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也能玩高大上的“大数据” 五年后带ipad上学
浙江在线10月30日讯 (今日早报记者 金丹丹 通讯员 杨文博) 昨天,今年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的分论坛“第五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开场。这一届的主题非常“前沿”,叫“大数据时代的数学教育”。
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又会给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几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数学教育家、特级教师、杰出企业家,将一起探讨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学课程走向,并展示具有数据研究气质的数学课。
五年后,学生上学带个iPad就够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史宁中认为,未来的教学将把虚拟和实际相结合,对教育的影响极大。
“我十多年前有一个理想,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布置作业,而学生能通过网络回答作业,然后,老师能够在网上批改作业。”史宁中说,这个理想,在十多年前提出来,现在基本实现了。
现在,很多课堂都用上了iPad,“老师在教室里,也能通过网络提问,学生通过iPad回答,老师认为哪一个学生回答好,调到白板上,大家就可以一起来讨论。”他觉得,通过技术促进教育发展会很快,“大概不用五年,学生上学带个iPad就够了,所有的课本都在上面。而且,iPad有个好处,课本上不懂的,通过关键词,直接就能够把相关的资料搜出来,未来的课堂会非常活”。
培养孩子的大数据意识和思维
在大数据时代,小学数学的教学该怎么走?
史宁中觉得,一方面要运用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技术,来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大数据意识和大数据思维。
首先,史宁中希望小学生能感悟数据中蕴含的信息,“道理不一定都是老师教的,也不一定都是父母说的,也不一定都是书本上说的,有一些道理,是通过数据告诉你的”。他认为,学生要根据事实思考,然后得到自己的结论,这样才能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史宁中提出,小学生应该懂得,数据中的信息可以用不同的办法获取。
“中国人到现在为止,发明创造极少,很大原因就是中国人自己制定的产品的标准极少,都在参照外国人定的标准。不会定标准,这样麻烦就大,它永远不能引领这个行业,就不能当大老板。我们中国不能光培养打工仔,我们要培养一些大的老板,大的老板就是会制定标准。”他觉得,让孩子们了解“同样的数据用不同的方法分析,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这可以告诉孩子们“有些标准你也可以定”。
最后,史宁中认为,小学生应感悟到“数据是随机的”,很可能这一次取得数据是这样的,下一次取得的数据就变了样,“不过,虽然是随机的,但是只要你取得相当多的数据之后,又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性。”
史宁中还提出,应该让孩子们感悟到,很多东西看起来跟数字无关,实际上是可以数字化的,“大家都知道跳水比赛和很多唱歌比赛的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这就是数字化分析。”他期待,“希望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我们的小学生变得更聪明,会想问题,会处理问题。”