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司法局借助信息化建设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成效

24.04.2015  19:09

  南湖区司法局注重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信息监管平台,发挥其监管、教育、帮扶作用,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效率和质量,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加强中心建设,发挥“神经中枢”作用。 依托司法行政专网,在南湖区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建立社区矫正监管指挥中心,在各镇、街道矫正办建立社区矫正监管指挥平台,建立由高清摄像头、LED电子大屏幕打造的语音、视频实时监控的立体防控平台。监管指挥系统集指挥、定位、监控、教育、帮扶于一体,配有电子监控屏,定位人员动态路线图清晰可查,于去年9月运行并实现三级联网。通过监管系统对司法所接收报到、入矫宣告、集中教育、社区服务等每个工作环节实时监控,实现了对社区矫正管理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的双向监管。该监管系统运行至今,社区服刑人员均实行指纹报到,手机定位率达95.92%。
   二是强化平台监管,发挥“电子围墙”作用。 通过社区矫正监管平台,对282名社区服刑人员进行LBS手机定位,动态监管社区服刑人员,时时关注辖区社区服刑人员是否越界、定位手机关机等异常活动情况和社区矫正突发性事件。加大对人机分离情况的监控管理力度,对定位失败、人机分离现象进行电话核查。南湖区社区矫正执法大队每天抽查本地区手机定位监管情况,司法所每天通过手机定位普查辖区所有社区服刑人员,监控到重大情况及时上报,正确处置。
   三是深化教育帮扶,发挥“网络资源”作用。 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开辟手机短信教育提醒、网上视频教育短片、网上法律知识考试等,提升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治实效。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帮扶,通过远程推送教育和就业信息,帮助其融入社会。司法所充分利用监管平台向社区服刑人员群发教育信息和警示信息等内容,加强教育矫正,及时预警和制止违规、违法行为,减少和预防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的再犯罪。系统运行以来,各司法所通过平台向社区服刑人员发送短信836条,开展集中教育活动212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