和今年2月,先后在威海国际商贸城、成都国际商贸城等29家具有一定规模和相关条件的省外浙商市场设立了“浙商市场浙货营销中心”,每年可带动约50亿元浙货销售,吹响了全国浙商市场浙货营销网络建设先河。

  组织省内省外市场有机对接。 今年以来,山东金田阳光投资集团组织了200家商户到省内市场进行对接活动;在义乌举行了山东即墨商贸城贸易对接会,会上来自山东即墨商贸城的200家商户与义乌23个行业商会签订了采购协议;在成都举办了“国际商贸城走进成都商品对接会”,其中成都对接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3万多商家展销商,义乌国际商贸城组织了1100多户商家赴蓉寻找实力代理商,这是义乌消费品行业对外合作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合作。

  推动省内外市场加强浙货营销战略 合作 。今年来,已组织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永康中国五金科技城分别与成都国际商贸城、中豪螺狮湾国际商贸城等8家浙商市场签订浙货营销战略合作协议。

  鼓励省内浙商市场积极外拓延伸。 鼓励省内市场利用其品牌资源、产品资源和商户资源到省外开办连锁市场,海宁中国皮革城已在省外设立7家连锁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8000平方米进口商品馆成都直营店将落户成都国际商贸城,义乌国际商贸城商品展览馆项目也将在辽宁开设。

 

  省外浙商市场回归对接省内市场,五年规划已确定

  记者从当天的会上获悉,为进一步推进省外浙商市场回归对接省内市场工作,浙江省工商局已会同省市场协会、浙商全国市场联合会组织省内省外两个专题调研,确定了推动省外浙商市场回归对接省内市场、区域产业和浙江产品的工作总体规划,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以下六大目标:

  一是确立100家省外浙货销售主市场。 通过省内市场与省外浙商市场互动对接,互为促进,互相发展,使浙江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使省外浙商市场成为省内市场重要“外销窗口”。鼓励省内市场利用既有的品牌优势、商户优势和商品优势,积极开拓和设立省外连锁市场。

  二是 设立100家省外市场浙货营销中心。 培育浙货外销的新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进一步推动省内外市场的深层次对接,拓宽浙货外销渠道及空间。

  三是确定10个浙商边贸市场大力开拓国际贸易。 利用边境双边贸易进一步带动浙货外销至俄罗斯、越南、朝鲜、缅甸等周边国家,进一步推动浙货国际化。引导省内市场到省外开辟商品展览馆,积极销售浙货和省内市场进口产品。

  四是培育1000户浙江品牌商品经销商。 在全国省外浙商市场中培育浙江品牌商品经销大户或总代理(经销)商,通过浙江商品的品牌优势,不断提升浙江制造拓展力和影响力,为浙货走精品之路提供更大空间。

  五是建立10个浙商全国市场联合会分会。 在全国一些主要省份建立省外浙商全国市场联合会市场分会,延伸联合会工作触角,实时掌握省外市场发展动态,形成统一组织、统一拓展的全国浙商市场大网络。

  六是举办5次 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 由省工商局、省市场协会和浙商全国市场联合会会同省内重点市场所在地政府每年举办一次“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搭建平台,将省外浙商市场请回来,利用省内市场的品牌优势和商品优势与省外市场采购商进行采购对接,助推浙货的外销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