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南浔区积极推进小微企业“安全顾问”制度 建立安全监管新模式
湖州市南浔区现有规上企业477家,规下小微企业2000多家,且主要集中在木业、毛纺、机械等产业中,大部分企业安全起点低,配套设施不齐全,技术装备不足,安全管理水平不高,无形中增加了安全风险及监管难度。为克服顽疾,南浔区积极推出“安全顾问”制度工作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按照“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原则,更好地发挥专业服务机构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切实提升全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一)调查摸底,精心谋划“安全顾问”制度运作策略。一是摸清企业底数。南浔区首先对涉及小微企业数据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小微企业数据情况。目前,全区100万元以上20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约有 2156家,大部分都集中在小木业、小毛纺等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行业中,其中涉木粉严重企业就有539家。二是分析存在问题。初步确定500家小微企业推行“安全顾问”制度工作以后,南浔区抽查了部分小微企业进行调研,直接跟部分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对接,倾听企业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中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南浔区小微企业“安全顾问”制度实施方案》的出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三是制定意见措施。为保证工作稳步推进,该区出台《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行小微企业“安全顾问”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南浔区小微企业“安全顾问”制度实施方案》。针对政府奖励政策,出台了《南浔区实施小微企业“安全顾问”制度经费补助办法的通知》,针对服务机构要求,出台了《南浔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小微企业“安全顾问”工作要求的通知》。同时对服务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考评措施,各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未能按要求推进工作的,服务质量达不到要求的,企业或安监站反映较差的,区安监局将酌情进行调整。同时,以“南浔安监微信”、“短信e管家”等平台,向企业宣贯“安全顾问”制度工作模式,为“安全顾问”制度工作运作奠定基础。
(二)阳光运作,大力实施“安全顾问”工作。 一是公开招录。由南浔区安监局牵头,拟定了《关于南浔区小微企业“安全顾问”专业服务机构申报的公告》,对服务机构的资质进行规定,并在局网站发布公开招录服务机构信息。经严格审核后,有4家符合条件的单位,以文件的形式在全区进行了公布。二是政府奖励。本次“安全顾问”制度工作实行企业,按照年终考核结果,实行政府以奖代补政策,按照优秀不少于2400元,合格的不少于2000元,不合格的不补贴的原则,直接发给企业,专家以“安全顾问“的形式,帮助企业排查隐患,找出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企业根据意见落实整改。三是落实服务。由中介服务机构与企业签订《“安全顾问”制度工作服务合同书》,明确服务内容、检查标准以及服务价格等。中介公司根据合同约定,组织专家团队,每家企业不少于2名专家参与服务工作,每季不少于1次的形式。从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完成每个服务机构推进的企业。目前,全区已有近100家企业落实了“安全顾问”制度工作的推进。
(三)强化融合,全面落实“安全顾问”工作运作效果。一是做到专家排查与企业自查并举。建立企业“安全顾问“服务机制,让服务机构成为安全管理的“顾问”,督促企业成为安全管理的“主角”。帮助企业确定各自重点监管的危险部位,协助企业建立安全管理新模式。二是做到专业检查与提升企业结合。在大力发挥服务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的同时,要求乡镇对企业加强宣传引导,督促企业按照安全专业服务机构的指导落实整改事项。同时发挥安全专业服务机构“传、帮、带”的作用,各镇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安监部门和各企业,切实加强自身安全监管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提升各级安监干部和企业安管人员的能力水平。三是做到监管与服务联动。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将服务情况反馈给相关镇(开发区)安监站和企业后,企业所在地安监站依法督促企业限期整改隐患。对于整改有困难的,区安监局适时跟进服务,积极与中介机构专家对接,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待企业整改完毕后,区安监局、属地安监站和中介技术服务机构现场复查验收,实现隐患整改闭环。
小微企业“安全顾问”制度实施以来,南浔区在安全监管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一是通过专业服务机构专家的贴身服务,如分析隐患带来的后果,事故的应急等,直接提高了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识。二是通过“安全顾问”这种模式,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员工进行现场说教,更加深了企业层面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强化了源头管理。同时,更加注重多方融合,用经济手段和市场化的思路,以公开招录的形式,弥补了“手段单一、成效差”的监管缺陷,开拓了“多样化、专业化”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