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伤己害人事件频发:部分青少年抗压能力弱

03.07.2015  11:21

  “14岁少年跳楼轻生”、“16岁少年殴打母亲”、“初中生暴打小学生”、“少女狂扇他人耳光”……近年来,类似青少年“伤己害人”事件已不再为公众所陌生。不可思议的事件起因和手段方式,也不时令舆论哗然。

  上述徘徊于脆弱与暴虐的孩子们,不禁引发公众疑问:阳光少年、花季少女,为何会走上极端道路折磨自己、欺凌他人?生命宝贵,为何一些人可以轻易放弃?人际交往中的小摩擦,为何竟能演变为殴打?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种种问题的矛头,部分指向了一些青少年“脆弱”的抗压能力。而这种“脆弱”,则由一系列“缺失”共同造成。

  那些徘徊于脆弱与暴虐的孩子们

  这是令人揪心的一幕。

  6月21日,“浙江庆元初中生暴打一小学生”视频在网上开始传播,视频中一名小学一年级男孩被几名初中生拳打脚踢,甚至遭烟头烫伤,不住地哭泣求饶。

  此事引发网民强烈反响,当地警方迅速展开调查。22日,庆元警方通报称,被打者小毛和伙伴在冷饮店行窃,一伙伴被抓后假称是与陈某实施作案。陈某很生气,要求小毛带他和朋友去寻找造谣者,未果后,便向小毛索要金钱。小毛答应从父亲那里拿钱给陈某,但没有做到,陈某等人反被小毛的父亲责骂。一怒之下,陈某就和朋友们一起对小毛实施了殴打。

  了解纠纷起因后,一些网民表示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原因,居然就可以让四个大男生,如此凶狠地殴打一个比自己小很多的儿童?”

  类似事件并不罕见。有专家分析说,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未成年施暴者往往可能是在利用暴力方式,来宣泄内心的失败情绪。

  媒体报道显示,一些青少年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甚至会对身边的长辈大打出手。

  据十堰晚报报道,今年5月,因为母亲责骂自己没有提前告知而私自使用她的手机充电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16岁少年晓明(化名)与之发生争执。一怒之下殴打其母,致母亲受伤住院4天后死亡。

  据东南早报报道,6月12日,辽宁凤城中学的初一男生小志(化名)无缘无故殴打两名老师,校长赶来后,小志当着校长的面殴打其中一名老师的头部。两名老师愤怒之余撰写了一份“控诉书”发布在网上,不少网友纷纷转发并痛斥该学生。

  除了伤害他人,一些青少年在面临压力时,还可能采取极端手段伤害自我,青少年因压力过大自寻短见的情况时有耳闻。

  记者梳理发现,诸如此类的悲剧,不时引发公众哗然:“是什么样的戾气,伤害着施暴者与被施暴者的心灵?”而一些本应勇敢坚强、充满爱心的孩子,面对失败、矛盾、挫折,要么变得残酷、冷漠,以施暴他人为乐;要么心灵脆弱如玻璃,经受不住外界轻轻一碰。这也让不少网民发出疑问:“徘徊于脆弱与暴虐的孩子们,你们到底怎么了?”

  过半初高中生不愿接受学校心理辅导

  庆幸的是,面对压力,并非所有的青少年都会屈服。

  河南女孩小文(化名)就曾是一名“悬崖”边上的孩子。她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20岁那年,她父亲被诊断患上脑癌,她的世界骤然崩塌,残酷的现实和各种矛盾带给她巨大的心理压力。她曾经疲惫、绝望,甚至萌生了采取极端方式“逃避一切”的念头。

  她回忆当初,如果不是家人、朋友锲而不舍地关注和陪伴,自己很难从“牛角尖”里走出来,

  “我的母亲很需要我,她每晚都会做噩梦,然后哭喊着我的名字。她说我是她活下去的动力。我的朋友也每天锲而不舍地联系我,虽然我对他们很冷淡,但是接连不断地收到短信、电话还有远方寄来的快递,这种感觉让我一点点意识到‘这个世界值得留恋’。”渐渐地,小文不再封闭自己,开始倾诉内心的痛苦,而朋友的倾听也缓解了她内心的焦虑,逐渐走出阴霾。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李献云分析,在挫折面前,亲情、友情给予了小文很好的帮助,这也证明了外部干预机制,对提高青少年抗压水平的重要性。

  “即使是成年人,遇到困难时,产生逃避心理也很自然,更不要说心智还在发育中的青少年。”李献云说,上述心理,其实是在提醒人们关注自身心理状况、积极寻求外界帮助。“对青少年来说,一旦出现极端念头,不要掩着、藏起来,要向同学、老师、社会机构等积极寻求帮助,一旦有了‘外援’,他们往往会发现,生活不是他们想象得那么痛苦。”

  在我国,李献云所提到的外部干预机制,早就存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工作研究所副所长杨守建表示,我国已建立很多用来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咨询机构,学校也开授心理教育课程、配备心理老师、设置心理咨询处,可是很多孩子不知道这些渠道,有的不愿意寻求帮助。

  比如学校开设的心理咨询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这一外部机制的“利用率”并不高。“比如说国外有的院校,一个学校里有六千个学生,会配有30多个心理咨询员,但对国内一所学校来说,这个数字最多不超过7~8个人。”

  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院长宋尚桂也曾刊文称,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和进步的速度相比,心理服务宏观管理体制的完善,实则是“过于迟缓”的,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心理服务宏观管理体制。

  不少青少年遇到压力时,也不愿意寻求心理咨询。

  新华网曾报道,《课堂内外》杂志社一项针对中国青少年成长的调查报告显示,54.02%的高中生表示自己的学校拥有心理健康老师或心理咨询室,而这一选项到了初中则降低为36.09%,小学更是低至22.90%。调查中,关于“如果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你有不良情绪时是否会去咨询?”的问题,66.11%的小学生表示愿意,但高中生和初中生愿意接受心理辅导的比例,则分别为43.81%和43.79%,不到一半。

  化解青少年心理问题,不必纠结于“老思路”

  对部分青少年来说,一旦难以独自战胜挫折,既有的心理外部干预机制又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时,如何才能给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加油”?

  李献云表示,对于不愿意寻求帮助的青少年,最重要的是向他们普及心理学知识,使其了解到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并不丢人,“可以像肺炎、感冒一样通过治疗化解”,而且经历过后还可以收获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她强调,要让孩子们知道身边有很多人都曾有过类似心理问题,但是通过有效治疗,都能恢复正常生活。

  “心理问题到达一定程度时,不是伤害自己就是伤害他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直言不讳。在他看来,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

  他认为,我国目前对青少年尚缺乏挫折教育的理念,导致很多孩子耐压能力差,无法直面生活中的不如意。很多在顺风顺水的环境中长大的青少年,遭受挫折时,容易把问题想得过于严重,觉得未来一片灰暗,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无法经受正常的风吹雨打。

  熊丙奇认为,与经常参与社区实践、从事公益活动的外国青少年相比,我国青少年在平日的教育中缺少生活的锻炼和体验,缺乏团队协作能力。而我国的基础教育、高中教育也仍局限于书本中,没有和生活建立足够密切的联系,使得孩子们难以具备“随时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没有生活中的磨砺,你的抗压能力怎么能提高?”

  在教育坏境之外,家庭对于抗挫折能力的锻炼,也至关重要。

  在李献云眼里,父母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容易忽略自己的悲观、敏感、多疑等负面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假如父母追求完美,凡事争第一,其实无形中就给孩子灌输了类似的意识。”

  “如果父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改正,那对孩子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父母有时候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她说道。

  李献云还提出,化解青少年心理问题,不必纠结于老思路。

  现在的青少年熟练使用新媒体,遇到问题多习惯于求助网络。当一个孩子在网上搜索自杀的方式时,搜索引擎应当同时显示出预防自杀的科普知识、求助热线、心理干预机构等信息,引导孩子认识到不一定要采取极端行为,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寻求帮助。“或许,这样可以让‘悬崖’边上的青少年多一些思考,把他们从‘死胡同’那边拉回来。”李献云说。记者王帝实习生张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