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在浙江金华召开
互联网大风突起,异地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高成本、高投入的传统市场复制时代不复存在。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如何利用现代思维实现转型与创新?9月26日,第十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暨第四届浙江省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在浙江金华和永康召开,探路商品交易市场的转型与创新。
第十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知名实体市场老总、省外优秀浙商市场老总和知名电商负责人围绕峰会主题,论道实体市场未来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7年“中国商品市场百强”“网上网下融合市场30强”“引领产业市场30强”榜单。其中,“中国商品市场百强”榜单中浙江有不同类型的43家市场入围,成为全国商品市场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交易额份额最高的领先省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从玖出席会议并致辞,浙江省工商局局长冯水华主持。
第四届浙江省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首次涵盖全省规模最大、数量最齐全的优质五金企业参展商,来自省外上海、江苏、山东、辽宁等地实力商户前来采购。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出席开幕式。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宣布开幕。
浙江商品市场实体网上市场共建共赢
43家市场入围“中国商品市场百强”榜单
9月26日下午,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金华市人民政府和浙江省市场协会联合承办的第十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在浙江金华召开。峰会的主题是“新跨越、新发展——中国商品交易市场转型与创新”。此次峰会参会代表包括省内外实体市场、网络市场、省外工商系统相关负责人、省外嘉宾和全省工商系统人员,共560多人,范围涵盖全国各地,为历届峰会中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参会最多的一次峰会。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7年“中国商品市场百强”、“网上网下融合市场30强”、“引领产业市场30强”榜单。其中,2017年“中国商品市场百强”中,浙江有不同类型的43家市场(其中省内市场38家,省外浙商市场5家)入围,成为全国商品市场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交易额份额最高的领先省份。“网上网下融合型市场30强”和“引领产业型市场30强”中浙江市场分别为13家和14家,远远领先全国其他省份。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市场已经成为浙江加快产业发展、促进商贸流通、培育浙商群体、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载体。截至2016年底,全省3926家实体市场共实现成交总额2.05万亿元;175家网上商品交易市场共实现成交总额3.57万亿元,总体平稳向好,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发展动力逐渐转换,商品交易市场在产业转型的引领作用和对消费升级的导向作用日益明显。全省年成交额亿元以上市场达到1302家,较去年同期增加466家,成交总额达到1.96万亿元,占实体市场份额的95.6%。
对接会:沪苏鲁辽等地实力商户集中采购
省外浙商市场作为浙江市场的延伸,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据统计,省外浙商市场有5000多家,活跃在各地的省外浙商更是有500多万,从事五金建材的第一线浙江商户更是占据大半江山。今天,永康五金博览会•第四届浙江省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上专门对“中国发明五金产业创新基地”和“中国体育用品制造基地”进行了授牌。
本届对接会首次涵盖了全省规模最大、数量最齐全的优质五金企业参展商,参展产品涵盖五金建材、机电、电器、建筑工具等商品,来自省外上海,江苏泰州、无锡,山东济南、威海、东营,辽宁丹东等地对五金建材有强烈需求的4家市场商户前来采购,其中不乏有参加过上一届的商户再次前来采购。通过集中采购的形式,促进省外浙商市场和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建立长期的经销合作关系,有效推进浙货产品永康五金的对外销售。
此外,本届对接会沿袭了第三届对接会的创新性模式,与永康第22届五金博览会同时开幕,同时闭幕,其好处是不仅可以将永康特色的五金产品有重点地推广到全国,同时也为省外浙商提供了一个与全国各地采购商直接交流、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出席开幕式。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宣布开幕。
商品交易市场转型与创新的浙江实践
浙江是经济大省,也是市场大省。商品交易市场不仅是浙江经济的特色优势,也是推动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改革开放后,浙江专业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并逐渐形成规模效应,享誉全国。然而,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连锁卖场和购物中心等现代商贸流通模式的出现,尤其是电商的强劲发展,使得传统专业市场原有功能优势受到了不小的挑战。为此,敢为天下先的浙商选择了迎难而上、二次创业,走出了专业市场功能拓展、转型提升的新路。
第十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的论坛上来自永康科技五金城、宁波进口保税区进口商品市场和舟山国际水产城的企业代表分别从辐射渠道的创新驱动、信用模式的创新提升和交易方式的创新应用三个方向,向全国的商品交易市场分享转型升级的经验和成果,探寻新经济大趋势下商品市场发展新空间、新路径。
中国科技五金城:建设综合性的现代服务平台
五金产业是永康的支柱产业。在营业面积81万平方米的五金市场上,中国科技五金城汇集3500家品牌商户、企业,把永康优质的五金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然而,互联网大风突起,异地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高成本、高投入的传统市场复制时代不复存在。如何利用现代思维,促进市场“走出去”?中国科技五金城顺应时代需求,紧跟政策导向,积极打造“尚五金”网上商城,垂直服务于五金市场。利用“互联网+”将专业实体市场投射至网络,为“走出去”发展战略打下夯实基础,繁衍出新的商机。去年,中国科技五金城创建的电商平台“尚五金”开通2.0版本,开启了PC端、手机APP和微商城三网营销新格局。目前,该平台在网销售各类五金产品达6万余件,辐射全国10多个省市和地区,已经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专业五金产品销售平台,被评为2017—2018年度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同时,中国科技五金城紧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通过线上交易、线下体验立体式“走出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综合性的现代服务平台,把庞大的市场浓缩进一个个微小而全面的展示体验中心内,集展示、体验、提货、售后多位功能为一体,为中商户、企业和广大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践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全方位展示——中国科技五金城在宁夏、河南等地打造商品展示体验中心,采用“体验店+线上平台”运营模式,通过线下的精品展示和线上的全类目展示,把永康市场延伸到了异地,为客户提供全面、直观的便捷服务。
全景式体验——在商品展示体验中心内,实物展示与VR虚拟技术的应用,为客户带来了现场实物与虚拟场景的双重体验,结合线上视频,客户将获得全景式、多渠道的商品感知。
集约型提货——展示体验中心也是仓储配送中心。客户通过体验消费,可以直接提货。通过移动互联网订购产品的客户,也可以选择就近提货,既节约单件物流成本,也让客户更放心。
高效型售后——展示体验中心也是售后服务中心。中心将为客户在交易成功后,提供现场换货、追加订单等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关系。
宁波保税区进口商品市场:全方位推动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随着国内经济与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口商品通过各种渠道、平台进入国内市场。由于渠道商与品牌商之间的利益博弈,及消费者对进口商品认知度的缺乏,进口商品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乱象丛生局面,对进口商品市场和消费者产生了严重影响。宁波保税区进口商品市场通过建立“企业、商品、消费者”三维一体平台,实施“内部管理、协同监管、售后服务”三大保障战略,构建市场信用体系、打造市场诚信品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自2010年市场建成开业至今,市场入驻企业达1100家、经营进口商品种类超2万,市场交易额达80余亿元。
市场以“企业准入退出制度”为企业管理平台,以“原装进口+防伪标签”为商品监管平台,以“消费者权益保障”为售后服务平台,全方位推动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市场严格企业准入退出机制,建立宁波保税区政企通平台和资产管理系统、企业电子档案系统,实行企业信息公开化;建立市场监管委员会,促进企业规范自律,构建市场“大监管”格局;开展“星级文明经营户”评选,实行星级动态升降管理,并与企业租金、政策优惠、评先评优挂钩,构建市场信用管理的长效机制。为更好地服务入驻企业,市场建立了华东地区首家进口食品检测实验室,为企业提供零距离检测服务。市场管服并进的模式,企业有了信用、市场有了诚信,商品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而由宁波保税区市场监管部门、国检、海关组成的进口商品监管平台,则按照进口商品必须提供“原瓶原包装”、“原产地证书”的监管标准,通过建立“事先行政指导、事中随机抽查、事后联动执法”、“入区检疫、区内监测、出区核查、后续监督”、“集中查验、分散仓储、多点放行”的协同监管机制,实现了“信息全掌握、源头可追溯”的监管目标。
为让每一件进口商品有源可查、有据可依,市场通过构建防伪溯源体系,切实打造“宁波保税区进口”品牌。消费者可通过防伪标签,追溯商品原产地、生产日期、报关报检等信息,让消费者即时识别真伪;同时,市场先后推出的先行赔付制度、七天无理由退换制度,以及建立的跨境贸易专业保险服务,让消费者对市场有信心、对商品更放心。
舟山国际水产城:构筑“互联网+”管理模式
舟山国际水产城地处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渔港畔,始建于1989年5月。现占地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依凭强大的海产品资源、物流集散与产业集聚优势,以原产地活、鲜、干、冻水产品交易为载体,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以水产品交易为核心,兼商务办公、旅游观光、购物尝鲜、休闲体验、产品展示”的多功能复合型产地水产品批发市场。近年来,舟山国际水产城主动迎合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和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大力构筑“互联网+水产交易+产业融合”的现代管理新模式。2016年接纳江、浙、沪、闽、鲁、辽等五省一市水产品投售船只达10万艘次以上,交易客商逾300万人次,交易水产品72万吨、交易额112亿元,辐射到全国20多个省(市),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居全国同类市场之首,水产品物流集散中心、信息传播中心、价格形成中心、科技交流中心和会展商贸中心的“五大中心”基本形成。
打造原产地精品招牌,促进水产品提质增值。依托东海渔场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以水产城原产地市场为集聚龙头,推行舟山原产地海产精品认证,植入海产品中国质量追溯体系,引导水产业生产方式和加工方式改革,发展水产品船冻标准化加工,提升水产品质量和价值,促进增收增效。
构建“电子拍卖+电子交易+电子商务”三位一体的交易新格局,创新现代水产品交易模式。建立国内首个水产品电子拍卖中心,开发海陆互联水产品交易平台,实现水产品远程在线交易;改革传统交易方式,首创集水产品交易电子结算、缴费、购物、消费和门禁多功能的银企联名卡,实现智能电子一卡通管理、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着力培育孵化水产品电子商务,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发布中国首个水产品价格指数,引领市场交易。定期编发活、鲜、冻、干四大类90多种水产品的周、月价格指数和市场景气指数,研究分析水产品交易行情和市场预测,成为市场交易的价格风向标。
商旅文多业融合发展,创新市场发展新业态。致力打造以海洋渔业文化、海鲜美食文化、海品拍卖文化为载体的商贸旅游综合体,形成以水产品交易为主导、旅游观光、休闲体验、商贸会展同步发展的产业新态势,成功获批国家4A级景区。
完善冷链物流体系,适应市场发展新需求。建设水产品超低温冷藏库、水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远洋水产品仓储中心、进口生鲜水产品加工中心,建立水产品市外直营体验配送连锁店,开展国际、国内水产品贸易,抢占水产精品进商超阵地,构筑脉络分明、纵横华夏的水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